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職場 > 正文
 

行家里手:企業培訓不要隔靴搔癢!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7日 14:10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德隆

  培訓機構:要醫院而非診所

  在國外,對企業員工的培訓一般由專業性的培訓機構來完成,它們建立了系統性、專門化的培訓制度,擁有一批專業性很強的講師,培訓課程設計并非預先設定的,而是由若干
個框架課程或課程框架組成整套的培訓體系,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調整和完善,從而形成一整套針對性很強的培訓課程。而國內的企業培訓往往由企業向大學、科研院所的教授和研究人員或政府機關的領導發出邀請,找個教室,指定幾本教材,請人講幾堂課就完事了。當然也不乏培訓機構參與授課,但這些機構往往是由一些教授、研究人員臨時拼湊而成,缺乏系統性的培訓設計。所以,這種培訓機構只能稱作診所,醫護人員少、醫療設備缺乏、服務低劣,而不是一所功能完備的醫院。

  講師:要教練而非醫生

  國內的企業培訓常常停留在灌輸式的教學培訓上。整個培訓,起主導作用的是講師,他怎么講,受訓對象就怎么聽。這就如同我們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尚存的填鴨式教育、應試教育。可以說,講師的素質決定了培訓的質量,他們在企業培訓中扮演的是醫生角色,受訓對象則往往扮演患者的角色,被動接受醫生治療。國外的企業培訓則不然,講師頂多是個球隊教練,在整個培訓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起著主導作用的是受訓對象。教練水平再高,也不可能代替隊員上場踢球,他只是對球員進行理念引導、技術指導、紀律訓導,成績要靠隊員取得。所以,這種培訓重在開發受訓對象的潛能,對受訓對象今后的工作提出指導性的建議,幫助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并協助企業管理人員推動這一設計的實現。

  課程:要專科而非全科

  國內的企業培訓課程共性有余、個性不足,課程設計對所有的企業都適用,有的甚至只是一些學術性的課程,大道理一堆,受訓對象真正學到的管用的東西不多。這種培訓看起來抓住了矛盾的普遍性,但操作性、針對性很差,讓受訓對象有隔靴搔癢之感。其實,企業跟企業在管理上雖然有共同點,但又各有特殊性,要求課程設計是專科而非全科。所以,培訓課程的設計只有因企制宜,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機地統一、整合起來,在對企業受訓對象的特點、該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出個性化的課程,并對培訓效果進行科學的評估、跟蹤,不斷完善設計,才能事半功倍。

  培訓:要長期保健而非臨時治療

  優秀的企業培訓其實是既“醫療”又保健,而我們國內的企業培訓起的作用往往是醫療而缺乏保健,即所謂“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為培訓而培訓。比如,企業銷售量和銷售額下降了,就專門組織營銷人員培訓,由講師針對這一問題來授課,臨時性、突發性、隨意性的特征很明顯。這樣的培訓只治標不治本。國外的企業培訓則往往是一種前瞻性培訓,在企業銷售量或銷售額出現下降苗頭時就及時展開培訓,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有的甚至在未出現問題苗頭時就組織培訓,未雨綢繆,不僅不會導致銷售的下降,反而錦上添花,促進銷售。所以,這種培訓取得的功效往往等同于預防保健。企業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一件具體工作。我們的企業必須切實轉變觀念,建立科學的培訓理念和機制,讓培訓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優秀的企業培訓其實是既“醫療”又保健,而我們國內的企業培訓起的作用往往是醫療而缺乏保健,即所謂“頭痛醫頭、腳疼醫腳”。(實習生/編制)(來源:金羊網)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水藍幸福
海螺愛情精彩圖片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