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差≠銀行資金閑置使用效率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2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 |||||||||
央行在今天發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金融機構出現存差不等于資金閑置和使用效率降低。 存(貸)差是金融機構各項存款與各項貸款的差額,存款大于貸款即存差,貸款大于存款是貸差。據了解,1995年我國金融機構開始出現存差,并且逐步擴大。2005年末金融機構存差已達到9.2萬億元,占存款余額的32%,存量的貸存比為68%,新增量的貸存比為
央行表示,對于目前全國各省份均出現存差,且隨著存差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各種關于存差的觀念與認識,有的認為存差是儲蓄增長相對過快、信貸增長相對過緩的表現,也有人提出存差是資金閑置和使用效率降低的反映,一些地方甚至還將存差相互比較,將其視為衡量金融對地區經濟支持力度的標志。事實上,這些認識并未準確、客觀和全面地揭示我國金融機構存差產生的真實原因。 央行表示,1995年之前,我國金融機構一直呈現“貸差”,這主要是由于銀行體系資產結構單一造成的。當時銀行體系基本只有貸款這一種資金運用方式,貸款創造出的貨幣主要由存款與現金發行構成,因此出現“貸差”。流通中現金越多,貸差就會越大。 而此后,存差不斷擴大,貸存比逐步下降,主要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銀行持有非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總量不斷增長。1995年,我國商業銀行有價證券及投資占資金運用比例僅為5.7%,但到2005年已達26.1%。從貨幣創造原理看,銀行購買債券與發放貸款具有相同效果,都會派生出等量存款,存差因此加大,貸存比下降。其次是近年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剝離與核銷力度加大。不良貸款的剝離與核銷會使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發生調整,貸款余額下降,轉換成等額的信譽好的有擔保的優質資產或等額核銷所有者權益,但并不影響負債方存款余額,因此存貸差額會相應擴大。截至2005年末,至少有數萬億的貸款被剝離、核銷或實行債轉股。三是金融體系外匯資產增長較快。近幾年來我國國際收支持續呈現雙順差,企業、居民將獲得的大量外匯轉換為人民幣存款,這體現在銀行概覽上就是資產方的外匯資產增加、負債方的人民幣存款增加。由于是以非貸款的形式向居民和企業部門提供資金,因此存差擴大,貸存比下降。最后是現金需求增長趨緩。現金投放是抵消存差的因素。隨著電子貨幣和支付手段的發展,我國現金需求增長趨于下降,M 0占M 2的比重逐年下降,已經從1990年的17.3%下降到2005年的8 %。流通中現金對存差擴大的抑制作用不斷減弱,這也構成存差較快增長的原因。 央行指出,我國金融機構存差的擴大是銀行體系資產多元化的必然反映,符合我國金融發和市場化的總體進程,也與特定階段金融管理與銀行改革措施有關,但并不是資金閑置、使用效率降低和金融對經濟支持力度削弱的表現。(22C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