鮮奶標準之爭 標準侵犯了誰的利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8日 17:0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漏丹 北京報道 國家質檢總局今年5月出臺的最新鮮奶標準,在誕生半年之后引發了一場紛爭。這個標準本身并非一般人理解的質量標準,而是對于奶制品在包裝標識上的規范,它的核心含義是:鮮奶即純生鮮奶,指的是剛剛從牛身上擠出來的奶,其它任何經過加工的奶制品一概不能稱為鮮奶,都不能允許在包裝盒上寫上的“鮮”字。除此之外,它對奶制品企業沒有任何其
我國奶制品品種從瓶裝生鮮奶到酸奶、果奶逐步豐富,世界上兩種主要的生產工藝——巴氏殺菌法和高溫滅菌法相繼引進。現在,人們走進超市奶制品專區,都可以看見琳瑯滿目的奶制品。 對于企業來說,它們最關心的是如何讓消費者選擇自己的產品。“鮮”字招牌是它們常用的一個重要武器。要想讓這個鮮字起作用,奶制品企業似乎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我有你沒有。圍繞鮮字的爭論都是我鮮你不鮮,我如何如何鮮而你如何如何不鮮。 現在,新的標準出臺了,原本希望爭論能塵埃落定,結果反而引得硝煙四起。12月6日,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四川、浙江、陜西、新疆等8省市奶業協會負責人赴京召開了為時半天的研討會,質疑鮮奶標準。各地媒體也紛紛加入了這場爭論,驚呼之聲不絕于耳:“鮮”字招牌萬萬不可取消。 為什么一個“鮮”字能引起那么大的紛爭? 鮮奶標準侵犯了誰的利益? 沒有鮮奶標準之前,“公司愛貼什么就貼什么”,中國奶業協會的張祥元說。“鮮”字出現在各種液態奶的包裝上,從保質期長達幾個月的常溫奶到保質期只有幾天的巴氏消毒奶,利用奶粉和煉乳制作的還原奶,“省弊稚踔粱鉤魷衷詬髦幟唐稀?/p> 到底哪一種奶制品才能標上“鮮”字?這是多年來奶業爭論不休的話題。因為任何一種奶制品能沾上“鮮”字,就會更加貼近中國消費者的心理習慣,似乎就意味著它可能在市場上獨領風騷。利害攸關之下,一個“鮮”字的解釋就足以攪動整個行業。 這種情況下,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必須要盡到它的社會責任,它必須給出一個權威的說法。有一個背景不應該被遺忘,那就是去年轟動一時的阜陽劣質牛奶案件。無疑,這一事件促使相關管理部門加快了對混亂不堪的奶制品市場的整治。 今年5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其后公布了上文提到的由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委員會編寫的《實施指南》。這個國家標準從2005年10月1日開始執行,事實上要求任何奶制品的包裝上以后都不能再使用“鮮”字,并要求“應在食品標簽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預留一年的期限,是考慮到讓已經印制好的包裝能夠用完,不造成浪費。 但這種不偏不倚的一律停用并沒有使所有的奶制品企業服氣。中國奶業協會向質檢總局提出的三條意見包括:第一,與其它液態奶相比,巴氏殺菌奶應該能稱得上“鮮奶”;第二,按照我國1999年國家標準的《巴氏殺菌乳》(至今仍然有效),明確規定巴氏殺菌奶不能使用奶粉或煉乳作為原料,而《指南》認為可以,兩者互相矛盾;第三,《指南》混淆了鮮奶(fresh milk)和生奶(raw milk)的概念。雖然質疑是以中國奶業協會的名義提出,但在這件事情上它代表的只是以生產巴氏奶為主的都市型奶制品企業。 奶制品企業的“北派”與“南派” 目前,我國主要有兩類奶制品企業,彼此明爭暗斗。都市型奶制品企業靠近城市消費市場,以生產巴氏消毒奶、保鮮奶為主,“以鮮取勝”,如光明、三元等。這類企業一般奶源不充足,并且缺乏奶牛飼養的發展空間。奶源型企業則擁有得天獨厚的奶源,利用低價優質奶源的優勢,以生產超高溫滅菌奶為主,如伊利、蒙牛和新希望等。而奶源型企業奶牛飼養有較大發展空間,但是缺乏足夠的消費市場空間。 都市型奶制品企業一般稱為南派,而奶源型企業則稱為北派。此南北非為地理上的劃分,而是采取的主要技術不同。南派企業主要采取巴氏殺菌法,即一種在攝氏62-75度高溫下經過15秒左右的時間對生鮮奶進行殺菌,這種技術下產生的產品一般保持期很短,而且需要冷藏。 北派主要采取超UHT瞬間超高溫滅菌技術,即在攝氏134度超高溫下經過4秒的時間對生鮮奶進行滅菌,這種技術下產生的奶制品在常溫下可以保存45天,最長可達6-9個月。這對于遠在北部邊陲的北派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縮短了他們與消費者之間遙遠的距離。 近幾年由于國家奶業政策傾斜,北方的奶源型企業開始實施產品結構調整,憑借牛奶成本優勢,大力發展廉價的滅菌奶。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奶制品市場正經歷著兩大變化:一是液態奶蠶食奶粉市場份額;二是滅菌奶搶奪巴氏奶市場份額。顧佳升說:“現在巴氏殺菌奶沒人重視,事實上在萎縮。滅菌奶大大增加。”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上海奶業行業協會聯手全國九大城市奶業協會在上海共同主辦了都市型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專門討論了都市型企業如何建立競爭優勢。一切從新鮮開始,抓住新鮮,與奶源型奶業展開錯位競爭,是研討會為都市型奶業開出的一劑良方。 在這種背景下,取消“鮮”字,對于都市型奶制品企業無異于當頭棒喝。 相比奶業協會和南派企業的激烈反應,奶制品行業的另一個行業協會“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和北派企業的態度卻非常低調。 人們注意到,在最近這一段紛紛擾擾的質疑聲中,北派企業的代表蒙牛和伊利一直沒有發出聲響,而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一位女士在接到電話時對記者說:“這是國家標準,國家標準我們就執行唄!”語氣中透出一種坦然面對的意思。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和現在負責制定《指南》的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委員會都曾經下屬于現在已經撤除的輕工業部,而中國奶業協會曾經下屬于農業部。 鮮奶之爭并不新鮮 鮮奶標識并不是一個新問題。 2003年6月,中國奶業協會就主辦了“鮮奶標識與奶業健康發展研討會”。當時,南北兩派還是一家,他們的“共同敵人”是還原奶。為了共同對付還原奶,光明、伊利、蒙牛、三元、完達山、維維、三鹿等企業共同參加了這次會議。所謂還原奶,就是使用奶粉重新加水稀釋制成的牛奶或者酸奶產品。南北兩派都希望把還原奶從鮮奶的行列里剔除出來。這件事后來不了了之,據知情人士透露,是因為在南北兩大派奶制品企業當中,都有一部分產品是用還原奶制成的。 關于鮮奶的爭論,實際上包含了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簡單的牛奶包裝上的標識問題,二是牛奶本身的質量問題。單就取消包裝上的“鮮”字而言,其實對所有奶制品企業來說,根本無關痛癢。 但是在行業法規制度極度不完善的情況下,一個包裝上的“鮮”字就變成致命的關鍵。因為除了打造“新鮮”的概念以外,各種液態奶沒有其它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優勢,消費者根本沒有好的尺度來衡量哪一種牛奶更好、更適合自己的消費需求。 比標準更重要的仍是監管 盡管參與商業競爭的各方永遠都以消費者名義出發,但是對消費者來說,首要的考慮仍然是不被誤導與欺騙。因此,這場紛爭中,有效的政府監管是關鍵。 去年,國家發改委產業研究所所長馬曉河曾經提出奶業應盡快建立三大制度:建立完善的標識制度、建立認證制度、建立和完善奶業市場的監督體系。按照最新頒布的標準,不僅以后所有經過加工的奶制品都不能使用鮮字,而且還要嚴格地標明各自的加工工藝和原料,其中特別說,使用還原奶的產品必須注明“奶粉加水”,其它產品也要使用真實的適合的文字加以說明,以充分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但這個好的規定,如何才能真正實施推行下去? “為什么奶制品行業的這三個體系遲遲不能建立起來呢?”12月8日,馬曉河在電話里這樣回答說,“因為我們國家有七個口在負責奶業的生產、流通。”“生產過程歸農業部管,到了流通環節,藥監、工商、衛生、質檢、法制、工商、財政等部門都會介入。很復雜,說也說不太清楚。”馬曉河在電話那頭翻著文件簡單地說。 有權力的部門很多,但是真正有精力進行監管的部門又很少。去年,我國頒布了一個新的“鮮乳衛生標準”,規定生鮮乳的細菌總數不得高于50萬/毫升,這個標準從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如果按50萬的標準嚴格執行,國內的牛奶恐怕要倒掉一大半。”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林樹斌在12月11日發電子郵件給顧佳升時這樣寫道。他同時指出:“標準實施以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提出異議,這說明這個標準根本就沒人執行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