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
在上調準備金率、國債發行利率大幅走高、福禧短融事件、新股連發、回購利率高企等一連串密集利空的再次打擊下,債券市場的悲觀心態幾乎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了,好象任何時間點買入的債券全都意味著虧損。
但虧損最大的還不是搶反彈的投資者,而是利用回購杠桿放大操作的投機客。經過前期央票利率快速上升之后,6月末7月初短期債與回購利率利差擴大到60-80BP,部分投資者認為準備金率的提高并未對金融機構資金面產生實質影響,短期債利率已經具有投資價值,利率上升趨勢基本結束,資金鏈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也不大,少數機構認為利差套利時機出現,并以回購放大方式進行套利操作。
如果有過新股申購時期工作經驗的投資者,應該不會忘記前車之鑒。2003年8月23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債券市場大跌,央行在貨幣政策報告中認為主要原因是華夏銀行等新股發行使市場資金突然抽緊所至。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又恰逢新股發行恢復,歷史又一個輪回。交易所市場每當新股發行,回購利率必然大幅上漲,6%-8%都很正常,10%以上也是常見。短期回購利率與債券利率倒掛變成了習慣,回購套利策略風險加大。當然,前期沒有及時斬倉,準備長期以回購養券的投資者更加被動,一方面要承受價格下跌的價差損失,一方面承受回購利率成本增加和資金緊張的壓力。
眼下短期回購卻成了收益最高且風險最小投資品種,新成立的貨幣基金卻成了最輕松的投資者,新股發行使債券市場格局出現微妙變化,并將長時間對債券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今日,央行票據發行將采用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意味著貨幣市場利率達到了央行預期水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