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有個擋風遮雨的家!”
據調查顯示,在全國,沃爾瑪、柯達、三星、肯德基、麥當勞等一批在華外企,都存在多年未建工會或工會組織不健全的問題,一些外企甚至公開抵制組建工會,工會組織僅與沃爾瑪中國總部就曾聯系數十次均未果。此外,民企未建工會的更是難計其數。
組建工作屢遭尷尬
以在外企民企工會組建方面領先全國的南京為例,情況仍然不容樂觀。一家著名的跨國公司,工會組織6次上門促談組建工會事宜均遭拒絕;一家著名的民企,工會組織8次登門拜訪要求建立工會也遭拒絕。絕大多數建立工會的民企都沒有開展過任何工作。為進一步促進組建工作,最近南京市總工會出臺了《南京市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運行規程》,這份《規程》將有力推進全市工會建設,特別是外資和民企工會的建設。
如果說在國有企業內有黨政團工青婦一起來做維護職工利益的工作,工會的重要性并沒有讓許多人感受很深的話,那么隨著外資的大量涌入、隨著國企的普遍改制,在非公企業內部工會在代表職工利益方面的無可替代的地位被凸顯出來。
一方面,是國家出臺了11部法規要求企業建工會;一方面,是現實中工會組建工作屢遭尷尬。也許我們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癥結到底何在?
具體實施缺乏操作性
往深處探究其因,我國雖然有專門的《工會法》,但必須看到,部分企業之所以拒建工會,就在于現行法律存在著嚴重疏漏,缺乏剛性的制裁條律。《工會法》第十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25人以上的,應該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
2001年10月修正的《工會法》,其法律責任章第五十條寫道:“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或者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拒建工會的行為,依法只能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但如何處理,沒有明確的說法。堅決不改正,又如何?例如,工作人員多次到一家企業動員組建工會,每次老總的態度都好得不得了,都說一定建工會,可一拖再拖,就是不見行動。即便有處罰的權力,可連可以依據的處罰條款都沒有。這么說來,只要沒有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又未能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便很難依法追究責任。非公企業工會建設難在哪?除了上述觀念上的原因以外,最根本的就是具體實施時,缺乏操作性。
以職代會為例。《工會法》第六條規定,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可見職代會是各類企事業實行職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工會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職代會的重要性在南京市這一輪的改制中格外突出。在改制企事業單位職代會召開過程中,存在著各種不該出現的局面,例如:職工代表的產生不經過民主選舉程序,有點名確定的,有直接內定的,名額分配比例不恰當等;會議程序隨意設置,會前不將議題、議案和文件報告交給職工代表討論,開會不集中,會議情況不公開;職工安置分流方案,職工代表不向職工宣傳,不聽取職工反映,進行表決時只反映職工代表個人的意見,職工因此不信任代表;有的單位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方案表決時擔心通不過,采取分場次投票和個別談話簽名等方式,職代會的民主、公開、公平、公正性受到挑戰。
而在非公企業中,問題就更大了。職代會的整個流程,如何組織,相關負責人都一頭霧水。
維護職工利益并無損害企業利益
實際上,維護好了職工的合法利益,也就是維護好了企業的利益。兩者并不矛盾。
只要工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企業與職工個人就能實現雙贏,即大鍋里有了,小碗里也有了。而部分企業長期不組建工會,這種“特殊待遇”侵害了法律的尊嚴,也傷害了職工的感情,最終可能害人害己,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
要糾正這種違法行為,僅僅靠行政“處理”根本難以奏效。當務之急,是及時修改和完善相關法規,強化處罰剛性條款,包括賦予職能部門依法訴訟的權力,最終通過經濟處罰和司法強制來確保國法的神圣威嚴和公正平等。
有人士建議,可以考慮通過建立“籌備金制度”推動工會工作的組建。根據該制度,企業不組建工會也要交納一定的費用(數額及比例與工會費相等),作為今后組建工會的籌備金。待工會組建后,按比例回撥給企業。
有人士認為,這種“籌備金制度”對那些因不愿掏會費而拒絕建工會的企業是一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
(金玲)(曉健/編制) (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