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又一家外資金融機構德意志銀行北京分行開業了。也就是說,對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地域方面的承諾兌現已走到了第四步———從12月11日起,北京地區的外資銀行將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將有一半以上的外資銀行將開展相關業務。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銀行業競爭將更為激烈,而留給中資銀行的“準備期”所剩時間已經越來越少。
從2001年12月11日起,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的進程就開始步入實質性階段。截至2004年7月底,在華外資銀行的資產總額為643億美元,資產中各項貸款為301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外資銀行的資產質量一直較好,不良資產率只有1.73%。
反觀中資銀行的動作表現,經營業績、改革推進步伐等方面卻不夠理想。
如果說,金融業改革發展主要是機構、體制、觀念三個方面的話,那么就近期而言,金融機構競爭力的改善最為核心。
不過現狀似乎并不那么樂觀。
就在前不久,那份由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的報告列出的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位列倒數后四位。
而更讓人擔憂的是,綜合競爭力排名的前12位沒有一家中資銀行。
一直以來,不良貸款率之高、公司治理委托代理責權之不明確等問題成為困擾中資銀行之痼疾。由公司治理不完善而導致的贏利能力低下進而缺乏競爭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誠然,中資銀行也在努力,在過去的幾個月間,改革力度在加大:“四大”中的中行和建行的股份公司相繼掛牌,而交通銀行則已悄然進入上市倒計時。
盡管如此,這些改革之背后,還有許多的銀行企業相對于外資銀行蠢蠢欲動的進攻態勢卻顯得過于“從容”了。
我們知道,匯豐控股出資17.47億美元收購交通銀行19.9%的股權,接
近銀監會規定的“單個外資入股比例20%”上限。而花旗、匯豐、恒生、國際金融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都已經入股了中資銀行。
顯然,外資的入股,看好的不是機構本身的“競爭力”而更多是他們的渠道優勢和目前尚存的壟斷地位。
如果進入完全競爭狀態,很多中資金融機構或許就面臨著隨時被擠垮、被收購的境地。
我們知道,銀行提高盈利能力的關鍵在于利率的自由浮動,獨立為風險定價,才能有效地判斷出不同銀行之間的效率和能力,從而“優勝劣汰”。
而目前似乎無法做到這一點。
此外,銀行市場化的一個要素是其作為獨立企業而存在,但問題卻是,以國有銀行為代表的中資銀行,其管理模式依舊是計劃型的,而由此導致銀行體系信用缺失和貸款決策失誤乏人承責。
目前,從政策面來看,利率市場化的制度準備正在進行當中:完善計息辦法;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建立再貸款浮息制度;進一步完善外匯管理,釋放外匯需求,讓外匯市場真正反映市場供求等等,表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我們知道,加入世貿組織后5年內,銀行業將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包括對分支機構和許可證發放進行限制的非審慎性措施。時間相當緊迫。
正像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前不久所說,銀行業的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使其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而在目前,需要做的是,如何加快這一進程,讓這些銀行和管理層真正“著急”起來。
外資逼近,改革必須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