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2005年是農業財政調整的關鍵一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4日 04:07 第一財經日報 | |||||||||
從農業財政投入錯位到財政反哺農民 本報記者羅科常菁發自北京 “我們在制定農業財政政策時,暫不考慮財政投入總量是否超過了黃箱政策,因為原來我們的投入是零。投入不足不是十年八年就能解決的問題,因此在現有總量情況下,我們
12月11日,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王正譜在第三屆WTO與中國學術年會上直奔主題,分析了農業財政投入在入世前、中、后的結構性變化。2001年前:農業財政投入錯位 王正譜表示,2001年前,國家在農業結構的投入上極為不合理,具體存在著四個問題:農業財政用來養人多,投在做事上少。用在做事上的資金僅占整個投入的30%左右。直接用在流通領域的比較多,投入產前產中產后的比較少。對農民收入的直接支持有限,主要是一種間接投入,而且間接投入也是投在了大型水利上和管理環節上。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學教授侯石安看來,上述這四個問題可歸結為農業財政投入錯位。包括:農業補貼對象錯位,許多農業補貼沒有補給農業生產者而是中間環節;農業補貼領域錯位,未建立既符合WTO規則又能有效支持農業發展的農民收入、農業結構調整支持體系,以及農業信息服務、市場營銷服務等支持體系。2001~2004年:農業財政政策大幅調整 自入世三年來,中國農業財政政策有了大幅度調整。在黃箱政策上把投入轉到了對農民的生產補貼包括價格支持與生產資料投入上。 今年財政支持的一個特點是對糧種進行補貼,即對水稻、玉米、大豆、小麥進行種子上補貼,中央對每一項的支持是3億多元,地方財政還相應拿出30多億。 而在綠箱政策調整方面,入世三年以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年呈現了三個歷史性轉折:對農民種植糧食給予直補,對農業稅調整以及取消特產稅。 對上述財政措施,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李俊生表示,增加屬于綠箱政策的農業公共投入,可以通過提高單產水平和替代私人投資等方式有效地降低單位農產品的私人成本,從而降低農產品的國內生產者價格,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內與國際市場上同其他國家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05年:財政反哺農民時期 最近,中國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表示,今年宏觀調控在農業領域首先見效,并聲言中國目前已進入了財政反哺農民時期。 隨著今年“調控年”將逝,明年“改革年”臨近,王正譜表示,明年是農業財政調整的關鍵一年,中央將進一步強化財政支出以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而農業部也有了大致的工作思路。 明年三項補貼力度繼續加大。在糧種補貼方面還要增加10億元左右,大致達到38億元;農機補貼明年要翻一番達到2億元左右,目前正與相關部門商量以爭取達到5個億;糧食補貼還會強化,不會低于110億元。在削減農業稅方面,原定5年減完,但王正譜樂觀地表示,目前來看3年就能實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比王正譜顯得更為樂觀,表示政府可能加快該進程,于2005年取消農業稅,較政府計劃提前3年。 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投入。明年安排3億~3.5億元用于勞動力轉移的培訓。 增加針對貿易綠色壁壘的投入,包括對耕地的質量狀況監測、有機肥利用和限制農藥使用。 明年開始探索對畜產品的補貼,支持使用優良種丁和胚胎。明年投入1500萬元,初步打算在奶牛上對使用優良種牛的農民給予補貼。 而在應用性技術的推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和農業灌溉投入方面,王正譜明確表示明年肯定將增加投入,“現在,在農業財政投入的數量上,發改委、財政部和農業部感覺比前幾年寬裕多了,今年中央財政收入比去年增加了3000億元左右。”但“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決策部門對這些方面的支持苦于沒有好的思路和項目,政策儲備存在不足”。 相關鏈接 黃箱政策:即容易產生貿易扭曲的政策,如對糧食等農產品提供的價格、出口或其他形式的保護性補貼。WTO農業協議規定,發達國家對農業的補貼不超過農業總產值的5%,發展中國家可以在10%以上,中美協議規定中國“黃箱”補貼不超過8.5%。 綠箱政策:即不引起貿易扭曲的政策,WTO協議對之不限制。包括政府對農業基礎領域如科技、水利、環保等方面的投資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