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民企海外油源開采 資金和政策成障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4日 07:54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葉桐 實習記者 侯單 發自北京 “對于到國外石油市場去發展,民營企業反應都比較積極。”一位油氣產業的民營企業家說。 12月12日,就在中國放開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場的第二天,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召開全國
鼓勵民企出擊海外 目前,民營企業被允許進入石油下游零售終端。但對于上游油源,長期以來一直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幾大巨頭掌握。此次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負責人在這些民營企業家大倒苦水之后,鼓勵他們走出國內市場。 在油源海外戰略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國有企業對外運作并不順利。從收購斯拉夫石油公司失手到斯基姆爾股權之爭失利,從放棄北里海合作開采協議到安大線下馬,中國石油公司在海外可謂是屢受挫折。 在國有企業競爭失利的情況下,鼓勵機制更加靈活的民營企業走出去是中國政府降低石油風險、開拓能源多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徐錠明在座談會上表示,將把發展民營油氣產業和企業納入未來20年國家能源發展規劃之中通盤考慮。 據記者了解,民營企業進軍國際石油市場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六七家民營企業如億陽集團、湖北天發集團、中國博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正在國外石油市場發展。這些民營資本的投資國主要集中在西非、北非、獨聯體等地區。 龔家龍說,現在美國有4000多家企業在全世界投資石油產業,而中國只靠兩三家國有企業,這肯定不利于解決中國石油安全問題。他認為,當前中國應該改變石油行業的壟斷現狀,動員更多的民營石油企業出去發展,“民營企業找到油后可以采取某種方式與中石油、中石化合作。” 資金、政策或成障礙 能源專家朱興珊認為,民營企業盡管具有比國有企業機制靈活、更容易被國外合作方接受等優勢,但是在民營資本走出去的道路上依然有兩只“攔路虎”:資金和政策。 石油等能源項目所需資金量極大,動輒數億、數十億美元,民營企業很難有這樣的資金實力去參與國際石油市場競爭。但是在具體的貸款問題上,又往往存在很多困難。 朱興珊提醒準備到國外發展的民營石油企業,投資能源項目風險很多,在準備投資之前一定要進行縝密的論證。龔家龍則表示,“民營企業的每一分錢都是從自己腰包里掏出來的,所以不用擔心,他們會小心又小心,確保投資的成功。” 浙江寧波甬石東南石化有限公司經理林樟槐認為資金并不是最困難的問題。“資金的問題關鍵要看運作。能源這一塊很有發展潛力,運作好了自然不會缺資金。但是政策的問題是最讓人頭疼的。而且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 政策上的障礙在于,目前國外石油開采權依然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企業手中。民營企業即使在國外采了油往往也過不了中石油和中石化這道門檻。億陽集團一位負責人證實,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因為(民營企業)在國內沒有經營權,必須通過中石油。采的油運不進來,只好在國外賣掉。”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周立軍認為,民企走出去存在的最大障礙并不是政策的限制,而是在市場占有上沒有優勢。目前民企在國內市場上尚且沒有積累一定的實力,產品也不具有競爭力,所以在國際市場上很難有優勢。他同時指出,此次發改委能源局并非鼓勵民營企業到國外采油,而是到海外市場承攬一些油田工程,提供技術服務、裝備服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