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電視新聞節目面臨著央視新聞和省級臺新聞節目的雙重擠壓,如何立足本地,辦出特色,辦出名堂,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依托《南京零距離》和《生活在線》這兩個名牌地方新聞欄目,梳理和總結了城市臺新聞節目需要處理的十種關系,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探討了城市臺新聞節目的定位、特征、生產營銷策略和出路。
誕生于2002年,崛起于2003年,火爆于2004年,一個主要落點于城市的電視新聞欄目——《南京零距離》,已經成為中國電視領域最近兩年引用頻率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名詞之一。現在,提起這個欄目,人們馬上會把它和當下許多熱點問題以及名詞聯系在一起,比如“民生新聞”、“本地新聞”、頻道拉動、欄目建設、最高廣告標的,品牌建設以及區域新聞大戰乃至媒體改革與競爭合作等等。
從2000年12月1日開播,歷經3年精心打造,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欄目已經發展成為青島地區頗具影響力的電視新聞節目品牌,并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同行的關注。
《南京零距離》、《生活在線》等城市新聞節目今天的成功,從某種程度來說,體現了以下十種關系處理的成功,這些關系貫穿了節目制作從內容到形式的全過程。
一、單個欄目個性與同類欄目共性的關系——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從欄目基本功能、價值取向和表現方式上看,《南京零距離》、《生活在線》與全國同類欄目不無相似之處。比如對于平民化價值取向的認同,對于新聞娛樂化觀念的實踐,對于新聞策劃和媒體行動的重視,對于口語、方言播報方式的實驗等等。這些可以說是同類欄目的共性特征。那么,如何在這種共性中尋找個性,《生活在線》在這方面進行了主動的探索。他們把這種“個性化”定位成欄目的核心競爭力,并把這種個性化訴求歸結為兩點:個性化的新聞節目和個性化的主持人。節目制作上具體體現為“特色鮮明的新聞編排,富有創意的節目制作和生活化的新聞語言”三個方面。主持人環節具體體現為“個性的表達,平民的姿態”,刻意尋找與其他同類新聞欄目不一樣的感覺。
比如,在2003年12月27日這期獲獎節目中,有一條題為《我來說新聞:為逃票躺車底 一出車門掉懸崖》的新聞,講的是一位來自廣東的旅客陳阿貴,和朋友一起去嶗山旅游,出租車司機讓他們躲進后備箱逃門票。不料,車過了收費站后,停的不是地方,阿貴一出車門,一腳踩空,摔下了懸崖。這條片子,他們用了“我來說新聞”的形式,讓阿貴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講述他的墜崖經歷。正文請欄目組一位福建籍的編輯配音,用南方味普通話講述了這個特殊事件,使這條負面新聞有了一種特殊的喜劇效果。
對于電視新聞節目來說,真正長久的個性體現在節目內容當中。它包括個性化的主持人,個性化的報道內容(其實這種個性化已經和獨家性重疊了)等等。所以,在對于節目個性的追求中,應該堅守的一個原則就是把握好共性中的個性和個性中的共性。內容的個性化比形式的個性化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而內容的個性化首先取決于本地文化的獨特性。這就是下面要談到的問題。
二、地方新聞、本地新聞與國際國內新聞的關系——貼近性與陌生感的統一
從文化角度來看,欄目的個性建立在一個地域文化、本地文化的背景下。它具體包括本地目標觀眾的文化趣味、文化習慣和文化特征等方面。一檔電視欄目,一個頻道,乃至一個電視媒體,首先應當考慮本地觀眾的口味,符合本地的地情,滿足本地觀眾的需求。這是城市電視新聞節目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但是,重視本地化并不等于視野狹窄,排斥國際國內新聞。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生活在線》合理地分配了本地新聞與國內新聞,本地新聞與國際新聞之間的比例。從結構上看,《生活在線》不是按照傳統的新聞重要性來進行節目編排的,而是劃分為三大塊,其基本編排模式為:城市快報+深度報道+休閑、娛樂、服務新聞。2003年12月27日的這期節目中,城市快報一共有11條。當時,農民工討薪的問題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當天編排了4條組合式報道,包括頭題《拖欠農民工工資 6家外地企業被逐》、口播 《市建委向80家欠薪企業下達最后通牒》、短消息《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錢 農民工紛紛奔商場》、口連畫《農民工成了香餑餑 愛心大姐來應急》,這四條消息從各個側面,反映了青島為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做的各項工作。這樣一個組合式報道和其他國內國際新聞合理搭配,既突出了新聞的貼近性,又兼顧了新聞的陌生感,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從新聞傳播的規律來看,本地新聞體現出新聞的貼近性,外埠新聞則體現為新聞的陌生感。觀眾既需要貼近的溫暖感受,又需要陌生的新鮮味道,遠近結合,內外聯動,才能天下風云,身邊故事一覽無余。
三、主旋律與民生新聞的關系——政治導向與市場需求的統一
中國的電視傳播已經從過去的宣教時代,經歷了創作時代,進入現在的生產與傳播時代。受眾與收視率,廣告與欄目生存,媒介經營與產業運作,都成為當今的熱門話題。當下的中國電視,地域和層級的差異以及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上述三個時代的理念相互混和,共生并存。但是,總體的趨向顯然是義無返顧地走向受眾,走向市場。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對于城市電視新聞節目來說,需要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主旋律報道與民生新聞的關系。主旋律報道關系到政治導向,民生新聞關系到市場需求,兩者缺一不可。在中國特殊的媒介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介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力,掌握傳播藝術,完全可以把這種政治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也就是說,主旋律報道只要做得好看,同樣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場價值。在對黨的十六大的宣傳報道中,《生活在線》播發了《你說,我說,小康社會》系列節目,讓各行各業的人們暢想美好的明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8周年紀念日前后,播發了《勞工血淚》、《毛子埠屠村血案》等新聞故事,同樣引起了市民的關注。對于城市電視新聞節目來說,不能因為勢單力薄,而一味追逐節目的通俗賣點,在主旋律報道上無所作為。事實上,對主旋律報道的重視,不僅有效提升了節目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占據了主流話語的地位,而且開拓了比較好的收視空間,賺取了可觀的利潤。
四、宣傳教化與消遣娛樂的關系——嚴肅性與娛樂性的統一
媒體的基本屬性既是黨的喉舌,又要反映百姓的心聲,兩者不能割裂。因此,承擔宣傳教化的使命是電視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反之,從百姓的角度來說,打造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服務百姓,娛樂百姓,也是電視媒體題中應有之意。從根本上說,這兩者并不矛盾,這就要求在新聞報道中,堅持嚴肅性與娛樂性的統一。新聞報道盡管有其特殊性,但是并不排斥娛樂的內涵和方式。只要真正做到“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真實”,電視新聞報道一定能夠在嚴肅性和娛樂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堅持平視生活,平民視角,城市電視新聞節目就能在群眾中扎下根來,進而獲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賴,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實現宣傳教化的目的。
五、引導性與服務性的關系——單一信息傳播功能與社會服務功能的統一
現代新聞理念明確指出,新聞的功能不僅是傳播信息,引導受眾,還承擔著服務受眾的責任。這里,需要區分一般信息服務與媒介服務的不同。一般信息服務是從給受眾提供及時、真實而又有價值的信息的角度來理解的,媒介服務則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它側重于媒介機構為受眾提供更大范圍、更全面的幫助。主要體現在:1. 通過精心設計的媒體行動,為特定社會人群、特定社會現象提供有效的輿論關注和社會服務。比如2002年《生活在線》播發《是誰攪渾了大桶水》系列報道,通過欄目的持續關注,最終促成青島市“放心大桶水”聯盟的形成。2. 與政府或者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建立固定聯系,為他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和幫助。比如單個欄目創造一億多元廣告收入奇跡的名牌城市新聞欄目《南京零距離》,就在自己的節目里先后組織春節特別服務、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等活動,發揮中介作用,不僅給百姓和企業、事業部門提供相互需要的信息,而且直接干預生活,幫助百姓、企業、事業部門解決實際問題。《南京零距離》提供的媒介社會服務之所以引人矚目,恰恰就在于不僅能提出問題,更能夠解決問題。它在目前的中國電視新聞欄目中,提供的媒介社會服務無疑是相當到位的。
另一方面,在社會轉型期,電視媒介有必要承載更多的社會服務內容,改進社會服務的方式,提高社會服務的效能。對于轉型期的社會分層甚至斷裂現象,電視媒體的這種社會服務,一定程度上還具有調整社會矛盾、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但是在進行這種社會服務時,我們既要謹防媒體缺位,也要避免媒體越權,要錦上添花,不要人為添亂。
六、被動報道與主動設計議題的關系——有聞必報與策劃設計的統一
從電視新聞的實踐來看,某種角度上可以把報道內容劃分為兩大類:一類專指那些自然存在、自然發生,沒有媒體主導、介入的新聞事實。反映在報道方式上就是一種被動報道。媒介的使命是發現和報道。各種時政的、經濟的、文化的以及社會性的新聞節目是其主要代表,這類新聞占據報道的主體地位。另一類是指那些并非自然存在和自然發生,而是主要由傳媒主導、參與、制造和策劃的新聞事實。反映在報道方式上就是一種主動設計和策劃。媒介的使命是創造和表現。
在傳媒高度發達,信息大量過剩的背景下,電視機構越來越重視電視新聞的策劃和加工。它的基本原則可以歸納為: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對新聞事實進行加工處理,并實現最大化的信息傳播效果。具體到電視實踐,經過精心策劃的電視新聞節目或者欄目會成為一個電視臺的品牌,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這個角度說,城市電視新聞節目也要堅持有聞必報與策劃設計的統一。它不僅包括微觀層面,比如在一些自然發生的新聞中,對一些無法補拍的畫面采用真實再現的手段進行技術處理;也包括宏觀層面,比如報道媒體策劃設計的活動本身。
七、擺事實、講道理與說故事的關系——理性傳達與感性表述的統一
在實踐中人們發現,新聞的魅力不僅在于事實的可信度和理性的穿透力,也在于新聞事件中的過程、細節和情感、情緒,這些軟性的東西也是新聞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特別對于以影像表現見長,生動直觀為上的電視新聞來說,新聞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告訴觀眾事實和結果,更重要的是展示過程。所以,堅持理性傳達與感性表述的統一同樣是城市臺電視新聞采編的重要原則。
但是,對于故事性的追求,必須以不影響和損害新聞的真實性為前提。任何改進新聞報道的方式,首先要在保證新聞真實的原則下進行。
八、轉引其他媒體信源與獨家信源的關系——新聞“拿來主義”與獨家報道的統一
城市新聞節目一方面有必要對有限的新聞素材進行深度加工,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借助外力。借助外力,就是與其他相關媒體合縱連橫,分享其新聞資源,并利用各自媒體表現手段的優勢,進行新聞資源的重新整合與開發。這是一個成本較低,傳播效果較好的策略。比如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媒體大搜索”這樣的欄目,都是一種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或者電子媒體之間的新聞資源的交叉、整合與開發。所以,對于城市新聞節目來說,不僅要追求獨家報道,也要善于轉引消息,以自己獨特的改造,把其他媒體采集的新聞進行第二次增值利用。這就要堅持新聞“拿來主義”與獨家報道的統一。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特別警惕的一個可能后果是“新聞同質化”現象。所以,對其他媒體的新聞資源加以改造和利用,必須立足于從自身媒體特色出發,在報道內容和報道形式上獨辟蹊徑,找到獨家視點和解讀角度。
九、單向輸出與多向互動的關系——可視性與必視性的統一
在傳播時代,雙向甚至多向交流的理念,互動的理念,使可視性追求上升為必視性的探索。這樣一種轉變背后包含著深刻的經濟原因。
以電視游戲娛樂節目為例,隨著電視傳播技術的進步,新的帶有強烈技術特點的盈利方式出現了。那就是以互動技術為特征的盈利模式。這種技術通過節目主持人的頻繁提示,鼓動電視機前的觀眾撥打聲訊電話和發送手機短信,參與節目進程。觀眾在撥打聲訊電話的過程中,要完成一個復雜的個人資料提交過程,同時要付出一定的聲訊費用。這樣,不僅欄目本身獲得了絕對真實有效的收視率資料,而且獲得了一筆不小的經濟收益。比較重視“互動性”和充分地采用“互動”聲訊技術播出的節目主要有內地CCTV-2的益智博彩游戲大餐《非常6+1》,上海電視臺的《今天誰會贏》以及中國臺灣的臺視重頭戲《超級大富翁》。《非常6+1》非常重視互動技術的運用,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砸蛋”環節,其線上流量高達800萬人次。如此高流量的聲訊電話和手機短信,無疑成為節目的一個重要利潤來源,節目也實現了“可視性”與“必視性”的統一。
十、編內采編與編外采編的關系——“正規軍”與“游擊隊”的統一
新聞資源匱乏是擺在各級地方電視媒體面前的普遍性問題。城市新聞節目既沒有國家級電視媒體的新聞資源優勢,也沒有地方主流媒體新聞綜合頻道的新聞資源優勢,只能在社會新聞和軟新聞上開展工作。開辟新聞資源,關鍵在于探索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新聞資源整合與拓展機制,換句話說,就是把采編新聞的權力下放到普通老百姓手中,妥善處理好編內采編與編外采編的關系。
《南京零距離》在記者編輯隊伍的培育上采取了分層分級的“傳、幫、帶”的做法。制片人的理念傳達給骨干記者,每個骨干記者、編輯帶動幾個新進的記者、編輯,在分層分級的“傳、幫、帶”中,一批批新進記者、編輯成長為骨干,而骨干記者、編輯在實踐中又逐漸成長為“分制片人”,能夠獨當一面。此外,《南京零距離》充分利用相關傳媒和大專院校及有志于投身電視新聞工作的普通民眾,形成外圍的報道力量。在分級培訓中,數百個業余記者拿起DV,奔走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角落。一套清晰明確的獎勵機制激勵著這些記者去捕捉社會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和有意義的新聞。這種發動群眾、分層培育、分級獎勵的機制,調動了廣大業余記者的積極性和熱情,有效地補足了該欄目硬件與軟件上的不足。
《生活在線》成立了“新聞自己拍”俱樂部,發動市民用手中的DV關注現實生活,把拍到的資料和新聞線索有償提供給節目組,這些“編外”力量,對開拓新聞資源,豐富節目內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業余通訊員和記者時,第一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培訓,第二要注意甄別其提供素材的真實性。
來源:人民網--北方傳媒研究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現代傳播》主編胡智鋒、中國傳媒大學講師 鄭世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