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研究 > 正文
 

廣發行重組啟示--市場化的力量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15:52 南方周末

  一家陷入困境的銀行最終賣出市凈率高達2.27的價格,比建設銀行吸引戰略投資者時1.9倍左右的市凈率還高20%,這是市場化重組的勝利

  2006年伊始,持續近一年的廣東發展銀行重組爭奪戰終于告一段落,以花旗銀行為首的財團獲得與廣發行的第一談判權,將以241億的報價收購其85%的股權,該報價之下廣發行市凈率高達2.27,比建行吸引戰略投資者時1.9倍左右的市凈率高出20%。

  成立于1988年的廣發銀行,是中國銀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成立之初的多級法人體制所衍生的治理結構缺失,導致向地方政府過多發放貸款并形成大量不良資產;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依靠收購中銀信托、托管恩平城市信用社方式進行擴張;21世紀早期則因各種原因而錯過改革發展的最佳時機,不得不尋求市場化重組。相形之下,與廣發行經歷最為相似的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如今正走在發展的快車道上。

  廣發行重組工作在2005年真正啟動,從最初的星展銀行(原新加坡發展銀行)到平安集團再到最終的花旗集團,其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而廣發行重組的市場化程度之高、競標者競爭之激烈、監管政策突破之極限均創下中國銀行業之最。困境之下亟需投入大量資金的一家銀行為什么會吸引全球如此之多的眼球?

  與四大行甚至是其他股份制銀行相比,廣發銀行的規模并不大,截至 2004 年底其總資產僅為3445 億元,花旗銀行財團以241億元的報價而獲得廣發銀行85%的股權,比其以同等價格參股四大行要合算得多。首先,廣發行僅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立了500余家營業網點,符合外資銀行降低網點數量、僅在發達地區開展業務的目標。其次,成為控股股東,有助于推行其整體經營戰略、更好地輸出各項銀行管理技術、提高整體風險控制能力。第三,在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之下,在提高廣發行管理水平和業績指標后尋求上市,是外資競標方可以預期的路徑。

  回過頭看,也許我們可以認為廣發行重組取得了一個各方滿意的結果,廣發行股權賣出了一個比較高的溢價。但回顧整個重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以市場化方式重組方是此次廣發行重組取得初步成功的最大關鍵。

  廣發行重組涉及廣東省政府、中小股東、央行、

銀監會等多方利益,正是在這微妙的利益博弈與利益制衡之下,廣發行重組從一開始就能夠以盡量市場化的方式而推行:聘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資產
審計
;聘請德意志銀行等一批中介機構對各方重組方案按市場化原則進行初評;由廣東省政府、央行及銀監會等三方共同組成評審小組,三方享有同等投票權;采用公開競標方式接受各方重組方案等等。此次廣發行重組能夠吸引到眾多外資進行投標,除了中國市場的巨大誘惑之外,其重組過程的市場化運作功不可沒。

  正如建行及中行吸引戰略投資者時曾受到巨大非議一樣,此次廣發行重組因其出讓85%的股權而更是招致諸多擔心與批評。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一個有活力、有效率的金融市場是鼓勵多樣化的,讓國際銀行進來控股一家股份制銀行,不可能對中國銀行業造成實質影響。隨著中國金融業競爭的加劇,只有那些有明確戰略定位的商業銀行才可能成功。正如證券業剛剛發生的瑞銀集團UBS控股北京證券之后轉向高端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及固定收益產品一樣,如果花旗最終成功控股廣發,相信新的廣發銀行能夠為市場帶來新的經營理念、新產品、新服務。

  目前,花旗競標團的中方及外方的比例、花旗最多能夠擁有多少廣發行股權等一系列信息尚未向市場披露,花旗集團能否最終入主廣發銀行也還存在變數,但不論最終結果如何,此次廣發行重組完全屬于成功案例,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改革趟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熥髡邌挝唬褐袊r業銀行機構業務部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1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