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研究 > 正文
 

匯豐入股讓上海銀行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6日 02:23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本報記者 侯保平

  ●2001年外資參股已高達18%

  ●3年股價升水20%

  ●匯豐入股讓上銀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2005年12月16日,上海銀行獲批設立寧波支行,在國內城市商業銀行中,這是第一家獲準跨區域經營的此類銀行。對此,國內媒體紛紛予以報道,“第一”、“創新”和“超前”成了媒體出現最多的對上海銀行的譽美之詞。然而,今年我國銀行業在改革突破口問題上面對的,卻更多的是質疑和攻訐。由外國戰略投資者參股國有商業銀行所引發的“賤賣論”,便是其中的代表性言論。

  第一個吃螃蟹的商業銀行

  譽美和攻訐,反差如此之大,許多人是始料不及的。但人們或許忘了一件事,那便是,最早跨出外資入股國內銀行第一步的國內“個案性”銀行中,恰恰便包括如今被譽美之聲包圍的上海銀行。1999年之前,只有光大銀行低調“吃進”亞洲開發銀行2.7%的參股。

  1999年9月9日,成立之初,上海銀行便引入了國際金融公司(IFC)這樣的“外資”,參股了5%,每股2.12元人民幣,成了國內第一家吃“螃蟹”的商業銀行。2001年12月29日,它又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浦東簽訂了參股投資該行8%的協議,香港的上海商業銀行也同時參股了上行3%,價格均為2.49元人民幣。通過此次引資,“匯豐”,這個中國人熟悉的著名外資銀行,首次沖擊到了國人敏感的金融神經。而至此,上海銀行的外資金融機構投資參股占比其實已達到了18%之多。

  這是上海銀行創造的眾多“之最”中另一個“之最”。但其時,并沒人“槍打出頭鳥”,更沒人懷疑它被“賤賣”。為什么呢?難道僅僅因為它規模“小”,還處于國內銀行業的“第三梯隊”么?抑或,是因為上海銀行的引資缺乏“普適”意義?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比,上海銀行肯定顯“小”,但是憑著上海作為我國老牌工業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區域優勢,上海銀行的名頭卻是厚重和“大氣”的。在國內113家“城商行”中能脫穎而出,彰顯的便是由9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改編”而成的上海銀行“商圈文化”底蘊的厚重。而“大氣”,則來自于其高層在創業時改造其99家城信社分散格局時的有條不紊、大刀闊斧,以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的魄力。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上海銀行便是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而且是第一家嘗試引進外資的城市商業銀行。其時,一位央行官員曾表示,上海銀行此舉“拓寬了中國銀行業引進外資的新渠道,其意義十分深遠”。可見,從那時起,上海銀行的嘗試在高層看來便有了“試點”的意味。

  然而,由于上海銀行的區域特點,也由于為人矚目的大銀行并未啟動股份制改革,這“十分深遠”的意義在當時并未得到輿論的響應。

  更重要的是,在國人心目中,像上海銀行這樣由“爛賬”纏身的城信社“改編”而來的銀行能得到著名外資銀行的戰略性青睞,便是對其內在價值的極大提升。而前后相隔3年間,從2.12元到2.49元近20%的每股價格的提升,也讓人感受到了上海銀行組建后短時間內的極大升值。在當時,這甚至是一項不小的政績。

  引入外智才是目的引進外資的同時更要引入“外智”,是上海銀行高層倡導引資出發點,這也減少了人們對國有資產流失的擔心。人們當時津津樂道的是,匯豐為上海銀行提供了多少技術支持,上海銀行還由此獲得了匯豐允許其發行帶有HSBC標志的

信用卡等等“好處”。

  在上海銀行高層看來,匯豐的入股給上海銀行帶來的不僅是實在的20億元的注資,更是技術支持、品牌提升等難得的無形資產。對上海銀行而言,這就足夠了。所以時至今日,外界盛傳匯豐銀行投資交通銀行是“移情別戀”時,其董事長傅建華依然認為,匯豐并未因此冷落上海銀行。而外界也普遍認為,通觀上海銀行引入外資以來的管理水平、業績報表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等指標,上海銀行得到的,要比失去得多得多。

  其實,上海銀行賣出股權之所以沒有引發質疑,有三個理由或許至關重要,那便是,關于“國有資產流失”的大討論那時并未在

中國經濟舞臺上演,普通民眾對經濟改革中由于監管缺陷、尋租腐敗、路徑抉擇所帶來的普遍不安情緒還沒有集中爆發,而銀行改革在當時也的確還沒有觸及民眾最為依賴的代表政府信用的“最后堡壘”。而其后的2003年,在朗咸平“單挑”國內“主流經濟學家”,打開“國有資產流失”這個“潘多拉盒子”之后,輿論在論戰雙方的“教誨”啟迪下思考了許多,不安情緒隨之上升,對公平的期待隨之提高,這才引發了全國范圍內以普通民眾和“非主流經濟學家”合力推動的“主流反思”。

  而在這時,中央鼎力支持下的“審計風暴”橫空出世,又給了“主流反思”充分的反思依據。科學發展觀應運而生,公平的旗幟開始和效率“結伴”飄揚。而在此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20年不變,雖然沒有犧牲公平的官方表態,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平讓位于效率”的社會后果。

  巧合的是,也正是這一席卷國內經濟領域巨潮的“起承轉合”的過程中,關系國計民生的銀行改革走過了“上海銀行階段”,步入了“深水區”。2005年,伴隨著國內轟轟烈烈的

股權分置改革,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的股改及上市步伐也驟然提速,而在股改路徑上市地點的選擇上,都出現了截然對立的辯駁聲。

  牢固掌握主動權相比之下,上海銀行的引資改革卻是從容不迫的,以至于時過6年,董事長傅建華依然有“資本”向媒體說,我們的戰略規劃主要需要自己來執行,不能太多地依賴戰略投資者。

  為什么?就是因為上海銀行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時間,“利用”了外資,卻沒有喪失主動權。反觀今年的銀行改革,人們發現,銀行而非股東主導的引資談判不僅容易出現“內部人控制”問題,而且,只允許外資參股卻排斥國內股東介入的“市場化改革”也完全背棄了市場化初衷,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業內甚至出現了自己“賣貨”卻說自己的“貨”質量不佳的“自殘”怪論。而這種自詡了解中國銀行業“實情”的“精英”們的“自殘”言論,無疑會引發“聽眾”的另一種質疑。那便是,是誰,把中國的銀行、百姓的存款糟踏至此?又是誰,把中國銀行推到了這種“倉促”應對WTO的尷尬境地?

  當然,作為一只年齡不大、尚顯稚嫩的“雛鷹”,作為一家處于“第三梯隊”的“城商行”而言,上海銀行的成長壯大是需要克服眾多發展瓶頸的,因為“定位”、“整合”、“二次革命”等等,始終是“唐雙寧早餐”上的敏感話題。但是,我們看到,從引入匯豐到寧波首設分行,在一次次“創新”面前,在一次次突破之后,它的足跡卻一直從容。一切,似乎都顯得成竹在胸;一切,似乎都屬于“水到渠成”。

  “銀行賤賣論”可怕么?有一點。但處理得當,它并非不能被化解,也一定可以產生積極作用。上海銀行引進外資后“一帆風順”的成長歷程便是這樣一面鏡子,值得我們反復比對,加以借鑒,以求在更關鍵的問題上保持決策的清醒。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0,5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