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引資以后的改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7日 16:22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 | |||||||||
◎ 郭世坤 2005年是中國銀行業加速改革開放的一年,其中最為亮麗的風景線,就是中國建設銀行分別于6月17日和7月1日與美國銀行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簡稱“淡馬錫”)的全資子公司亞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簽署戰略投資協議,成功地引進了戰略投資者。
雖然我們不能膚淺地認為從此以后,建行就可以“直上青云、一步登天”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建行正在悄悄起變化。 產權結構更加清晰 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現代銀行及公司制度,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具有清晰的產權界定和多元化產權結構。 建設銀行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在海外上市,全部外資股份占建設銀行總股份的25.7%,匯金公司、中國建銀投資公司及其它三家國有股東占74.3%,實現了較好的產權結構構造。 公司治理結構更加完善 首先,要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在海外上市,就必須按照國際公司治理及上市公司的標準與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其次,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和在海外上市,從一定意義上說,也引進了公司治理的成功經驗和系統做法。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和海外股權所有者,就會實質性地參與股東大會,派出董事進入董事會,并影響或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不僅使相關制度和制約機制更加健全,而且也使戰略決策與重要事項議事程序更加嚴格和科學。既使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層之間的關系及各方的權責定位更加明確,也使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及其責任體系更加有效。中國建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后,美國銀行就選派了一名董事進入董事會和及其所屬的委員會,淡馬錫也將推薦一名獨立董事職位的候選人。建設銀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機制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經營基礎和管理水平有極大提高 為了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在海外上市,中國建設銀行做了大量細致的前期工作。制定了明確的發展戰略和愿景目標;進行組織機構改革,按照效率和權責明晰的原則,完成了總行及各級內部機構的設置和工作流程,精簡機構,實行扁平化管理;按照“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原則,改進薪酬分配制度,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科學考核管理體制,推廣關鍵業績指標和經濟資本約束等國際先進的管理工具,加強財務核算和成本控制,使財務管理體系和業績考核體系具有了國際先進性;強化專職信貸審批人制度和問責制,推行風險管理體制改革,加強了風險管理等等。 市場透明度和公信力贏得認可 為了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在海外上市,中國建設銀行聘請了審計、會計、投資銀行、法律、公關等多家國際與國內擁有很高信譽的中介機構,運用國際化、專業化的水準和嚴格規范的操作,全面地進行了外部審計,實施盡職調查,進行經營狀況、投資價值及潛在風險分析,實施財務重組,各項財務和經營信息的清理、重構及運作程序,都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體系框架之內,使財務數據做到符合國際標準和規范,這就使建設銀行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規性和可信性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建設銀行的市場透明度及公信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從而為市場與廣大投資者所接受和認可,為國際社會所接受和認可。 與國際先進銀行水平實現了直接對接 2005年7月,中國建設銀行與美國銀行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就開始了包括信息技術、風險管理、產品研發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多領域的技術合作。根據戰略合作協議,美國銀行協助建設銀行改進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建立系統化的風險管理體系,改進與完善風險管理流程,設計與檢驗具體模型與指標,以有效計量、檢測、控制和化解各類風險;協助建設銀行完善財務管理手段,改進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美國銀行在7年內至少派駐建設銀行約50位專家進行技術轉移。同時,美國銀行停辦其在中國境內的零售銀行業務,專注于與建設銀行的合作。通過相互代理業務和介紹客戶,共同提高市場滲透率,擴大各自業務范圍,實現了優勢互補和強強聯合。 (作者系建設銀行研究部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