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外匯儲備是高額存差的主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6日 09:4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評論員 歐陽覓劍 2005年末,中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存差達到9.2萬億元,占存款余額的32%,貸存比為68%。如此巨大的存差和貸存比,很多人表示了擔憂,認為這是資金閑置和使用效率下降。央行近日發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針對這一現象對流行觀點進行了反駁。
《報告》以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進行分析。存貸差(各項存款-各項貸款)大致等于國外凈資產+債券等-流通中的現金。這三個因素,再加上不良資產的變化,就是產生存差的主要原因,《報告》總結為四個方面:銀行持有債券增加;商業銀行剝離與核銷不良貸款;外匯資產增加;現金需求增長緩慢。 債券增加是銀行體系資產多元化的反映,流通中的現金減少是現金使用效率提高,剝離不良資產使商業銀行信譽提高,這些都是好的趨勢,《報告》據此得出了樂觀的結論。但是,這三個方面的因素并不是形成高額存差的主要原因,外匯資產增加才是目前高額存差的決定性因素,而這又確實導致了資金閑置。全面地看,對于高額存差的樂觀態度很難站得住腳。 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2005年年末,外匯占款高達7.1萬多億元,在9.2億元存差中占到近80%,基本上決定了高額存差的格局;有價證券及投資為3.5萬多億元,只相當于外匯占款的一半左右;流通中的現金為2.4萬多億元,只比上年增加2000多億元,增長確實緩慢,但即使快速增長,對存貸差格局的影響也不能與外匯占款相比。另外,2005年年末不良貸款為1.3億元,剝離和核銷的數額最多就是幾千億,在形成高額存差的各因素中,這個因素的作用最小。 中國外匯儲備高達8000多億美元,這必然導致高額外匯占款,從而導致高額存差。外匯儲備不減少,無論怎樣對貸款或存款政策進行調整,都不能改變高額存差的格局。如果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利率,有可能促使資金流向股票等金融產品,存款余額減少,但這也會使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增多,貸款相應減少。如果積極擴張信貸,貸款會增加,但正如《報告》所言,發放貸款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存款的過程,貸出去的資金相當一部分會被存入銀行,又使存款增加。存款和貸款之間是正相關,它們之間的差額不會因為自身而變化,而是取決于外匯儲備的規模。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那就必然有6萬億元以上的資金不會被貸出去,閑置在銀行體現之內,除非它們轉化為流通中的現金,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存差使銀行的利差收入減少;即使存款利潤降到零,吸納存款完全無成本,商業銀行也會計算資金閑置所產生的機會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手段就是增加貸款,降低貸存比,降低外匯占款與存款的比例。 資金閑置必然給銀行系統帶來成本,這是中國為外匯儲備支付的成本,也就是為維持匯率機制所支付的成本。央行是其主要承擔者,它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回籠現金,使閑置在商業銀行中的資金減少,為此支付高額利息。隨著利息壓力的不斷增長,央行回籠現金的操作會越來越艱難。商業銀行不會愿意為央行分擔成本,作為追逐利潤的市場主體,只要央行回籠現金不及時,它們就會有擴大信貸的沖動,刺激通貨膨脹的發生。透過高額存差,我們看到央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壓力在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