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債市市場動態 > 債券市場 > 正文
 

6個月票據與28天回購 到期日進入加息敏感區間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7日 09:19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昨天進行的公開市場操作6個月央行票據與28天正回購,其到期日剛好進入市場對加息預期的敏感時間區間

  昨天,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籠了420億元資金,至此本周央行共計通過公開市場回籠了720億資金,凈回籠資金量為350億元,近乎為上周的6倍。

  但是與驟然上升的凈回籠資金量相比,本周公開市場還有諸多細節耐人尋味:一是6個月央行票據剛恢復發行,其招標利率卻直逼一年央行票據;二是在8月份信貸增速顯明下降的同時,央行卻與此同時加緊了對資金的回籠。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傳遞出的信息到底意味著什么?

  昭示市場對加息時間判斷

  昨天,重新啟動發行的6個月央票的招標利率竟然高達3.404%,僅比本周二剛發行完畢的一年期央行票據低3個基點。而在3月23日,6個月央行票據最近一期的招標利率僅為2.511%。

  不止是6個月央行票據。昨天,3個月央行票據和28天正回購的利率水平均較上周大幅走高。3個月央行票據的招標利率為2.4211%,較上周上升了12個基點;而28天正回購則為2.4%,較上周猛升了65個基點。

  昨天央行票據與正回購利率水平的上升無疑是受到了央行加大資金回籠力度的影響。但是,昨天銀行間回購市場行情同時顯示,市場資金依然較為寬松。而分析本周五個公開市場品種的招標利率水平,發現1年期央行票據和7天正回購的招標利率水平相對穩定。在余下的3個品種中,6個月央行票據和28天正回購的利率水平上升速度較猛。

  從到期的時間上看,6個月央行票據與28天正回購剛好進入了市場對加息預期的敏感時間區間。其中,6個月央行票據為跨年度品種,因此享受到了1年期央行票據的"同等"待遇,收益率上升至3.4%以上。而28天正回購則正好跨越"十一"長假,而此前市場曾一度盛傳,"十一"前后央行將加息。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從昨天公開市場招標結果看,市場對加息預期的時間判斷集中兩個時間點上。一是"十一"前后,二是在年底前后。

  央行回籠資金任務加重

  日前央行公布的8月份金融運行報告顯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僅為14.1%,比去年同期少增1651億元;消除季節因素后的月環比折年增長率為7.2%。這組數據無疑顯示目前信貸下降速度偏快。

  但自上周起,央行公開市場便一改前期投放資金的思路,連續兩周凈回籠,資金量達到410億元。其中,本周央行更是加大了資金回籠力度,回籠資金720億元,創了下半年單周資金回籠的最高紀錄。與此同時,央行恢復了對6個月央行票據的發行,延長了對市場資金鎖定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7、8月份間,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投放資金的目的就在于放松市場的銀根,提高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使企業能獲得流動性貸款的支持。那么,央行緣何在信貸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反而在公開市場大舉回籠資金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出于對加息的擔心,近期不少商業銀行惜貸心態較濃。因此,盡管在8月份,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釋放了910億元資金。但是,這些資金中的相當一部分并沒有投向企業,反而滯留在貨幣市場上,加大了對短期資金供給壓力,壓低了市場利率水平。如8月份銀行間回購市場的加權限平均利率水平在短短一個月內下降了近20個基點。

  同時,又由于商業銀行惜貸,產生了連鎖反應。一些企業因擔心無法獲得短期貸款的支持,于是便將存在海外的外匯資金調回國內,反而增加了外匯占款的數量。

  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謝多在宏觀調控與金融業治理結構論壇上指出,由于前期人民幣資金緊張,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外匯資金出現增長,表現為央行外匯買入量在不斷增加。如果這種趨勢繼續延續,央行需要進行大量的對沖操作,以回籠基礎貨幣,否則基礎貨幣會再次擴張。

  可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再度啟動對資金的凈回籠,主要是針對貨幣市場短期內迅速膨脹的富裕資金和大量新增的外匯占款,而非意在收緊信貸資金。

  (上海證券報記者 秦宏)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2004雅典奧運盤點
中超聯賽重燃戰火
演員傅彪患病住院
新絲路模特大賽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買房有問必答
近期降價車型一覽
游戲天堂2新增服務器
話題:成吉思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