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rwin Kellner
【CBS.MW紐約4日訊】也許,消費者告訴民意調查人員的與他們的行動并不相符。不過,這是一件好事情。
最新的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人們再次變得悲觀起來。Conference Board和密西根大
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調查都表明,衡量消費者態度的指數在夏季急劇下滑之后,現在已經接近去年九月份的低點。
這無疑是人們心態的精確反映。畢竟,在公司管理、會計和執行長薪資等諸多丑聞之后--別提即將來臨的九一一周年紀念,消費者有太多不愉快的理由。
很容易從這些結果中推斷出,初生的經濟復蘇將遭遇到危險。因為消費者支出占經濟總體行為的三分之二比重,照這樣看來,心情不好的消費者是不會亂花錢的,不是嗎?
其實不對。原因如下:
一方面,消費是一種全國性的娛樂。上商場和購物中心令人們心情舒暢,買到便宜貨(近來相當多)更是叫人興奮不已。
另一方面,個人投資者不像企業,在支出問題上不需要正式、長時間的計畫過程。很多情況下,消費者對問卷的回答將受到來自收音機、報紙和網上消息的左右。
但真正去購物的時候就不同了。這時候的關鍵要素就是需要什么,價格多少以及個人的財務狀況。
在上述三項購物要素中,個人財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當消費者檢查自己錢包的時候,發現裝滿了現金這是經濟復蘇帶來的結果。
積極因素
首先,大多數人仍在就業,失業率遠遠低于上次衰退結束時的水平。今年以來,平均失業率為5.8%,1992年時曾高達7.5%。
有工作,所得持續成長就成為可能,盡管成長速度不快。但由于減稅和低通膨率,人們的所得成長近來卻明顯加速。
其次是房市。大家知道,房價上升加上抵押貸款利率下降使得許多業主獲得再融資的好機會,從而增加了現金流。
將房屋出租的,收入大幅成長。這反映出美國許多地區房屋緊缺的事實。僅過去一年中,房屋租金就上漲了近19%--幾乎是個人所得成長速度的六倍。
與此同時,升遷加薪比去年上升了10%以上。該項收入占個人所得總額的七分之一。
正因為如此,消費者支出在七月份大幅上升,八月份繼續成長。如果這種趨勢保持至九月份的話,第三季度消費者支出成長將是第二季度的兩倍多。
這對至關重要的秋季銷售旺季是一個好跡象,對經濟復蘇又何嘗不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