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金業的九項控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29日 23:53 新浪財經 | ||
作者:Paul B. Farrell 【CBS.MW洛杉磯29日訊】一月中旬,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命令會計總署(U.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對基金行業進行調查的同一天,先鋒(Vanguard)基金公司的創始人、前董事長伯格(Jack Bogle)在波士頓哈佛校友(Harvard Club)會上發表了一次演講。 既然華府立法界瞄準了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用和其它成本,伯格正好給他們提供了所需的火藥。 在那次演講中,伯格專門談了基金業界自1949年以來發生的九種具體改變--當年他還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寫經濟學學士論文呢。伯格注意到基金資產的巨大成長:從1949年20億美元的“小不點行業”(當年“財富”雜志語)迅速膨脹至2003年6.5兆美元的龐然大物。 伯格問:“這種變化對投資者是否有利呢?” “答案是絕對的否定!”伯格大聲說。他指責:基金行業一直在利用投資者,從投資者身上吸走了相當一部分利潤。下面是伯格對基金行業的九項“控訴”: 一、基金行業愈大┅┅選擇愈多┅┅對投資者損害愈嚴重 大不見得好。1949年,基金行業共有137支基金;今天呢?8300支!當年,股票基金共有75支,卻控制著所有基金資產中的90%;今天,股票基金達4800支,控制的資產僅占一半。股票基金數量太多了。債券基金占六分之一,貨幣市場基金占三分之一。伯格說,“太多選擇給投資者帶來的是害處,而不是好處。” 二、選擇基金本身的風險 股票基金的數量暴增,風險也因此暴增!五十年前,股票基金的波動性基本反映標普500指數的漲跌;今天,很少基金能夠像它們的“藍籌股祖宗”那樣。投資者必須在450支劇烈波動的科技股基金和750支國際基金中作出選擇。“幾乎天底下每一種意圖都有一種基金與之相配。”1949年,“財富”雜志將投資基金比作“持有道指大餅中的一小塊┅┅是不錯的投資。”今天,選擇基金本身已經是一項充滿風險的業務。 三、從投資專家到華爾街明星 基金經理人的角色已經發生顯著變化。過去,管理基金依靠的是集體智慧;今天,僅有450支基金由團隊進行管理,而由個人“明星”--或稱“明星經理人”--管理的基金達3250支。伯格說,炙手可熱的基金經理人,在其雇主的積極公關和媒體的熱情合作下,很快變成明星。而事實上,這些所謂“明星”只是“在熄滅前短暫照亮基金天空的彗星而已。” 四、經理人變成投機者 今天,投資組合的年度周轉率高達110%;五十多年前,這個比率僅為16%。平均持股時間為11個月。伯格說,經理人已經從投資者變成了投機者。“我們不再是股票持有者,而是股票交易者。”他警告:在周轉率為16%時,資產10億美元的基金每年買進和賣出價值約3億2000美元的股票;而在110%周轉率的情況下,同樣資產的基金每年買賣股票的價值高達22億美元,於是交易費暴增,蠶食了相當一部分原本屬於投資者的回報。 五、公司責任心下降 持股的高周轉率對美國公司的管理尤其不利。伯格說,證管會(SEC)1940年法案號召共同基金充當“代表其感興趣之美國公司中大量無關聯、無效率個人投資者的有用角色。”總體而言,基金現在持有美國公司中23%的股權,半個世紀前僅為2%。“基金原本可以在公司管理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但沒能做到。”基金必須為最近公司管理中的道德腐敗和會計作弊承擔很大責任,而管理腐敗和會計作弊正是不久前股市泡沫和當前熊市的主要根源。 六、股東也變成了投機分子 像基金經理人一樣,股東也變成了交易者和投機分子。近幾十年來,經理人愈來愈“以表現為導向、以投機為手段,”與此同時,股東也愈來愈成為短期交易者。基金的贖回率高達45%,持股時間約為兩年。不幸的是,雖然“根據昨天表現來挑選明天蠃家從理論上說頗具吸引力,但這種策略事實上注定要失敗。”最後的輸家還是投資者。 七、炒作風行 現在,基金的策略已經從“售出我們制造的”變成“制造可以售出的”。基金行業一直在“創造新的基金,以適應某個時刻的市場瘋狂。”這種趨勢導致1990年代股市泡沫的形成,新的高風險科技類基金和類股基金數量增加了五倍。在股市達到高峰的時候,2000年3月號的“Money”雜志上,44支基金的廣告說平均回報超過85%。超過5000億美元的新資金涌入投機性的基金中。這一切都成為泡影,“僅過去三年中,將近900支基金破產。” 八、投資基金的成本高漲 這是國會調查的主要問題。1951年,25支最大基金的費用率僅為0.64%;今天,25家最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股票基金的平均費用率為1.50%。它們在總資產膨脹至1.86兆美元。不幸的是,經濟成長的好處并沒有進入股東的口袋,高昂的費用奪去了他們的利潤。目前,實際費用占資產的2.5%至3.0%,吞噬了10%年均回報中的四分之一。 九、經理人瘋狂使成本進一步上升 伯格認為這是最大的威脅--看看50大經理人都屬於哪些公司。23位屬於美國的金融集團;6位供職於大型券商;7位是外國金融公司的;7位受雇於上市公司;僅有6位在私人股權公司服務。先鋒基金是互助制(mutually-owned)。 公司擁有者期望投資能有回報,并不惜以增加基金其它成本為代價。不幸的是,隨著回報在熊市中下滑,公司擁有者實際上在增加股東的成本,諸如“大牌經理人”行銷成本。 不健康的現象 伯格指出基金行業出現一個非常不健康的現象:“所有的改變顯然都十分有利於基金經理人,”但對投資者有害。投資者被愚弄、被欺騙,而基金公司繼續給經理人、董事和所有者提供相當高的獎賞,即便在熊市中也不例外。 然而,伯格仍然對基金行業充滿樂觀:“如果基金能夠再次高效、誠實、經濟地專心服務於股東,那麼這個行業的未來不僅只是光明的,更是輝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