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市場操作“變奏” 央行策略呈現出新方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9日 09:17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 通過高頻率、小幅度和短期限提高準確性 頻率高、幅度小、期限短,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呈現出新的"方向"。 本周,央行宣布自周二起,增加一場公開市場短期正回購操作,使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頻率由原來的一周2次提高到了一周3次。
與此同時,央行每次公開市場操作的數量逐步減少,品種的期限結構也出現了短期化的趨勢。例如,本周二,央行正回購量僅為10億元;央行票據的發行量為50億元,比上周減少了120億元。而在期限結構上,央行正回購期限僅為7天。 其實,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策略的變化從5月中旬開始便露出跡象。5月中旬,央行宣布在周二發行央行票據的基礎上,在周四增加一場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自此之后,央行每周一次的回籠資金任務,開始分次解決,逐漸由央行票據和正回購共同分擔。數據顯示,在6月份,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回籠的資金量,正回購回籠的資金量之比為2:1;而到了7月份,兩者之比達到了1:1。 同時,在增添了正回購這一操作工具后,央行票據在期限結構的配置上也發生明顯變化,突出表現為一年期長期央行票據發行量減少,而3個月的短期央行票據發行量增多,減輕了今后央行回籠資金的壓力。自6月以來至今,3個月央行票據的發行量達到1000億元,而一年期央行票據發行量僅為520億元,兩者之比接近2:1。而在今年1至5月份,一年期央行票據的發行量,往往是短期票據的2倍。 顯然,與以往相比,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手法走上了一條小幅度、多頻率的道路。同時,在鎖定市場富裕資金的期限上尋求于長短平衡。這一切表明,央行在加大回籠市場資金力度的同時,努力提高公開市場操作的準確性,加強對市場資金面流動性的控制,避免對利率水平造成不必要影響。 然而,回籠資金與保持市場資金流動性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體。這無疑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值得關注的是,央行于7月中旬加強了公開市場信息報告制度,除了原來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必須報送的流動性日報外,建立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電話報告、交易商月報、商業票據貼現周報等多項制度。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這些制度的建立,使央行及時掌握了市場資金分布狀況,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決策提供大量有效信息,提高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實際上,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上,為避免對市場的影響,公開市場操作往往呈現多頻率、小幅度的特征。如在英國,公開市場業務每天要操作3至4次;在美國,公開市場業務雖并非每日操作,但也經常擇機進場。 受制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目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一步到位的難度較大。但是,央行公開市場的"變奏"預示著,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逐步走向成熟,央行對市場資金松緊的調控能力進一步強化。 (上海證券報 記者 秦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