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研究 > 正文
 

市場全面開放 中資銀行勝算幾多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3日 10: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記者 趙建華

  再過九個月,根據加入WTO的承諾,中國金融業將全面開放。對中資銀行的前景,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流露出了擔憂之情。

  隨著市場的逐漸開放,設立分行、入股中資銀行、成立合資銀行,最近一、兩年來,
跨國銀行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已明顯加快。

  面對外資銀行的“步步緊逼”,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股份制改造、上市,中資銀行也是動作頻頻。期間,產權結構、管理經驗、內控機制都有所改觀。

  但在外資銀行面前,中資銀行還是顯得單薄了一些。總資產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的外資銀行,經過上百年的摸爬滾打,其市場

競爭力、適應力,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在去年一年的時間里,某跨國銀行的總資產就增加了兩千二百多億美元,贏利兩百多億美元。

  中、外銀行的角逐,已再所難免。遍及全國的網點、社會認同等本土優勢,讓不少人對中資銀行的前景感到樂觀。

  因為是國有銀行,國有企業、普通百姓可能會更信任中資銀行。但對外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來說,情形可能就會大不相同。

  在國內,外資銀行的布點不及中資銀行,但其遍布全球的業務網絡、豐富的國際業務經驗,卻令中資銀行望塵莫及。隨著對外貿易額的增長,中國企業越來越多的融入全球市場。隨之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中資銀行又能拿到多少份額?

  中國已悄然步入資本時代。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中國還會對資本產生更大需求。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早已不是秘密。在官方打壓下,民間拆借、地下錢莊的“頑強”存在,正是民間對資本巨大需求的明證。有消息說,目前中國民營企業自我融資比例高達九成。

  在完成了本土化后,憑借更高的風險管理水平,外資銀行一旦向民營企業伸出“橄欖枝”,中資銀行也就難保不會失去這一潛力巨大的客戶資源。

  全國人大代表、央行上海分行行長胡平西認為,外資銀行的優勢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技術運用水平。金融技術大多是成熟的技術,不是尖端技術。外資銀行風險管理水平技高一籌,主要是內控機制健全、用人合理的結果。

  正是因為內控機制不健全、用人不合理等原因,中資銀行付出了很大代價。為了降低不良貸款率,中國在上世紀剝離了一點四萬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貸款,還為四家國有

商業銀行補充了兩千七百億元的資本金。

  標準普爾甚至認為,從一九九八年至今,中國共花費了三點五七萬億元重組金融機構。

  金融市場全面開放,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前,中資銀行如果表現欠佳,就很容易既丟了市場,又沒學到“技術”。成熟行業的競爭,更多地還是比拼“功底”。中資銀行能有多少勝算,世人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