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蒙志軍 實習生 龍志專
3個多月前,400多位剛從大學畢業的青年志愿者,主動放棄去優越環境中擇業的機會,從全國各地奔赴我省岳陽、常德和韶山市的鄉村,投身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3個多月后的11月12日,他們當中的數十位代表匯聚長沙,暢談、交流了志愿服務的一個個故事和心得體會。
“心愿名片”
講述人:津市市白衣鎮志愿者陳晏杰畢業于四川西華大學
作為一名遠教志愿者,我的心愿就是希望鄉親們通過遠程教育盡快富起來。為了這個心愿,我自費購買了一部手機,還花費200多元印制了“心愿名片”400多張,將自己的姓名、住址、電話等印在名片正面,將“技術培訓、信息咨詢、設備維護”等服務項目印在名片背面,公開承諾“隨喊隨到”。
為了兌現承諾,我先后下到18個村進行了遠教學用調查,然后,把黨員干部和群眾最想了解而不太了解的政策法規、農業科技等方面的問題,制成一個個“解答菜單”,在第一時間里答復來咨詢的群眾。我還從網上下載最新的農業科技和致富信息,編成《農村實用技術信息快報》,發給群眾,讓他們對照學習、應用;從微薄的生活補助中擠出300多元錢買了一輛舊摩托車,日夜奔走在村組之間,為群眾提供科技服務。鄉親們因此得到了快捷有效的服務,我本人也得到了農民群眾最樸實的信任。3個多月來,我下村入戶300多次,先后為50多個專業大戶和近200名普通群眾進行了政策法規、農業科技等方面的培訓服務,現場解決、解答問題130多個。
“四顧茅廬”
講述人:平江縣三陽鄉志愿者李紅畢業于湖南科技大學
今年8月15日,縣遠教辦對三陽鄉已建的12個站點進行了驗收,對不合格的幾個站點責令限期整改。鄉黨委書記將整改任務交給了剛到崗不久的我。接到任務后,我和鄉遠教專干一天整改一個站點,一個一個抓落實。
美潭村是一個窮村,村干部對遠教工作熱情不高。為了搞好該村的基礎設施完善工作,我決定上門“督戰”。第一次去,村干部面都見不到。第二次去,人是來了幾個,但打開遠教室的門一看,只見里面一塌糊涂,到處灰塵籠罩,連桌椅都沒有。第三次,我找到村支書家里,給他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仍然收效甚微。第四次上門時,看到遠教室內依然是灰塵籠罩,我干脆從附近村民家借了桶子、抹布等工具,自己動手搞起衛生來,還到幾位黨員家里,發動他們捐獻了桌椅。我的誠心終于打動了村干部,他們紛紛趕來幫忙。看到窗明幾凈的教室,村支書愧疚地說:“小李,你放心,你能把我們的事當成你自己的事,這么認真辦,我們以后一定學好用好,不會讓你失望的。”通過一個星期的努力,全鄉12個站點都達到了要求,順利通過了上級驗收。
“遠教單車”
講述人:桃源縣木塘垸鄉志愿者羅雄畢業于懷化學院
為了方便下村開展培訓輔導,我買了一輛舊單車,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炎炎烈日,都騎著它不停地走村串戶。因此,鄉親們都親切地稱它為“遠教單車”。
今年9月一個漆黑的夜晚,三元村遠教學習室里聚滿了村民,他們是來學習有關棉花采摘技術的。當站點管理員準備接入天網系統,組織收看天網節目時,突然接收不到衛星信號了。管理員急了,忙打電話向我求援。我二話沒說,借來一支手電筒,騎上單車就往村里趕。由于天黑道不平,經過一個水坑時,車把一滑,我重重地摔下2米多高的坎,手上、腿上都摔破了,鮮血直流。我強忍著傷痛從地上爬起來,繼續趕路。趕到遠教學習室,看到群眾一雙雙渴望的眼神,我完全忘記了疼痛,很快維修、調試好了設備,然后和大家一起看節目,邊看邊進行輔導。
節目播完后,鄉親們發現了我的傷口,一個個心痛地忙上忙下,幫我清洗和上藥。我心中非常感動,由衷地認識到了遠教志愿服務行動的價值,決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