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債市熱點聚焦 > 正文
 

銀行間債市發布賽季英雄榜 中小機構表現搶眼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0日 10:37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陳繼先 上海報道

  近期,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對外公布了2005年銀行間市場成員有關債券交易量100強,債券市場交易活躍前100名、拆借交易前100名和拆借交易活躍前100名。總體來看,四大行以及股份制銀行依然是銀行間市場交易的主體,而中小型的區域性儲蓄機構在總體成交量上和交易活躍性方面都表現“不俗”,許多甚至還超過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保險機構在債
市依然保持低調,外資銀行則在信用拆借市場“長袖善舞”。

  五大行執市場“牛耳”

  統計顯示,中、農、工、建、交五大行無論是在債券交易總量還是交易活躍性上都牢牢占據著市場前五的位置,與2004年完全一致。

  農行在總體成交量上,中行在債券交易活躍性上雙雙“衛冕”成功。農行繼續堅持“相對較猛”的交易路線,中行則再次捍衛了“相對靈活”的操作風格。相比之下,工行的債券交易似乎偏于保守,債券交易量排名從上屆冠軍掉到了第五名,交易活躍性排名也從第三名跌至第五名。

  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統計,截至2005年12月,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債券托管量高達37119.75億,占全部債券托管量的51.43%。因此,五大行的債券交易對市場依然有著決定性作用。除此之外,五大行也是市場最大的資金融出方。五大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地位很難被撼動。

  中小機構表現搶眼

  對于五大行之后的排名,銀行間市場成員競爭異常激烈。2005年除上海銀行排名一直比較穩定外,有四家進入前十的機構都是“新面孔”。2004年債券交易總量排名7-10位的北京商業銀行、天津商業銀行、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和北京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在2005年都被擠出前十,由興業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

郵政儲匯局和招商銀行取而代之。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和郵政儲匯局無疑是2005年債市的兩匹“黑馬”。其中,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從上屆的28名升至這屆的第8名,提升了20名。郵政儲匯局則從上屆的23名升至現在的第9名,提升了14名。2005年12月,郵政儲匯局在市場積極搶債,成為推動債市反彈的重要力量之一。

  一些中小機構如天津商業銀行、南京商業銀行、廣發銀行等債券投資向來十分積極,歷年排名靠前。除此之外,在債券交易總量排名10-30位之間出現了更多的區域性中小機構,他們的債券市場交易量不僅大于所有的保險公司和外資銀行,有的機構還甚至超過了浦發銀行(26名)、民生銀行(63名)等規模較大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如果再看看債券交易活躍性排名,以南京商業銀行為代表的中小機構表現更加搶眼,占據著交易活躍性排名的6-15位。其中,南京商業銀行排名最高為第6,緊隨其后的是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和上海銀行等,淄博商業銀行排名第15,招商銀行則被擠到了第16位。顯然,在操作風格上,這些機構更加積極猛進,也更加靈活多變。利用回購、滾動套做獲利是其一,其二就是放大成交量,這也是許多機構屢試不爽的“法寶”。另外,在債券市場表現活躍的還有

貨幣市場基金。比較突出的有南方現金增利、招商現金增值、長信利息收益,其交易量排名分別是12名、21名和29名。然而,貨幣市場基金的交易活躍性最高才排32名,與上述中小銀行相比普遍比較謹慎。

  保險機構低調穩健

  在本屆排名中,保險公司、外資銀行和券商在總體成交量上都在30名開外。保險公司方面,投資相對積極的泰康人壽交易總量排名34,比上屆下降了5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則分別是36名和54名,更多的保險公司甚至還未進入100強。在交易活躍性排名上,保險公司被擠得更遠,泰康人壽在53名,中國人壽則在百名之外。很明顯,保險公司的投資風格就是“買入并持有到期”,低調穩健,現券成交量因此不高。而且,由于大多數保險公司很少實施回購,在累計交易量上也有點“吃虧”。

  外資銀行由于自身業務限制,無論是現券買賣、回購等交易總量,還是交易活躍性都普遍不足。在交易量上外資機構表現最好的是德意志上海分行,排名第51;在交易活躍性上表現最好的則是渣打上海分行。然而,在信用拆借業務上,外資銀行整體表現積極,東京三菱銀行上海分行、韓國友利上海分行和法國東方匯理上海分行的信用拆借活躍性都進入前15名。

  券商由于資金實力,同時還要在交易所債市“兩線作戰”,因此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普遍不足。不過在信用拆借市場,部分券商如國泰君安、招商

證券表現活躍。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