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中國投行新團隊揭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10:46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在歐美成熟的資本市場,投資銀行家互相調換工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每年發放完獎金紅利后。不過由于亞洲投資銀行業務發展迅速,因此這樣的變動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隨著中國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的增長,中國的投資銀行家們也成為搶手貨 本刊撰稿人 袁銘良/文
2006年第一季度,跨國投資銀行中國團隊的人員變動非常頻繁,其中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下屬投資銀行部門——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在華主管的戲劇性變動尤其引人矚目。 2006年1月31日(中國農歷正月初三),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布任命孫瑋(Wei Christianson)為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CEO),全權負責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及相關的全球統籌工作;她還將成為摩根士丹利亞太區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之前,孫瑋任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中國區主席(2004年10月加入)。她在麥晉桁(John Mack)回歸摩根士丹利、出任全球董事長兼CEO的半年內也重返摩根,充分顯示了對上級的忠誠。 根據花旗集團的要求,孫瑋在離開公司3個月后方可投靠競爭對手麾下。在繼任人確定前,該公司亞太區投資銀行業務主管馬睿明(Mark Renton)將暫時負責中國業務。孫瑋在摩根士丹利將填補竺稼(Jonathan Zhu)離職后出現的空缺:2006年1月初,竺稼宣布辭職,轉投全球性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LLC),任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2006年2月初,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亞洲區主席梁伯韜(Francis Leung)也宣稱將辭去在花旗的全職工作,成為該集團的高級顧問。“紅籌股之父”梁伯韜于2001年5月加入所羅門美邦(Solomon Smith Barney,花旗環球金融公司的前身),之前為法國巴黎百富勤(BNP Paribas Peregrine)副董事長。作為香港投資銀行界最知名的“呼風喚雨者”,梁伯韜是受到李嘉誠青睞的少數銀行家之一。 盡管花旗集團亞太區企業與投資銀行CEO麥睿彬(Robert Morse)表示,梁伯韜將繼續把一部分“有意義的”時間用在花旗,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方面均承擔一些職責,花旗在擁有的委托業務及尋求的委托業務數量方面不會錯過機會,但毋庸質疑的是,孫瑋和梁伯韜的接連離職使花旗集團在華投資銀行業務出現重大缺口,該公司因此失去了3月份參與中國工商銀行海外上市(預計集資額達100-150億美元)承銷商的競選機會。 為人低調的梁伯韜在宣布辭職后對外表示,在花旗與孫瑋的合作不及與任克英合拍——孫瑋來了之后,下屬的紛紛離職導致梁伯韜在后期有些交易要親自上陣,團隊合作出現問題“令花旗的IPO生意大大失色”。 2006年3月1日,花旗集團任命吳港平(Albert Ng)為其中國投資銀行團隊董事總經理,負責中國各界廣大客戶關系。吳港平原為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on)內地主管合伙人,自2002年(安達信的中國內地與香港業務并入普華永道)起任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中國區主管合伙人。加入花旗后吳港平將在上海辦公,向花旗亞太投資銀行部主管、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代理主管馬睿明匯報。 2006年3月15日,花旗宣布任命趙競為中國投資銀行團隊董事總經理。之前,趙競任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中國投資銀行業務聯席主管(2006年1月的任命)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負責中國政府及金融機構有關的業務發展和項目執行工作。趙競于1994年加入摩根士丹利紐約總部任經理,1996年調至香港債務資本市場部(Debt Capital Market,簡稱DCM)工作。趙競一直負責組織和執行中國政府及企業的債券發行工作,她是中國政府財政部1996年10億美元全球債的核心工作組成員,并擔任了中國銀行3億美元亞歐浮動利率債券及2001年財政部10億美元歐洲美元債券等項目發行工作的小組組長;她還作為項目負責人為多家中國金融機構的債信評級提供顧問服務。趙競擁有哈佛商學院MBA及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出國留學之前,她曾在中國銀行信貸二部做過2年信貸工作。 相對于離職的孫瑋、梁伯韜組合,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新上任的董事總經理趙競與吳港平在人脈關系、工作權限和行業特長等方面均有不足,使人不免對花旗在華投資銀行業務的前景抱有疑慮: 首先,在花旗集團這個以消費銀行為主(零售銀行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70%,投資銀行業務占15%)的金融控股集團,亞洲地區的投行業務處于弱勢地位,在華拓展很難獲得公司總部的全力支持,2005年花旗因否決參股中國建設銀行而失去建行承銷權即是很好的例子。趙競、吳港平作為新加入花旗的銀行家,缺乏公司內部的強大關系網支持。 其次,孫瑋、梁伯韜在職時直接向花旗企業與投資銀行亞太區CEO麥睿彬匯報,而趙競與吳港平則需向隸屬于麥睿彬的亞太投資銀行部主管馬睿明匯報,這意味著業務拓展時的權限也會相應受到更多限制。 此外,雖然吳港平在安達信和普華永道參與了眾多的中國企業海內外上市項目,在中國投資咨詢領域有著豐富的閱歷,但他缺乏投資銀行的業務經驗,并且投資銀行在華的業務競爭遠比高度壟斷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激烈,吳港平在投行領域的實際能力有待于進一步的考驗。趙競盡管參與了平安保險18.5億美元和建設銀行2005年92億美元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金融機構海外IPO交易,但她的業務專長和花旗在華的優勢業務如能源類企業客戶和跨境并購交易并不匹配,所以也有個適應和協調的過程。 2006年3月23日,摩根士丹利繼孫瑋之后,又將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董事楊凱成功挖走,接替趙競離職后留下的空缺,出任董事總經理。他將向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中國投資銀行業務主管兼亞太區副主席吳長根匯報工作,負責項目執行、政府聯系和參與策略制定。 楊凱在花旗任職僅7個月,他由孫瑋于2005年從瑞銀集團(UBS AG)挖到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此前,楊凱為瑞銀投資銀行執行董事兼中國首席代表,他自1994年加入瑞銀華寶,先后在倫敦、香港、北京從事企業上市及兼并收購業務。在中國市場,楊凱參加了中國國家電力公司以及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股份重組工作。楊凱是北京大學的法學碩士,并獲得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系碩士學位。 在歐美成熟的資本市場,投資銀行家互相調換工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每年發放完獎金紅利后,不過由于亞洲投資銀行業務發展迅速,因此這樣的變動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隨著中國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的增長,中國的投資銀行家們也成為搶手貨。金融市場資訊提供商Dealogic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亞洲地區(日本除外)投資銀行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了27%,達到47億美元,僅中國內地就貢獻了8.01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