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慈善超市恐坐吃山空 僅靠捐助難以為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8日 11:18 新快報 | ||||||||
新快報記者 周繼堅 僅靠募捐和撥款無法滿足困難人群需求 每個月的第一天,年過六旬的陳少貞阿婆都會準時來到東山區慈善超市,挑選家里必須的生活用品。自從去年7月區里開設慈善超市后,陳阿婆已經在超市領過十多次東西了,
自從去年東山區建立了廣州第一家慈善超市后,今年5月到9月間,天河區也先后建起了4個慈善超市。不過,由于現有的運行模式存在先天缺陷,多數慈善超市開始面臨捉襟見肘的局面。 2000元大米上架兩天就賣光 據東山區民政局福利科唐倩文科長介紹,東山區慈善超市成立一年多的時間里,平均每月有300多人次光顧慈善超市,用票1500張,春節期間一天用票量更多達500多張。 天河區棠下慈善超市所在的棠下街是廣州市困難家庭、殘疾人士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其中棠德花園是全市最大的解困小區,加上另一個解困小區太陽花園,以每戶每月消費30元計算,一個月就得6000多元,這還不包括超市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水電費。 11月初,棠下慈善超市從區民政局領取了價值2000元的大米上架兩天,便被搶購一空。記者從該超市的領物登記表上看到,11月1日和3日兩天,平均每天前來領取物品的困難戶多達30人次。 僅靠捐助撥款難以為繼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民政局了解到,年底慈善超市將普及廣州原八區。 據了解,目前東山區和天河區的慈善超市主要采取接收普通群眾和企業捐款捐物,困難戶憑領物券“購物”的形式來維持運作。慈善超市除開張時會組織大型募捐外,各區民政部門對慈善超市也有一定的資金扶持,如天河區民政局就向每個慈善超市撥款5萬元,東山區更向區唯一的慈善超市資助了20萬元。 但有關負責人表示,以社會募捐和政府撥款為主的運行模式,不能根本解決慈善超市今后的資金來源問題。沒有市場化的經營,廣州慈善超市只是一種變相的發放捐贈品的方式,談不上可持續發展。 棠下慈善超市負責人林鳳娟表示,盡管該超市成立之初接收了社會各界價值25萬多元捐款捐物,但“廣州的慈善超市沒有變現功能,又不可能接二連三地開展募捐,錢用掉一分少一分”。 市場化尚不可行 記者還了解到,慈善超市主要有由所在街道開辦和由街道與正規超市合辦兩種模式,街道通過成立專門的理財小組來管理慈善超市賬目,但由于街道工作人員有限,賬目全部由街道負責人自行管理監督,上級民政部門只扮演業務指導的角色,對慈善超市的監督還亟待完善。 據了解,上海的慈善超市是采取面向全體市民開放的模式。廣州可否借鑒上海的做法?對此,東山區民政局福利科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民政部門來開辦面向全體市民的慈善超市,需要的成本太大,還要承擔虧本的風險,廣州目前尚不可行。 相關鏈接:上海慈善超市向普通市民開放 據了解,上海是我國最早興辦“慈善超市”的地方,慈善超市對所有普通市民開放,商品以人民幣定價。把商品變成資金,是上海慈善超市運作的主要功能。超市向廣大市民敞開出售各種新品物資、服裝和日用品,所有人都能購買店內任何商品,特困群體可以在超市獲得用助困券形式不定期發放的助困物品,獻愛心的市民也可以通過選購高價商品間接捐贈,超市收入所得全部劃入慈善助困基金,為慈善超市的運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