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債市研究 > 債券市場 > 正文
 
海內外熱炒銀行互購次級債 技術延誤制度變革?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4日 08:03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孫 銘 張逸之 趙 萍實習記者  孫斌華北京報道

  一個曾經難以想象但的確越來越清晰的事實是,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兩家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試點行的資本充足率,正在借著次級債東風,跨過8%的監管大關。

  與之相應的是另外兩個“漂亮”數字:上半年結束后,中行與建行的不良資產率已
周旋于幾個男人間的她 斗三國與眾將一拚高下
美女啦啦隊招募中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分別銳減至5.46%、3.08%。

  這些數據蘊含著一個令人振奮的深遠含義:兩家銀行總額超過百億美元的上市計劃,已經具備了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兩個條件,雖然它們的股份制改造尚處于進行時態,雖然從發起人股東到戰略投資者的名單還十分不明朗。

  但我們遠未到擊節相慶的時候。中國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羅勇認為,中國銀行業正在進行的,更像是一場技術而非制度層面的改革。

  羅的論據之一是剛剛過去的那輪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與認購熱潮:建行成了中行次級債的最大買家,工行奪得建行次級債的頭標,交行也積極參與了針對中、建兩行的投資,但卻對自己的定向發行情況三緘其口。

  需要指出的是,可按不同比例計入銀行附屬資本的次級債,正是突破8%的資本充足率關口的最后一股動力。

  北京大學中國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旭東說,商業銀行相互或者說循環購買次級債的舉動,使上述“突破”在實質上演變成一種記賬方式的變更,“從整個銀行體系來看,風險并沒有得到抑制,反而產生了連坐的可能”。

  據消息人士透露,商業銀行相互認購次級債的行為,已經引起了決策層的高度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陸建華說,身負三重角色——市場主體、政府附屬部門、社會穩定劑——的中國銀行業如果決策不當,風險控制不當,會把所有居民都變成潛在的風險負擔者,因此,金融交易(譬如次級債發行與競標)的過程,應該通過各種方法向業界透明、向老百姓透明。而羅勇則更進一步建議,中國應制定有關金融信息披露的法律。

  海內外關注銀行互購次級債

   《21世紀》:在次級債券的發行過程中,是否有證據表明銀行之間存在某種默契?

  張旭東:有可能存在一種內部的默契和協調。

  從目前來講,在中行發次級債的時候,建行認購了37億元,然后建行再發,中行再積極認購。最起碼,其中有一部分是你先給我,我記完賬以后再還給你。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價格,當然,價格這個東西是很難用非常客觀的標準來判定的。我在國外做了十年投資銀行,價格往往是由最主體的投資者來確定,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跟風。

   《21世紀》:從次級債的價格上能看出銀行之間的默契嗎?

   張旭東:因為銀行間自己相互成為持有主體,那么它在這個定價上,至少是有空間和有機會來達成默契的,從而使更多的小的投資者跟著這些大買家進來,接受一種也許市場上可以值得探討的一種價格體系。但它這個定價方式,也確實符合國際慣例。

  從某家銀行來說,我發的時候,你幫我一起吃掉一點,同時幫我價格壓低一點,那么以后你發的時候,我也予以配合。到底在整個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默契?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必須承認有這種默契的內在動力。

  《21世紀》:據債券市場人士說,這是五年期票面利率最高的一種。

  張旭東:如果是國家信用,它定得非常高;如果說它是股票,或者說是優先股的話,它的利率是極低的。

  如果你買銀行的次級債的話,它(的受償順序)只比股票高一點點。它上面還有很多很多層,最高的當然是儲蓄,下來就是銀行同業拆借,再下來是可抵押債、銀行的信用債,然后就是可轉股債,它(指次級債)就定在這層,再下面就是核心資本,就是股票。如果你買股票,你對資本市場的預期是多少?國外或者是國內資本市場的通常的回報預期是百分之十幾,而次級債只是在股票這一層的閣樓上。

  我個人認為,4.87%這個價格,作為次級債,作為一種資本的補充,這種回報率是很低的。當然了,我們一向認為,只要是銀行發的債,不管它什么等級,都是國家行為。如果我們政府也這么認為,默許只要是我們國有銀行發的債就是國家信用,那我覺得這個價格反而是定高了,它應該是跟國債差不多,或者稍微比國債高一點點。所以這里面存在著矛盾。

  《21世紀》:有債券業的人士說,37億并不是最終持有的量,這是中標的量。我拿了37億,但是我可能把這些全部賣掉,到時候一點不剩。他們認為,銀行之間相互持有次級債的說法是有問題的。

  張旭東:這個可能再等幾個禮拜就見分曉了,因為現在是認購量。

  但至少在目前,它已經引起了海內外的強烈關注。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的一個高級主管曾經在三個禮拜前打電話問我,說這個次級債問題,聽說是銀行相互持有,那么這部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到底能不能實際上、本質上提高中國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我是無言以答。這決非個別現象。

  《21世紀》:除中行外,建行與交行的次級債我們并不清楚各買家具體的認購金額,這是否也使相互持有的說法缺乏足夠的依據?

  張旭東:這涉及到信息披露問題。

  我們國家金融體系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信息披露是極有限的。中行也好,建行也好,我相信還有交行,其他銀行都會跟上,在次級債的發行中,它的定價過程、認購過程、風險的內在結構究竟如何?我個人認為,它們的風險披露,或者是運作披露、交易披露是相當有限的,同國外的一些市場化運作的慣例是有差距的。這些差距加上我上面說的那些觀點,就是它的內在動力,默契的內在動力使這一串問號更長了。

  我當然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個運作是市場化的,是客觀的。我覺得我們國家,我們參與的這些銀行有義務、有必要走到前面來,用鐵的事實,用信息披露,來把這些問號劃掉。金融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誠信”,有必要對這個事情進行進一步的誠信,否則可能把這個市場導入歧途。

  陸建華:實際上,像銀行這樣專業機構的一些重大舉措,它對普通老百姓有一個信息屏障。銀行計算什么東西,老百姓沒必要都懂,因為他有天生的信任感,技術上的依賴。

  但是,信用上的依賴是靠整個社會信用體系、技術上的穩定性來作為基礎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銀行的主管部門,或者銀行本身應該如實通過一種途徑,首先向聽得懂的行家和專家來披露交易的規則、過程和依據。次級債互持可能帶來的風險,銀行機構——包括監管部門有責任、有義務用某種方式做一個公告,讓老百姓明白你這種變動、這種做法是強化了金融風險,還是降低了風險,理由是什么。這是一個很要害的問題。

  羅勇:我希望中國能夠早一天出臺中國的金融信息交易披露法,這是一部強制的法律,在合法的范圍內,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

  互持次級債增加金融風險?

  《21世紀》:商業銀行互相持有次級債是否會增加系統性金融風險?

  張旭東:從整個銀行的體系來講,銀行會陸續發行次級債,可能最終會發幾千個億。從現在的趨勢來看,銀行成了認購次級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現在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甚至近一半還是在銀行體系內循環。所以說一半以上的或者接近一半的這部分資本來源還是銀行內部,這一部分資本只是在各個銀行局部被記錄了,作為資本金;但是作為一個整體來講,它是相互抵消的。從實質上來講,這部分相互持有的次級債并不是銀行體系資本的增加,而只是一種記賬方式。

  羅勇:銀行相互持有次級債,中國金融體系是不是增加了總體的風險承受能力?我持反面觀點,我認為沒有增加抗風險能力。

  這部分相互抵消的次級債,并不是實質的資本數量的提高。作為一個總體來講,如果把銀行所有資產負債表全部合并的話,這部分肯定是抵消的。

  《21世紀》:打個比方,如果幾艘小船連在一起,它的抗風險能力是增強的。為什么銀行互持次級債就不能增強抗風險能力呢?

  張旭東:我們就舉一個例子,銀行A的資本充足率是8.1%,銀行B的資本充足率是8.3%,但它們相互持有各自發行的次級債。假如說A銀行,因為發生了某些不可預測的情況,它的資本充足率下降了,它破產了。那么這將造成B銀行所投的次級債貶值,其市值我們暫且說是零。

  本來是一個孤立的事情,在上述情況下,B銀行因為在A銀行的次級債中占有比例,導致B銀行實際資本充足率馬上變成了百分之七點幾。因為這個投資一旦從三個A變成非三個A,它就馬上不能記入B銀行的投資中,它必須被劃掉,就要拿一塊資本金去填補,那么B銀行資本充足率馬上就下來了。

  陸建華:我現在很希望能夠看到,監管部門能夠對這種互相持有,是降低或者增加金融系統的風險性,正面或者負面影響整個經濟秩序,有一個評估。這種評估應該貫穿到以后所有的重要決策中。

  《21世紀》:國外銀行次級債的發行對象是誰?是機構的多一點還是個人多一點?銀行之間互相持有次級債的比例有多大呢?國外次級債發行的形式跟國內究竟有什么樣的區別?

  張旭東:我來用一個比較籠統的方式講,國外的次級債是跟資本結構需求有關的,它的發債人在成本和收益上有著非常強的考慮,和我們的次級債有區別。

  從購買者的角度上來講,他會對銀行的風險進行評估,銀行就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它是獨立無助的,它就是一個民事主體。那么在價格和風險回報的平衡方面,投資者是明智的,他會來評估這些風險。

  國外次級債的絕大多數持有者是機構,而且是非銀行機構占絕大多數。但是有互持,好銀行持有比較弱一點的銀行,這是為了“利”,因為利率比較高,這是一種經濟的判斷。反之,差一點的銀行來持有好一點的銀行也是一種判斷,因為后者資產質量高,仍然是追求風險和回報的平衡。從我的經驗看,資本充足率不高銀行之間相互聯保、連坐,相互持有,這個我沒有見過。有血緣關系的資本充足率不高的銀行,我保你,你保我,那還不如兩家銀行合并呢。

  《21世紀》:可不可以這么說,中國和國外銀行持債的動機不一樣?

  張旭東:對。在中國,銀行持有次級債可能是肩負著特別的責任。

  “技術改革”能否解決根本問題?

  《21世紀》:這次發行次級債確實是提高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如何評價這樣的改革效果?

  羅勇: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與整個社會穩定和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但是,我們認為,長期以來的金融體系的改革,仍然在以技術的方法掩蓋或者是拖延制度改革的實質性進程。

  十多年來,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做了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技術動作,但我們至今沒有看到有多少實質性的突破。比如說當我們要降低壞賬率時,我們就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當我們要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時候,要提高信用等級的時候,就相互持有對方的債券。我認為,中國金融體系的結構性風險不是在降低,而是在不停地被放大,甚至有加劇的傾向。

  《21世紀》:能否就制度性改革提出你的一些建議?

  羅勇:我想向廣大的社會公眾甚至是國家的職能部門提出一個問題,中國是否需要進行改革?如果需要,是需要技術性的改革,還是要制度性的改革?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大家思考。中國金融體系改革直到今天仍然停留在技術層面上,所以它沒有從根本上降低中國金融體系結構性風險,仍然在一個怪圈里面轉,這是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假如我們需要制度性的改革,那么如何才能進行這種的改革。任何形式的改革都必須付出代價,如果我們進行制度性的改革,我們制度改革代價是什么?技術改革代價是什么?我們能否付得起這個代價?

  第三個問題是,我很悲哀地看到,整個中國金融體系目前出了一個又一個黑洞,全社會的納稅人把信任給了我們金融體系,但我們金融體系的黑洞一個連著一個,我不知道是否應該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21世紀》:關于制度性改革與技術性改革的關系問題,如果假設本來是決心做制度性的改革,但是為了達到這個制度性改革的條件,不得不先進行一些技術改造,為制度性改革做準備,這樣的思路是否可行?

  張旭東:這樣的思路非常可行。但是它得建立在一個前提下:在你做技術性調整的時候,你一定要對這個政策的后果進行評估,是哪一個損害更小一點。我希望我們所有出來的政策都要做評估。我們不反對技術性改革,我們也不反對制度性改革,但無論是制度性改革還是技術性改革,我們都希望對所有的政策進行評估,希望它兩害相權取其輕,而不要迷戀一種形式。

  羅勇:技術性改革只是戰略目標和戰略手段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一個非常明確的金融改革戰略目標的前提下,技術性手段只不過是制度性目標實現的手段、路徑。至于是否更加合理,是否更加有效,那是需要評估的。

  《21世紀》:是不是可以把上市看作一個戰略目標,發行次級債增加資本金作為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個技術手段?

  羅勇:我完全反對這種說法。如果中國的金融體系是以上市為目標,要它干什么?那沒有意義。中國的金融體系要能夠維護或者是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其它所有的東西都是手段。上市絕對不是我們的目標,因為如果上市是我們目標,那搞上市公司不就得了嘛。它只是一種方式,是非常零碎的一種方式。我們提出來要樹立戰略目標,其目的就是弄清楚我們銀行到底要做什么?要得到什么?

  張旭東: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到現在已經快二十年了。在未來的三五十年的過程中,我作為一個學者非常希望我們國家能夠制定金融體系改革的目標。戰略目標是什么?它的方針是什么?它的階段性的手段是什么?這些框架必須在前期就制定出來。

  居民儲蓄變身銀行股權?

  《21世紀》:在目前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國有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較佳途徑是什么?

  張旭東:資本充足率的提高到底難不難?我覺得有一個很好的計入辦法。我們銀行現在負擔極重,很大一塊負擔來自于過多的儲蓄。儲蓄多了總資產就多了,所需要的資本儲備就大。為什么這么多儲蓄其中一小部分不能去變成銀行的資本呢?一個是被除數,一個是除數,從被除數中拿出很小一部分,挪到除數中去,這個影響率是很大的。

  所以說,我們應該動腦筋的,是怎樣從被除數中,從銀行現在負擔很沉重的儲蓄中,城鄉居民儲蓄中,拿出一塊來放到我們銀行的資本里面去。

  《21世紀》:2003年,在國有商業銀行還沒有明確注資之前,我曾經訪問過央行行長周小川的一個博士,他提出了一個觀點,跟你剛才提的說法相當類似:能不能采用一種方式,把存款人的錢變成我的資本呢?可以用可轉換債券的形式,也可以用次級債券的形式,十幾萬億的儲蓄擱在那里,為什么非要盯著銀行之間互相持有的幾十個億不放呢?

  張旭東:這就是我剛才講的。有這么大的被除數,當然可以把被除數中的一小部分挪到除數中去。

  《21世紀》:這一設想有現實可行性嗎?

  張旭東:完全可行,但它會牽涉到三個問題。

  我們一直講要開拓投資渠道,我們現在的儲戶把錢存在銀行里,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目前都負利率了,他們也想開拓投資渠道,也想去投像銀行這樣的好資本。問題在于,我們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或者未上市的銀行,民間的資本或者這些儲蓄,是很難找到路徑進來的。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我們就講到了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問題,國有金融資產的社會化問題,這個話題就大了,牽涉到很多體制上的東西。這是從被除數搬到除數來的第一個難點。

  從提高資本充足率、減小城鄉儲蓄的角度來講,我們本身是抱有很多憂慮的。投資銀行的投資走的是直接融資的渠道,而把錢放到銀行里面,放到儲蓄里面,再投向的就是一個間接投資渠道。這里面的區別取決于銀行意志。被除數(儲蓄)反映了銀行的意志,除數(資本)反映了非銀行意志。銀行在考慮它的股權決策的時候,考慮它的資產結構、法人治理結構的時候,會有更深層次的考慮。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關系到我們國家金融教育、金融意識的一個轉變。老百姓認為,放在銀行里的錢是最安全的,因為等于是給了國家,國家肯定會還我們。但是,如果我們整個國家長此以往,默許國有銀行就是國家,那其實根本就不用談資本充足率這回事,銀行的股權、股本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在國家信用的基礎上,銀行儲蓄沒有任何風險,銀行的資本也沒有風險。

  (本報記者李振華對此文亦有貢獻)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饒穎狀告趙忠祥案開庭
影片《十面埋伏》熱映
范堡羅航展 北京樓市
手機游戲終極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誰是刀郎》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