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擬變革大宗交易制度激活企業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8日 07:51 第一財經日報 | ||||||||
措施可能包括推出報價系統、降低交易門檻等 本報記者 冉學東;見習記者 楊少華 發自北京 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在交易所債券市場上對大宗交易作出改革,其中包括推出報價系統,降低交易門檻等,以激活企業債市場。
“變革大宗交易制度,主要是為了激活企業債市場。”6月7日,一位參加了上周末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召開的關于交易所債券市場建設內部會議的一位基金人士告訴記者。 長時期以來,企業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差。從公布的數據看,當前企業債券上市總量與發行總量比大約僅有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在投資者進行債券上市與不上市的選擇時,近九成的投資者選擇不上市,從而進一步降低了企業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流動性差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債券市場總體供給規模很小,同時受到投資者結構不盡合理、不能滿足大機構的投資交易需求等因素的限制。 該市場人士認為在大宗交易市場上引入機構投資者,建立一個報價系統,是激活交易所市場的一個可選擇的方法。 實際上,也是機構交易者隊伍的快速增長及并購活動規模的擴大推動了大宗交易制度的產生。 深交所于2002年2月率先推出大宗交易制度,但市場表現不佳,交易十分冷淡,在推出后的近一年內只成交一筆大宗交易。為了活躍市場,2003年1月上交所也推出大宗交易制度。雖然上交所的大宗交易制及隨后經過修訂的深交所《大宗交易實施細則》相比原有的制度,在交易品種、交易時間、交易價格及大宗標準上都更為靈活,但金源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大宗交易制度仍難以充分發揮其豐富交易品種、提高市場流動性的作用。 因此最主要的是要引入機構參與報價。“現在這個市場上主要是一些缺乏機構進行報價,只要有機構一天做上幾單,引起市場的注意,大宗交易才能活躍起來。”上述人士說,不過要引入商業銀行看來還不可行,目前在這個市場上的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中,某些機構完全有這樣的實力進行報價。當然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報價怎么報?信息如何獲得?報價如何權衡中介機構、投資者等的利益也是一個問題。 上述參會人士說,現在對于大宗交易系統變革主要環節還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拓寬現在的交易時間,現在的交易時間定在下午3點到3點半,是否可以定為下午3點到4點,還有機構建議直接拓寬到上午9點到下午3點。 其次是降低交易門檻,現在上證所每筆債券最低交易門檻是2000萬元或2萬手,深交所每筆債券交易的門檻是200萬元或2萬張(人民幣100元為一張)。這個門檻限制了某些機構進入這個市場進行交易,有機構建議把企業債在這個市場上的交易門檻再降到幾十萬元。 除此以外,金源證券的該份報告還指出,豐富大宗交易的方式十分必要。目前滬深兩市的大宗交易均只有盤后交易一種形式。報告指出,借鑒日本大宗交易制度的經驗,可以另外開展場外交易和一般委托交易等。 “企業債市場幾乎已經死掉了。”一位債券交易員說得比較偏激,特別是大宗交易,作為資深交易員,他都不知道怎么做,“從來沒做過,印象中這個制度特別麻煩。”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