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市場又見資本手 中外對決戰升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4日 09:52 經濟參考報 | |||||||||
本報記者 傅勇 繼彩虹集團收購廈華電子29%的股權之后,家電業再次出現了大面積的股權更迭: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控股中山威力、國有股全線撤離河南新飛。一系列的資本動作預示著家電業又一次整合浪潮的來臨。不過令業界關注的是,潮涌過后,我們還能不能尋找到那些曾經熟悉的國有企業?而經過外資和民營資本整合后的中國家電業的著名品牌,又將會在中
家電市場又見資本之手 雖然在今年8月就因國企改制問題爆出轟動業界的“郎顧之爭”,但處于風暴中心的“資本大鱷”顧雛軍,并沒有因此停止收購步伐。日前,顧雛軍再次伸出“資本之手”,收購了中山威力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10月28日,顧雛軍旗下的科龍電器發布公告稱,科龍電器及其全資子公司科龍發展與原中山威力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控股方中山順暢公司擬共同出資2416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共2億元),組建廣東科龍威力電器有限公司。其中,科龍電器以機器設備、現金、空調技術專利等出資1329萬美元,占科龍威力55%的股權;科龍發展以現金604萬美元出資,持有新公司25%的股權;順暢公司則以機器設備和位于中山市阜沙工業園2號路地段的威力工業園前期投入作價483萬美元,持有新公司20%的股權。 這樣一來,包括“威力”品牌、設備、部分不動產在內的威力方面的優質資產都已基本注入到新的合資公司中。由于科龍在該合資公司中占據著絕對控股權,這就意味著,科龍已控制了威力的優質資產。 威力電器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洗衣機市場曾享有盛名,但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便開始滑入虧損境地,到目前為止已負債七八億元之巨。不過,在目前公布的雙方成立新合作公司的規劃中,并未提及中山威力原先背負的巨額負債。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只承接有效資產而不承擔企業的歷史債務,這是顧雛軍歷來的收購手法之一。顧氏采用雙方成立新合作公司的做法,就是為了規避負債等歷史遺留問題。 在中山威力電器股權發生更迭的同時,繼科龍、美菱之后,新飛電器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公司的國有股轉讓也有了新的消息。10月26日,河南當地的媒體報道稱,新飛電器年內就要將49%的國有股權轉讓給現控股股東新加坡豐隆亞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豐隆亞洲)。 據了解,豐隆亞洲是新飛電器現有的兩大股東之一,目前掌控著新飛電器51%的股權。按照新飛和新鄉市政府的洽談結果,在余下的49%國有股權轉讓完成后,豐隆亞洲將再拿出新飛電器25%左右的股權,轉讓給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也就是說,將來的新買家將持有新飛電器75%的絕對性股權,而分析人士表示,這家新進入者很有可能是惠而浦、日立等外資白電巨頭。 對于此次新飛電器的股權轉讓,新鄉市國資局負責人表示:“依舊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股權轉讓意向已簽訂半年多,目前正處于資產評估階段,有一些細節還需要進一步洽談,比如股權的具體價格問題等。”不過,“新飛電器的股權轉讓將分兩步走,大框架已經定下來了”。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新鄉市政府決定從新飛電器中抽身而出,其深層原因在于市場的無奈。新飛的主營業務如冰箱、冷柜、空調等家電產品,利潤已經很少,市場開拓日趨艱難;與此同時,國外制冷行業巨頭為降低在本國內的成本壓力,也開始在發展中國家跑馬圈地。新飛投資公司總經理徐曉東曾表示:“新飛集團要取得大發展,靠冰箱、冷柜等老產品已經很難,必須尋求更多的產品領域”。 中外對決資本戰升級 2003年以來,家電業一直是變局環生,一些傳統國有大型家電企業紛紛轉型變制,有的甚至徹底離開了經營數十年的家電行業。如上菱電器、小鴨電器重組后先后告別家電業;小天鵝(資訊 行情 論壇)被南京斯威特并購后,也將轉型為時尚類家電企業,并將涉足IT行業,而一些家電企業則紛紛將資金從家電業抽出,轉身掀起了一場頗具聲勢的“造車”運動。 就在國內的家電業資本紛紛撤離之際,曾遭遇了中國市場之痛的外資家電巨頭卻在加緊展開他們新的中國攻略。由于從今年12月11日起,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將取消對外商投資在地域、股權和數量方面的限制,跨國家電巨頭將并購的目標對準了中國家電市場的優質品牌。有消息表明,東芝、日立、西門子等不少著名跨國家電巨頭一直在搜尋新的并購目標,就連在中國并購行動中一敗再敗的惠而浦,也在積極尋找合適的并購對象。 目前,湯姆遜已經在廣東和北京擁有了五家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包括彩管、DVD及CD光頭、高端視聽產品和數字機頂盒等。此外,通過和TCL的合作,湯姆遜不僅提高了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知名度,還初步完成了多年來未能完成的對中國市場的布局。 盡管西門子家電的中國區總裁蓋爾克曾預測,未來中國家電產業的利潤率甚至低于銀行的存款利率,但西門子并沒有因此放慢進軍中國市場的腳步。在西門子的戰略里,未來幾年內,其在中國的產品線要做到與西門子德國總部一致。 與湯姆遜和西門子一樣,幾乎所有的外資家電巨頭都在尋找合適的方式搶占中國市場。今年年初,松下中國公司由原來的合資公司變成了獨資的投資性公司,其原先分散的在華業務也被重組為14個事業部。 不過,隨著經濟實力與技術力量的發展,一些已經壯大起來的中國家電企業已經不再滿足自己只是簡單組裝這樣一個外在產業鏈上的節點,而開始去創造和擁有自己的一些核心技術,企業的產業布局也開始向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方向擴張。例如,我國的彩電企業目前已經擁有自己的彩管、電路以及芯片產業,電冰箱、空調企業開始融進壓縮機等產業鏈條的核心環節,或者是與這些核心環節形成產業聯盟。這樣上下游對接式的發展,使中國家電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單單停留在產品的價格層面,而是整個產業鏈的系統競爭。 就在人們還在討論中外家電品牌的合資與收購時,一直不為人注意的民營資本開始在家電行業連續出擊,使家電業又看到了另一種活法。比如,國內一些具有實力的家電企業開始展開了各自的造系運動,而這背后幾乎都閃爍著民營資本的身影。這些并購高手通過不斷的購并整合行為,迅速打造了擁有多家同業態或異業態的上市企業,形成共生共榮的關系。以風頭正勁的格林柯爾為例,造系運動給它帶來的好處除了可以上市融資外,資源的共享、規模效應的價值也是難以估量的。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這場家電業的中外對決戰中,隨著國有股的逐漸退出,必然導致家電業現存的中資和外資各占一端的競爭態勢發生較大的變化,國內家電企業將直接面對與外資家電巨頭的資本競爭。 資本整合影響家電業格局 在經歷了“價格時代”和“品牌時代”之后,中國家電業已經進入了“資本時代”,通過各種資本手段進行產權改革盤活資產,正成為家電業目前比較有效和務實的出路之一。 近幾年,中國家電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產權改革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家電企業競爭活力的釋放,如美菱、小鴨、榮事達等中國家電著名品牌,還未曾涉及到產權改革就已紛紛倒下。 在企業內部自身不能實行有效的產權改革的情況下,為了解決運營效率低的問題,引進新的外資和民營資本似乎成了最后的選擇。對迅速壯大的國有家電企業而言,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產權改革,從長遠來講,就無法贏過輕裝上陣的民營和外資企業;而外資或民營資本的控股、并購,則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的產權問題,這種變革明晰了企業的決策與治理機制,從體制上確保了企業內部的健康運行。 對家電行業頻繁的資本運作,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發展中心的胡雅麗是這樣理解的,她表示,家電業作為國內競爭最充分的制造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隨著行業利潤率的降低和品牌集中度的提高,產業整合是必然的。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也認為,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家電企業分化與重組將會進一步加劇;同時,在國內民間資本和國外資本的強大攻勢下,一些中國家電跨國巨頭會逐漸浮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電業的產業整合已經不斷體現出資本的力量。不論在全球市場還是在中國市場,跨國公司都是主要的競爭力量,而在我國的家電市場,異軍突起的民營資本正成為另一支能夠改變局面的重要競爭力量。跨國公司的擴張與民營資本的崛起正在改寫中國家電業的格局。家電市場競爭的主體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民營企業與跨國公司的比重在繼續增加,而國有企業在轉制過程中比重將日趨縮小。 中國家電業是中國企業改革的一面鏡子,中國家電業的發展將成為中國企業現實的教課書。在家電業的這場整合中,國有股退出是比較容易的,但國有股如何退出才能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國有股退出后的中國著名家電品牌,將會在中國家電市場乃至世界家電市場發揮怎樣的作用,卻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