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債市要聞 > 正文
 

人民幣利率無法反映經濟周期 債市曝制度缺陷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5日 09:48 證券時報

  國債市場的奇特走勢歸因于市場自身制度缺陷,不能歸因到宏觀經濟的基本面

  銀河證券 丁圣元

  國內宏觀經濟增長模式比較粗放,且特點鮮明:人民幣利率主要取決于宏觀經濟增長模式,其次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影響。從前者來看,主要是投資收益率嚴重偏低,制約了利
率的上升空間;從后者來看,利率市場化通常伴隨著利率水平的降低,兩者決定了國內人民幣利率長期走低的大趨勢。相比之下,宏觀經濟的周期性變化反而不是影響人民幣利率的主要因素,只是疊加在上述趨勢之上的小波動。

  把銀行間7天回購的月均利率(關鍵的貨幣市場利率)和同期各季度累計GDP增長率進行比較可以發現,短期利率除了在2003年9-11三個月曾經一度脈沖式上升之外,其余時間基本上處在長期下降趨勢中。2003年后,當GDP增長率上升到高檔位后,回購利率反倒加速下滑,和GDP增長率的反差迅速加大。

  再比較銀行間國債現券7年期到期收益率(月均值,代表了大多數現貨國債的走勢),我們發現,當7日國債回購利率在2003年秋向上脈沖時正好對應著國債現券市場一輪大行情的起點。雖然短期利率2003年12月就很快回復到原來的水平,但是7年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繼續快速上漲,一直持續到2004年11月,從2.7%到4.6%多,幾乎漲了200個基點。同期短期利率則從2.25%下降到2.09%,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05年以來,短期利率急劇下降,7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終于扭頭向下。

  銀行間市場國債回購月成交金額通常在1萬億元以上,最少也不低于6000億元,且集中在少數幾個品種上。相比之下,國債現貨月成交金額通常只有500億元左右,且分散在數十只國債上。毫無疑問,回購交易的流動性遠勝于國債現貨,回購利率行情更有市場價值,更說明問題。那么,如何解釋這一段頗為出奇的國債行情呢?

  2005年國債到期收益率持續快速下跌,常見的解釋是,由于四大國有

商業銀行忙于改制和上市,必須控制資產質量,放貸很謹慎,與此同時存款依然持續高速增長,結果銀行存款和貸款的差額越來越大,只能從債券市場尋找出路,導致債券市場行情高漲。實際上,從2000年以來,銀行存貸差的同比增長率大部分時間都達到了25%-30%的高速度,除了2003年底四個月外,統統明顯高于存貸款的同比增長率。由此可見,銀行存貸差的增長是一個長期歷史趨勢,并不是2005年上半年所獨有,倘若存貸差擴大必然壓低國債收益率,那么國債行情就應該類似于短期利率,形成長期向下的軌跡。看來,我們不得不從另外兩個方面來討論上述國債行情,一個是國債市場的集中度,另一個是利率市場的風險結構。

  2005年8月末,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債券余額總計63341億元,其中四大商業銀行持有 32315億元,占51%。在上述余額總數中,2005年新增額為11716億元,其中四大商業銀行新增了8709億,占74%。這組數據充分說明國債市場的持倉量具有顯著的集中性,而且毫無疑問高度集中于四大商業銀行。這種高度集中性決定了銀行間國債市場不是一個優良的金融市場,其價格發現功能值得懷疑。

  為了確保市場效率,分散化是先決條件。高度集中性和“主觀便利性”是互為表里的,和市場化則是背道而馳的。在高度集中的情況下,雖然當事人確實擁有了表面上的主觀便利,可以讓“市場”服從主觀意志,但是付出的代價是“市場”名存實亡,價格信號不能代表真實供求,總體效率大為降低,風險高度集中。正是由于國債市場具有顯著的集中性,當有人提出國債收益率偏低、風險較高時,潛臺詞很可能是“國債收益率不利于主要持有人的利益”。

  如果要談論國債收益率的合理水平,首要的考慮當然是利率的風險結構,也就說各類金融產品都應該按照其風險程度形成恰當的收益率梯度,風險高的,收益率也高;風險低的,收益率也低。因為國債是無風險的,其收益率必然在整個階梯上位于最低位置,成為所有金融產品的定價基準。特別是目前我國金融業正處在改革轉型過程中,金融企業的企業風險正在逐步顯性化,對金融企業獨立承擔自身風險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在這樣的特殊歷史時期,國債的無風險特性更具有十分可貴的價值。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么,國債收益率顯然應當低于同期存款的稅后利率。

  綜合上述,國債市場的奇特走勢可能主要歸因于國債市場自身的缺陷,不能勉強歸因到所謂宏觀經濟的基本面,人民幣利率不反映宏觀經濟周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