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滅華爾街--投資者信任是怎樣去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1日 00:39 新浪財經 | ||
作者:James K. Glassman 【CBS.MW紐約20日訊】本月稍早,證管會(SEC)新任主席唐納森(William Donaldson)在紐約經濟協會(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的一次演講中說,“一種對華爾街和美國公司的普遍的幻滅感正在繼續蔓延。我認為,這是美國經濟長期健康和成長面臨的最大威脅! 唐納森說得對。然而,要消除投資者的這種幻滅感,不能單靠改變會計規則,還必須譴責并懲罰騙子,讓罪惡深重的公司從地球上消失。 最明顯的例子是WorldCom Inc.(WCOEQ),全美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它犯下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會計欺詐罪行,報告的虛假利潤約達100億美元。那么它受到怎樣“嚴厲”的懲處呢?證管會和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的反應,類似于在WorldCom的“手腕上”打了一下,現在WorldCom已經更名為MCI,并順利地申請了破產保護。 如果按照MCI的罪行來公正量刑,并作為對其它公司的警戒和對投資者的交待,它應當判“死刑”,它的資產應當全部立即出售。 這并不意味著它的業務將中斷,并不意味著數千雇員、數百萬客戶和數十億美元設備將化為烏有;相反,這些資產(包括人力資產和實物資產)將從不良的管理者手中轉移至更優秀的管理者手中。這有利于美國經濟,也有利于消除唐納森所說的投資者幻滅現象。 然而,MCI不僅沒有被判處“死刑”或受到“懲戒”,相反,它成為新公司後甚至得寸進尺。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MCI“正在向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申報退稅或稅務扣抵,理由是:它虛報巨額利潤導致多繳納了所得稅。”這就好比一個孩子開槍打死父母,然後卻厚顏無恥地要求補償,因為他成了孤兒。 MCI的管理層稱,他們實際并未獲得那些盈利,但為此繳納了稅金,因此要求退稅。不僅如此,據“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報導,該公司計劃將剛剛結清的往年虧損--至少有66億美元--繼續轉入今後的帳目中,以準備抵減未來盈馀的所得稅。參議員桑托倫(Rick Santorum )已經提交了一項修正案,以堵塞并阻止MCI利用這個稅法漏洞。 負責協調參議院與眾議院分岐的協議委員會(Conference Committee)應當考慮到這一點,將該修正案納入最終的議案中,并應當得到所有委員的支持。 如果唐納森意在消除投資者幻滅感的政策得以實行,那么WorldCom多繳納的稅金應當由因其欺詐行為遭受嚴重損失的公司之一獲得。然而--又是一個然而,MCI正在修改其內部章程,準備擬訂一個“毒藥丸計劃”,使得收購者難以達到目的。 所有有關MCI令人作嘔的行為,應當成為消除投資者幻滅感的反面教材,唐納森既然對這種幻滅感“表示悲痛”,就應當與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鮑爾(Michael Powell)一道,盡最大的努力消滅MCI現象。 工業間諜問題 另一種加劇投資者幻滅感的,是最近浮出水面、涉及波音公司(Boeing Co.)(BA)的一件工業間諜案。實際上是兩件案子。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今年稍早報導了一件由審計總署(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披露的事件,涉及一種名為“大氣層外獵殺載具(exoatmospheric kill vehicle)(EKV)”的武器。該武器正是布希總統希望明年布防的飛彈防御系統的核心。 報導稱,1998年,“Raytheon交給軍方代表一份EKV軟體測試計劃的副本。不到兩周,這份文件出現在波音EKV研究小組使用過的會議室的地板上!彼窃鯓拥搅四抢锏?沒人知道,但是報導稱,是波音EKV小組的某些成員保留了一份副本作為分析之用。當事件公開之後,這項建造飛彈防御系統中關鍵武器的合約因為少了競爭對手,便理所當然地被Raytheon獲得。 本月稍早華爾街日報披露,在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對另一項工業間諜指控的調查中,波音公司再次成為焦點。該項指控涉及一位名叫布蘭奇(Kenneth Branch)的高級空間技術工程師。1996年,曾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工作的布蘭奇在波音公司接受了一次求職面試。 報導稱,“據一名在場者的證詞,面試快結束時,布蘭奇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洛克希德-馬丁火箭項目的文件,展示給對方看!绷鶄月後,波音公司雇用了布蘭奇。 調查開始後,波音交出了十多箱有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材料。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之中,而且可能給波音帶來嚴重後果。報導稱“調查可能挫敗該公司試圖成為大型軍事項目--包括國家飛彈防御系統--中領先承包商的策略! 撇開波音在這些事件中是否有罪的問題不談,起碼我們可以從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輕視道德約束的美國公司太多,它們的行為不僅會使投資者產生幻滅感,而且透過不正當競爭損害到經濟的健康。 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是政府對2001年秋季以來愈演愈烈的公司丑聞的回應,但不是對這類削弱投資信心并導致大量損失的企業行為的回答。政府官員應當更嚴格、更好地利用手中的監管工具;媒體和公眾應當更加警醒,更加敢于吐露他們的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