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證券化拓展金融調控空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9日 08:01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 王妮娜 從醞釀到問世,資產證券化歷時多年,可謂謀劃良久。當金融市場最終邁出這至為關鍵的一步時,確實令業內人士興奮不已。因為,制度創新正在為市場發展清除障礙,今后金融調控的空間更大了。
長期以來,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手段非常單一。一筆長期貸款的期限有多長,它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賬齡就有多長。在一個沒有“出口”的市場里,銀行面對經濟波動和宏觀調控環境的變化,處境非常被動。因為它的資金來源一般以短期為主,按照理想的狀態,放出去的貸款也應該在期限上作相應配置。可是,多年來各家銀行的市場定位不約而同地瞄準公司客戶群,這導致銀行的中長期貸款比例偏高,資產負債期限出現錯配,銀行的抗風險能力自然難以提高。此外,在金融一體化的全球背景下,國內金融業要對外開放,但金融制度卻未做好準備,這無疑又是一個“錯配”! 如今,隨著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推出,這些試點銀行的經營靈活性大為提高。一筆貸款到底放在表內還是放在表外,銀行可以根據市場自主決定。盡管目前試點銀行的數量和資產證券化的對象還非常有限,但資產支持證券的推出表明監管當局正通過制度安排,不斷擴大市場主體的話語權。 目前,試點銀行拿出來實施證券化的大部分資產都是優質資產。不過,不良資產證券化乃大勢所趨,這類資產支持證券新品種的推出,將改變銀行改制過程中不良資產剝離由政府埋單的非市場化做法,真正實現市場做主。 如果跳出微觀層面,從宏觀角度觀察,不難發現資產證券化既可惠及社會又可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實施資產證券化,可以增加一般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成為擴大直接融資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這種機制下,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轉化成現金后,將回流生產、消費領域,進一步促進全社會資產使用效率的提高。 不過,在現階段,資產證券化試點仍是“摸著石頭過河”,尚待建立評價、防范風險的有效機制。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