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研究 > 正文
 

存款保險制度:另一種未雨綢繆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7日 16:37 贏周刊

  □周昆平 賴行之

  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將遵循“先條例、后基金、再公司”的順序進行。存款保險制度是基于存款保險計劃(Deposit Insurance Scheme)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金融制度。這是由第三方向銀行存戶提供保障的一種存款保障計劃,該第三方會承擔對計劃下受保存款提供擔保或保險的風險與費用。美國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是這類計劃的例子之一。

  在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推進金融市場化過程中,確須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但目前在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國有銀行仍處于絕對優勢地位,這種舉足輕重的地位,必然會受到國家在相當時期內的政策傾斜和保護,破產不會輕易發生。而以交通銀行為龍頭的6家上市銀行短期內似乎亦無破產的可能。因此,削弱了建立存款保險公司的迫切性。再者,硬要幾家沒有破產可能的大中型銀行參加保險,繳納大額的保險費,這實際上是要大中型銀行幫助存款保險機構支持小銀行的發展,這實屬不公平。

  一般而言,存款保險對于中小銀行而言意義更加重大。美國是存款保險制度建立較早、也是該制度最發達的國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的銀行眾多,有4萬多家,大多數都是中小銀行。政府不可能對他們都提供擔保,存款保險就是最佳的選擇。后來很多其他國家都學習了美國的存款保險制度,但因為多數國家的銀行業壟斷程度高,主要都是大銀行,所以存款保險的實際作用并不大,因為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銀行大到一定程度,倒閉就很難,所謂“too big to fail”即是此含義。

  恰當采取差別費率制規避“道德風險”。存款保險費率的確定與商業保險費率的確定有相同的原則,即禁止不公平待遇,按級劃分費率水平,風險越大,費率越高。

  由于我國各類存款機構的風險程度、經營管理水平、資產規模和資產質量有較大區別,因此,估計最終將采取差別費率制,對風險不同的機構采取不同的保險費率。不同類型的存款機構因風險不同保險費率存在一定差異,同一類型機構因風險程度指標值不同,所承擔的保險費率也應不同。以此避免采用單一費率可能引發的“道德風險”。

  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保險費率大多低于0.1%,因此,我國的存款保險費率大致在0.05%~0.1%之間。這種差別費率制度會給那些信用等級較低的金融機構產生較大的制約作用,促進其改善經營,提高信用等級,爭取較低的保險費率,降低保費支出與經營成本。

  

商業銀行參加存款保險利弊參半。對于國有四大銀行以外的商業銀行而言,其有利方面主要體現在:淡化國有銀行的非本質優勢,增強存款人對銀行的信任度;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加強對銀行風險管理。但該制度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不利影響。

  存款保險制度為資金實力弱、風險程度高的銀行得到實際好處,而以穩健經營作為基本策略的銀行則會在競爭中受到損害。存款保險制度刺激銀行承受更多的風險,鼓勵銀行的冒險行為。銀行自身在制定經營管理政策時,也傾向于將存款保險制度視為一個依賴因素,使銀行敢于彌補較高的存款成本而在業務活動中冒更大的風險。因為它們知道,一旦遇到麻煩,存款保險機構會挽救它們。這給整個金融體系注入了不穩定因素,與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本來目的是背道而馳的。

  存款保險制度實際上是對無效率銀行的保護,不利于轉換經營機制。管理當局對不同的有問題的銀行采取不同的政策,僅有選擇地允許一些銀行破產。一般情況下,存款保險機構只讓一些影響不大的小銀行破產清算,而對絕大多數銀行則采用合并或注入資金的辦法予以處理。存款保險制度卻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無效率的大銀行,使之逃脫于市場規則之外,而且可能使銀行倒閉的數目低于對經濟社會來說最為有利的水平。尤其是我國銀行系統政府股東占據絕對控股地位,破產幾乎不可能,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如果思想不解放,還抱著陳舊的經營方式,就難以實現轉化經營機制的目標。

  進一步增加了銀行的經營成本,削弱了盈利能力。若一家銀行的人民幣儲蓄存款和企業存款近萬億元,按照0.1%的存款保險費率測算,則該行每年須繳納近10億元人民幣保險費用,大大增加了其經營成本,相應減少稅前利潤近10億元人民幣。而從中長期來看,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幾乎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商業銀行參加存款保險,繳納大額的保險費,無異于用這筆資金來幫助存款保險機構扶持那些小銀行,這實屬不公平。因此,監管部門應根據銀行的規模、資本充足率、

不良資產、風險管理和內控方面實施差別費率,對部分信譽度高、資產質量優良的商業銀行可以考慮給予最優惠的費率。

  (周昆平系交通銀行廣東分行發展研究部高級經理、博士)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