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換CEO 2004年麥當勞全球危機不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7日 15:20 時代人物周報 | |||||||||
-本報記者 張春霞 “麥當勞叔叔”最近比較煩。 11月22日,剛上任不到7個月的CEO(首席執行官)查理.貝爾因患結腸癌辭職。而此時,對其前任吉姆.坎塔盧波的突然離世,人們懷疑是吃多了漢堡的聲音似乎并未完全散去。細
一年兩換CEO 查理.貝爾是今年一年中麥當勞第二個患癌癥的CEO。 早在7個月前的4月19日,時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吉姆.坎塔盧波猝死于突發性心臟病。坎塔盧波死后第三天,就有人出來批評麥當勞公司。批評者認為,坎塔盧波的猝死就是因為食用太多漢堡、薯條的結果。而事實上,雖然沒有醫生證明坎塔盧波的死與漢堡、薯條有必然聯系,但麥當勞公司承認,坎塔盧波生前的確大量食用了這些快餐。 坎塔盧波死后,查理.貝爾接替他的工作。當時,還因其是麥當勞歷史上第一位非美國籍和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而被廣為傳播。 然而,貝爾的幸運中夾雜有太多不幸的因素。就在被任命為麥當勞CEO后僅僅兩周,他就被診斷出患有結腸癌。5月,貝爾不得不躺到醫院的手術臺上接受了一次手術。9月,他再次走進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貝爾的患病使人們再一次加重了對漢堡等食品影響健康問題的質疑。 現年44歲的貝爾是土生土長的澳大利亞人,自15歲開始在麥當勞快餐店打工掙零用錢起,至今已有29年。 據了解,龐大的麥當勞公司總部設在芝加哥郊區,工作人員很少有機會和時間到外面吃午餐。公司內部的自助餐廳提供的就是麥當勞上市或即將上市的產品。在這些食物中,有些是在麥當勞門市里見不到的東西,更多的是傳統的巨無霸漢堡、軟飲料和炸薯條。 在麥當勞工作的這些年里,貝爾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從當初一個打掃廁所的兼職工做到了CEO的位子。這也使得他比別人多吃了許多麥當勞食品。因為有消息顯示,麥當勞新產品在投放市場之前都要經過公司高級官員的親自品嘗。 另外,身為麥當勞公司總裁,就必須經常走訪全世界各地的連鎖店。而到連鎖店視察時,如果不吃那里的食品,會讓人感到很奇怪的,所以還必須不厭其煩地在各個連鎖店食用味道相差無幾的漢堡、薯條。 而今年4月份,除首席執行官坎塔盧波之外,日本麥當勞創辦人藤田田也曾因心臟病去世。 漢堡等食品不利健康? “在醫學上,長期食用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以及缺乏運動正是結腸癌的一個重要病因,而且90%的患病者都在50歲以上,不過目前有低齡化傾向。這種病在國外的發病率相比國內要高一些,但就目前來看,國內也有不斷升高的趨勢。”北京慈濟健康體檢機構董事長胡波說。 “胡波的話并不難理解。”從事餐飲工作的王偉說:“在國外,吃漢堡等食品的人比中國多,而這幾年,隨著麥當勞、肯德基等進入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開始吃起這些食品。” 而貝爾比一般患者提前了6歲,看來,此病的確有低齡化傾向。 “漢堡基料中的白面粉是精食,對人體的重點生理效應在于產生熱量。人類營養史表明,長期攝于精食者,易引起冠心病、糖尿病、動脈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等。由于漢堡中含有大量奶油,只夾了一兩片少得可憐的生菜或酸黃瓜,因此脂肪含量非常高,維生素含量極低。”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的迪爾茨醫生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專業人士怎么解釋,如今,許多以經營漢堡等食品的公司老總為此付出健康乃至生命代價的現象已經存在。 2002年1月,69歲的美國第三大漢堡快餐連鎖店溫迪漢堡的總裁大衛.托馬斯患肝癌逝世;1999年12月,56歲的溫迪漢堡的總裁高登.迪特心臟病突發逝世。在平均壽命76.9歲的美國,批評者大都認為是漢堡導致了他們過早地與世長辭。 中國志鄉保健協會副秘書長耿精忠在談到此問題時肯定地指出,洋快餐屬于典型的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也就是俗稱的“三高”食品,每天都吃這些東西,飲食結構在營養學上是絕對不合理的,對健康的損害也成必然。 也許是看到了經常吃這類食品會導致一些兒童身體超重,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目前,美國一些州的政府部門已經做出規定,公立小學的午間免費配餐不可以提供漢堡包之類“垃圾食品”。 事實上,在整個美國,漢堡等食品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并不如中國這般高。曾經,美國一家網絡公司因資金周轉不靈而遇到困難,導致其股票價格明顯下跌,有人甚至擔心這家公司是否能繼續維持下去。該公司的總裁在接受采訪時說,“雖然我們現在的日子不好過,但總有辦法應付,畢竟還沒到要去麥當勞的地步”。從他的話中不難看出,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會去吃麥當勞。就像在中國,只要口袋里的錢還充實,就絕不會吃路邊小吃一樣。 繼任者面臨難題 麥當勞目前的市值約380億美元,而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等諸多品牌的百勝餐飲集團,市值也才約為130億美元,可見其規模與影響之大。 但隨著貝爾也被疾病擊倒,人們不禁為麥當勞捏一把汗。在過去兩年中,正是坎塔盧波和貝爾兩位優秀的領頭人運籌帷幄,對公司的銷售增長及重樹投資者信心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特別是貝爾,他制訂嚴格的標準,并通過一句簡單的口號“我就喜歡”,贏得了很多市場。在投資者眼中,貝爾是個非常不錯的人。 如今,痛失貝爾,不論是對麥當勞本身還是對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貝爾辭職后,吉姆.斯金納接替了他的CEO權棒。自今年7月以來,斯金納一直負責麥當勞在東亞、中東、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的業務。 據悉,現年60歲的斯金納是從1971年開始他的麥當勞生涯的。當時他只是一個餐廳的見習經理,隨著麥當勞業務的發展,公司很快發現了他的才華和經驗,他也與前任貝爾一樣,從基層一步步走到了這個快餐業巨頭掌舵人的位子。 但正如一位網友所評論的,斯金納如今已在麥當勞供職33年,雖然他會不會像他的前任甚至前前任那樣,出現什么病癥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相信,有了前兩位的例子,人們懷疑與關注的眼神會時刻不離他左右,所以即使他萬幸能不得病,壓力也不會小。 更何況,上兩屆高層的問題,讓麥當勞的批評者們手中有了足夠的把柄,他們會再次發動對麥當勞的漢堡等“垃圾食品”的大肆進攻。 而且,營養學家將美國肥胖人群增多歸咎于快餐,日益流行的健康理念又使得消費者對快餐的好感不斷下降。對此,麥當勞必須找出新的應對策略。同時,伴隨不斷出現的競爭對手,快餐行業已經很難再像以前那樣高速發展,要想獲得更高的利潤就只能上調餐品價格,但這又要擔心消費者是否會再買你的賬。如何解決這些矛盾,都是繼任者要做的工作。 到底了不了解中國 -本報記者 張春霞 一項統計顯示,2003年,麥當勞公司為被高失業率困擾的歐洲人提供了25萬個就業機會。單說在法國,750家麥當勞餐廳每天喂飽100萬法國人的肚子,使3萬人擁有穩定的工作,為4.5萬農場主提供巨大的牛肉市場。不過,即便這樣,麥當勞還是遭到了當地人無邊地痛罵。如果把這其中的原因解釋為這些食品有損健康的話,恐怕,在中國,就又要多加幾種說法了。 在中國“犯錯”? 1955年成立于美國伊利諾州街頭的麥當勞,一直沿用大大的金色拱形“M”作標志。不過,有人認為它更像一個趴著的屁股。 現在,不知該不該說它“福無雙至而禍不單行”,就在其為掌門人患病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關頭,又被網友發現,在麥當勞的英文官方網站中,在Select country(選擇國家)一欄中沒有“China”(中國);但竟然有“Tai wan”(臺灣)和“Hong kong”(香港)。 就“Country”一詞的確切含義,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部教師程錦說,“Country”只能用于表示有主權的國家,中國香港和臺灣不能用“Country”,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常識問題。 到如今,還沒有聽到麥當勞方面對此事做出任何解釋。此事的是與非,至今仍未平息。 然而,麥當勞早在1975年就進入了香港;1990年,在深圳開設了中國內地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1992在北京王府井開設了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麥當勞餐廳。這樣算起來,在中國香港開店已有29年,在中國大陸開店也已有14年。 店大欺客? 其實,麥當勞惹惱中國人的,還有其他事件。 據了解,目前中國共有600多家餐廳,穩定員工幾千人,但沒有一家成立工會組織。工作人員每次上門做工作,這些企業負責人都以“我們是分支機構,不是獨立法人,沒有決策權”為由,拒絕建工會。有關人士表示,一些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阻撓建會的主要原因,是經營者擔心建工會增加經營成本,害怕職工有了組織,不服管,甚至卷入政治事件影響正常生產。 除了不按中國的規定辦事外,還在中國不使用中文。消費者王先生一次吃麥當勞時懷疑多算了一個漢堡錢,便要求服務員給他打張明細單,誰知打出來的賬單除了幾個阿拉伯數字外其他全是英文,甚至連最后的退貨單也是英文的,搞得王先生左右為難。 而在人們對一只麥當勞炸雞腿相當于60支香煙的毒性并沒有去追究時,去年卻傳出湖北麥當勞私下出售廢棄毒油的事件。 問題還曾在香港出現過。香港麥當勞推出的一款“燒烤蜜糖”味調料,被懷疑含有甜菊糖成分。醫學研究認為,甜菊糖含有致癌物質,也可能造成不育。 道歉的話在麥當勞那里似乎太難出口。甚至事后所謂的“聲明”也總是姍姍來遲。 有恃無恐? “作為一家經營快餐的企業,一般去麥當勞消費的都是個人,團體極少。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個人要與麥當勞這一跨國巨頭抗衡,顯然勢單力薄。而且,在中國,為吃一頓飯發生爭執打起官司,個體消費者在時間和精力上都耗費不起。權衡利弊之后,更多消費者選擇了放棄。北京未名律師事務所楊光琰律師為麥當勞所表現出的態度給出了答案,“中國人如此之多,不管怎樣處理,總會有其他很多消費者光顧。而當發現把問題“拖”到最后能不了了之時,它便發現處理危機的一般方法了。另外,麥當勞尚未因產品質量或衛生等各方面的原因受到過特別嚴厲的懲罰。這也助長了麥當勞的僥幸心理。” 從楊光琰的分析看,麥當勞不僅了解中國,而且還了解得不少。 不過,麥當勞應該想到,盡管它在全球121個國家設立了超過三萬間餐廳,47年中一直保持贏利紀錄。但畢竟,中國市場是麥當勞全球市場里增長較快的市場之一。而據麥當勞中國發展公司華南區董事總經理司徒耀明透露,兩年內中國市場的擴張將提速,力爭達到800家。如果傷害了如此龐大市場人們的心,你開800家,或者8000家都可以,但問題是,消費者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天天滿座地說著“我就喜歡”。 在麥當勞官方網站沒有“中國”這條新聞的后面,一位網友在評論中說,中方應向麥當勞提出交涉,如果其無視中國的存在,我們就應該驅它出境,違反中國法律的任何行為都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作為一家企業,竟敢如此大膽,我國有理由收回它在中國的注冊,將其驅逐出境。雖然此評論明顯有些激進,但也代表了部分國人的態度。 不管網友所言是非,但是民間聲音如此。一位網友甚至還想出了其他“對付”麥當勞的辦法,“如果實在無法將麥當勞趕出中國,我建議所有吃麥當勞的人,一定要索要發票,千萬別讓它在中國偷稅漏稅。想想,美國時不時對我國的商品來個什么反傾銷,設個貿易壁壘什么的,我們為什么不能正常地對其收稅呢”。 部分跨國公司2004版中國危機 朗訊賄賂丑聞 4月6日,由于違反了美國《海外反賄賂法》,朗訊公司將其中國公司的總裁、首席運營官、市場總監和財務經理等4名高級管理人員撤職查辦。 《海外反賄賂法》內容要求,美國公司在國外設立的分公司不得向當地政府官員行賄以獲得某些利益。朗訊公司是在一次內部審核中發現該事件的。 沃爾瑪工會僵局 5月,全國總工會等部門發現,全球最大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公司在我國17個城市開辦了35家商場,沒有一家建立工會組織。相關部門上門做工作,被其拒絕,理由是“沃爾瑪在全球都沒有組建工會的慣例”。 目前已傳出沃爾瑪做出讓步,允許在其中國的商店設立工會組織的消息。 杜邦 “有毒”風波 7月11日,中央電視臺報道,美國杜邦公司生產的“特富龍”不粘鍋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的情況。自此,在國內市場,以特富龍為涂層原料的不粘鍋行業呈顯出一片蕭瑟景象。 10月13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宣布,市場上銷售的主要使用特富龍涂料的不粘鍋產品中,均未檢出PFOA(全氟辛酸銨及其鹽類)殘留。 夏普“冒牌”戰略 11月20日,南京夏普電子有限公司北方營業部部長華寧證實,現在市場上許多夏普液晶電視屏都是假冒產品。 然而,夏普對冒充“夏普屏”卻持的是“默許”態度。分析人士認為,一些國內品牌自稱“夏普”,對其市場份額沒有太大影響。反而是一種推廣,會對為其未來搶灘中國市場做好鋪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