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歸”創業苦樂不均 創業還需“充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4日 10:42 深圳商報 | ||||||||||
八成大醫院院長是“海歸” 三成“海歸”變成了“海待” 深圳“海歸”創業苦樂不均
【本報訊】 (深圳商報記者/趙鴻飛) 記者從團市委、市青聯等單位日前聯合主辦的“魅力深圳——歸國留學人員同城聚會”上了解到:深圳已經成為留學人員創業的理想之地。到目前為止,我市留學生企業已經達到486家,我市各大醫院的院長80%以上是“海歸”人才。資料顯示,由于水土不服,仍有近三成“海歸”變成了“海待”。專家建議,留學歸國人員還應繼續充電,要補上經營管理這門課。 深圳“海歸”企業達486家 海歸來深創業熱潮風起云涌。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的留學人員企業已經達到了486家,總投資金額達20億元。2003年留學人員企業上繳稅金8000多萬元。 據介紹,最近兩年,我市每年引進海外留學人員超過千人。目前我市已經累計有5700名海外留學人員在深創業、工作。大批海歸人才活躍在我市各行各業,我市各大醫院的院長80%以上是海歸人才;在我市各部門擔任處以上干部的海歸人才達300多人。 三成“海歸”緣何成“海待”? 并不是所有“海歸”的創業之路都是一帆風順的。有關部門提供的數字還顯示,由于水土不服,有近三成“海歸”成了“海待”。 一位在英國攻讀管理學碩士的“海歸”人士,在國內求職時的目標是年薪在15萬至16萬之間。這位年輕人一直認為,自己的大學同學目前在國內的薪酬已經達到這個數字,自己要求并不高。令他苦惱的是,他的求職計劃屢屢受挫。 深圳留學生創業園總經理張濱龍告訴記者,在國內人才市場對“海歸”人才趨于理性的今天,仍然期望幾年前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和其他相關待遇,成為了用人單位與歸國留學人員之間深入溝通的障礙。 張濱龍說,用人單位目前更注重的是經歷而不是學歷。海歸回國創業,需要有一個重新扎根的過程。他們首先要改變對自身定位不準,期望值過高的不成熟心態,“留過洋”并不能代表著高職位、高薪水。 “海歸”創業還需“充電” 創業也是一種高風險的投入,不諳“水性”的“海歸”無法避免風浪。據了解,很多“海歸”都是學技術出身的,對經營管理、市場運作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實戰經驗,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無法抵御“風浪”。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一些留學人員企業管理方式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有的企業幾乎是家族式管理;有的企業不了解市場運作的基本規則,碰到問題就知難而退,輕易放棄創業計劃。 清華基因城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深圳清源同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武賓建議,為了補上企業經營管理這一課,“海歸”們最好能在國內外企業中先工作一段時期,然后再考慮自主創業或是與他人合作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