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豪賭蒙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4日 12:2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羅綺萍 香港報道 蒙牛乳業的“蒙”代表“內蒙古”,而“牛”字除了代表“牛奶”之外,在很多人眼里,也是代表蒙牛的創辦人、董事長、總裁牛根生。 事實上牛根生只是蒙牛的小股東。但這家還未足五歲的年輕企業在牛根生的帶領下,成長速度驚人,每年營業額復合增長率達137%,成為與伊利股份(600887.SH)和光明乳業(600597.SH)并駕齊驅的全國三大乳業公司之一。 乘著近日蒙牛在香港聯交所公開發行股票的勢頭,“牛氣沖天”的牛根生不打算停下來,他向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三家外資金融機構股東下了“挑戰書”———未來三年,如果蒙牛年均每股盈利復合增長率不能超過50%,以牛根生為首的管理層要賠上市值2億港元的5700萬股蒙牛股票,如果牛根生贏了,外資股東會贈予管理層5700萬股股票作為獎勵。 招股價調高 蒙牛乳業(香港上市編號將為2319.HK)6月1日開始在香港公開招股3.5億股,每股作價介于3.125至3.925港元,較該公司5月28日開始國際路演時提出的初步訂價2.69至3.75港元,上限價調高了4.67%,下限價更是調高了16.17%。 承銷團消息人士對記者說,在路演期間機構投資者反應熱烈,蒙牛因此調高了招股價,“另外蒙牛的股本回報率及邊際利潤率,2003年雖然較2002年略有下降,但相對其它同行來說,仍然十分有吸引力。” 據蒙牛介紹,該公司2002年的股本回報率為30%,領先于國內乳業兩大競爭對手———光明和伊利(光明乳業同期的數字為16.4%,伊利為10.8%)。蒙牛2003年的純利為1.6億元人民幣,該公司預計2004年純利將增長87.5%。2003年的毛利率為25%,息稅前利潤率為9%,均低于2002年水平,但純利率則由2002年的4.6%增至2003年的5.5%,主要因為該公司2003年成為中外合資企業,享有所得稅率優惠所致。 基于中國乳業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牛根生對蒙牛的盈利前景信心十足。他在招股新聞發布會上指出,1998年至2002年期間,中國的液體奶消費量,每年有26%的復合增長,中國人均液體奶消費量,由1998年的0.6公斤增至2001年的2.2公斤,但仍只是日本(39公斤,2000年)的十八分之一,及韓國(63.9公斤)的二十九分之一,市場空間非常大。 為了滿足每年增長的需求量,蒙牛將進一步引入資金,作為發展新的生產基地之用。現在蒙牛在全國有8個生產基地,2003年生產了126萬噸乳制品,該公司計劃在2005年之前,在山東、河南、遼寧、河北及其它地區增設基地,令每年產量增至275萬噸,較2003年生產能力增長118%。 牛根生豪賭 蒙牛的高管薪酬一直與業績表現掛鉤,這次更在招股書中披露一個創新的安排,與外資股東進行一場“豪賭”,籌碼是5700萬股蒙牛股票,以招股價中間價計,市值約2億港元。如果蒙牛三年每年每股盈利復合增長率低于某一個百分比,牛根生等管理層等持有的金牛公司要向三家外資股東賠上5700萬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5700萬股蒙牛股票贈予金牛。 招股書并無說明具體指標,承銷團消息人士對本報說,指標是每股盈利每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50%。 蒙牛本次將發行股票3.5億股,其中2.5億股是新股,1億股為三家股東減持股份,以招股價3.125至3.925港元的中間價3.525港元計算,蒙牛可以集資8.8億港元,三家外資機構可以套現3.525億港元。 三家外資機構于2002年6月對蒙牛作出2597萬美元首輪投資,再于2003年10月作出3523萬美元的次輪投資,共出資6120萬美元,折合港幣約4.77億元,蒙牛上市已先為他們套回3.525億港元,余下的1.245億港元投資,換來市值3.88億港元的蒙牛股票,未來3年,即使與管理層的賭局輸了,外資股東也會從股價增長中得到回報。 蒙牛不姓牛 蒙牛招股書顯示,牛根生的投票權大部分是他人授權,他的個人持股比例只是4.6%。 蒙牛的股權過去4年多變動甚大,未來也存在變數(詳見附表)。現在該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是公司發起人謝秋旭,謝秋旭的投票權已授予牛根生(詳見另文),加上牛根生個人持有的4.6%股權及其他高層管理人員的股權,蒙牛的高管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牛根生在記者會上,首次解釋自己的持股比例偏低的原因:“在第一階段投資的時候,因為我個人的錢少,所以股權比較小;在第二階段,隨著外資股東的進入,股權比例再次縮小;今后在三家金融背景股東相繼退出的時候,我能不能增持股權?我還沒有考慮。” 蒙牛不姓牛,原來牛根生本來也不姓牛,據他去年在一個演講會上透露,他在1958年出生在內蒙古的一戶貧農家,后來被賣到姓牛的人家,所以他連自己原來姓氏都不知道。 牛根生改姓牛,他的命運也與牛奶結下不解緣。1978年,20歲的牛根生加入內蒙古最大的乳品公司伊利股份,從一名洗瓶工做起,一直做到二把手。 牛根生去年10月在曼谷出席APEC工商領導高峰會時,曾向筆者透露其創業原因。他說創業是因為失業而起:“伊利與我意見不合,董事會決定把我辭退,我便與幾個伊利的員工自立門戶。”1999年8月蒙牛成立時,全國排名1116名。蒙牛是管理層集體持股的民企,在“人人都是老板”的動力驅動下,蒙牛每天超越一個對手,到了2003年,已與伊利及光明并駕,在全國的乳業市場中擁有三分天下。 牛根生的目標不單是要做到全國前列。他對能夠參加APEC會議感慨萬千:“一個賣牛奶、賣雪糕的可以參加這個國際盛會,不容易啊!”他說蒙牛是代表中國120萬名奶農,走向國際市場。 專訪 蒙牛最大股東謝秋旭身價7.5億 絕大部分人以為蒙牛董事長牛根生是蒙牛最大股東,其實持股比例最高的,是潮州印刷商人謝秋旭。以蒙牛的招股價計算,謝的身家已達7.52億港元。 謝秋旭是廣東潮州陽天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在蒙牛的股東中被列為管理層股東,其實謝只是股權投資,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經營管理。 據蒙牛的招股書披露,銀牛公司持有蒙牛股份3.35937391億股,而謝秋旭持有銀牛63.5%股權,即間接持有蒙牛2.1332億股股票,相當于蒙牛上市前總股本的28.5%或上市后21.3%。 目前身在內蒙古的謝秋旭5月31日接受本報電話專訪時,一再表示投資蒙牛是因為相信牛根生的能力。 謝秋旭的陽天印務主要生產塑料軟裝制品及紙制品,牛根生在伊利期間訂制包裝制品時與謝秋旭成為好友。1999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會辭退,聯同五名伊利的前高層自立門戶,謝秋旭給予了財力上的支持。 謝秋旭這個“出錢不出力”的投資者長期是蒙牛的單一最大股東,據2001年12月31日關于蒙牛的工商資料中顯示,他的持股比例達42.15%。后因蒙牛引入三家外資金融機構股東,及向管理層分派股份股息,謝秋旭的持股比例被攤薄,但上市前謝仍持股28.5%。 牛根生在1999年集資900萬元人民幣開辦蒙牛,以持股比例計,謝秋旭首次出資約為380萬元,其后多次增資擴股,謝秋旭也有追加投資,相對于他手上現時市值7.52億港元的股份,該項投資的回報已是十分豐厚。 “當時我沒有想到回報,但相信牛總的個人魅力,肯定他會把蒙牛做好。”謝秋旭說。 據招股書顯示,謝秋旭持有的蒙牛股份的投票權,已全權委托牛根生。 謝秋旭表示他從來沒有考慮出售蒙牛的股權。至于牛根生及其他管理層的金牛與金融機構股東對賭,如果未來3年蒙牛的盈利復合增長率達不到50%,金牛便要讓出部分股權,令MSDairy持股比例增至27.1%,取代謝秋旭控制的銀牛,成為蒙牛最大股東,謝秋旭既不擔心也不在意:“我相信牛總可以達到目標,即使未能成功,誰做大股東問題也不大。” 蒙牛股份變動一覽圖形 美琦 (圖表略,詳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