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沒意思,感覺特疲憊,很多職場人士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感受,但他們始終都不明白問題出在哪兒?一種莫名的焦灼感正困擾著他們的心靈。其實,這種心態心理學稱為職業疲倦心理,而我們常把它叫做“職業之癢”。
何閏
職業之癢其實是一種心理感受,是個人與職業之間的沖突而產生的一種特定狀態。這種沖突在每個年輕人的職業生涯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而這不僅影響了工作的效率還影響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
25歲年輕人的困惑
個人實錄一:雷萌 男,25歲,參加工作兩年,辦公室行政人員
雷萌參加工作已兩年了,可在這兩年中他的工作性質沒有一點變化,每天做做報表,寫寫文件,幫老總安排一下每日行程。而他在大學學的機械專業的知識,到這個公司以后變得一無是處。由于工作成績不突出,雷萌也養成了一種惰性,自由散漫,過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
職業專家點評:年輕人都有一種共同的心理趨向,剛剛畢業時都是帶著對將要從事的職業的種種設想和美好憧憬而進入職場的。但當自己的能力和成績得不到上級或同事的認可時,就會產生一種失落疲倦癥,曾經是眾望所歸的“天之驕子”,但是跳到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里才發現,既不是鯨魚也不是鯊魚。工作一段時間后,就會感得工作的乏味。
應對方法:找準自己
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我的優點和缺點、興趣和不足分別是什么?未來我想做什么?如果說以前你是在選擇、在尋覓的話,現在你應該做的就是選定一個目標,找到一個你最適合最愿意做的職業。人在年輕的時候,容易心浮氣躁,什么都想得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們只能在一個或兩個領域里發展,如果你興趣廣泛,而又想在多個領域有所建樹的話,必須斟酌一番了。畢竟現在的趨勢使我們中的大多數失去了當多面手和做百科全書的機會。而有些人正遭遇職業之癢時,要及早出手。許多人其實已經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也在自己的頭腦中翻江倒海過。但是想歸想,真的付諸于行動了嗎?未必。記住:時間不等人,當你對自己的這些情況有了清楚認識后,就可以調整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以避免職業之癢。
職業經理人遭遇七年之癢
個人實錄二:李小東 男,40歲,職業經理人
李小東從1996年進入這家醫藥企業已經8年了,而正當他為企業賣命工作時卻得到了企業關于重組并構后的清退通知書。原來,他們企業在營銷方式上發生了改變,而他現在所用的方法還不能適應這種發展變化。
職場專家點評:在本案中,李小東的離職可能是由于自身的經驗已經不足以應付公司戰略調整后的變化以及自身發展空間變小造成的。一個職業經理人空降到一個新環境,一般應該以一個副手或較低職位切入,他在企業中主要在忙兩件事——熟悉周圍環境、企業文化,與企業各方面進行磨合;運用以往的經驗、背景知識來為企業做事,起到他應有的作用,使企業達到當時聘用他的目的。這兩件事足以讓人忙得不可開交。而這種繁忙使職業經理人忽略或者無暇顧及第三件應該做的事——充實自己,使自己保持對企業的引領能力和作用。而往往正是由于這第三件事,使得職業經理人在一個企業中永遠是各領風騷三五年。
應對方法:尋找新的機會和挑戰
一個職業經理人在一家公司做了五到七年后,離職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這就要求他要以一種平常心去對待這個問題了。作為職業經理人,這就是他的價值所在,在一個企業中完成自己的階段性作用,并且培養一批做事的人——就是要為他人做嫁衣,并且要做得漂亮,然后離開。而離開后不是一直沉淪下去,而是去尋找新的機會和挑戰。對于李小東的職業規劃而言,他現在面臨的可能就是要盡快充實自己,學習更先進的營銷理念,然后進行第二次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