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 > 正文
 

匯率新機制挑戰中小銀行經營與風險管理能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7日 09:03 金時網·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謝利

  對話嘉賓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 洪崎

  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 李子卿

  背景: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后又相繼出臺了擴大即期外匯市場交易主體范圍、引入詢價交易方式、擴大遠期結售匯范圍、允許掉期交易、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隨著人民幣匯率彈性的逐漸增強以及匯率形成市場化程度的加深,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在經營機制和風險管理方面將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

  記者: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這一情況已經和將要給銀行經營和資產管理帶來怎樣的影響?

  馬蔚華: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匯率市場化的重要內容,對商業銀行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為中小銀行提供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一是可以作為即遠期結售做市商,賺取匯差價收益;二是可以大力發展人民幣匯率衍生業務,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套期保值服務;三是隨著資本項目管制的放松,提供更多的本外幣聯動投資和本外幣聯動

理財服務。挑戰在于,人民幣匯率不確定性增強,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商業銀行的經營和資產管理帶來全面、深遠的影響,銀行不但要關注對結售匯業務本身的影響,加強對各種風險敞口的管理,更要站在全行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高度,平衡和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

  李子卿:從目前情況看,

人民幣升值提高了對國際國內資金的吸引力,對銀行業務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由于銀行的外幣資產和外幣負債在銀行業總資產中的比重較小,升值導致的銀行外幣資產的縮水,對銀行業的實際影響有限。不過,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匯率波動幅度的擴大,外匯交易、匯兌規模將趨于增加;衍生產品進一步豐富;風險對沖與投機趨于活躍。銀行的匯兌收益、外匯理財的手續費等趨于增加,但不規范的外匯理財風險也將上升。

  洪崎: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幅度雖然很小,對當期的資產、利潤等重要指標可能不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但由于匯率的波動直接影響國內的宏觀經濟、行業發展,直接影響經營的外部環境,銀行從自身資產負債匹配和產品創新的角度也將面臨變革。因此,要進一步加強本外幣資產合理配置和貸款風險的管理,重視匯率波動下的流動性管理,加強本外幣產品開發和匯率風險管理,積極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可能帶來的影響。

  從長期來看,匯率調整對國內銀行是一次機遇,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對沖外匯風險的需求增加,外匯風險管理產品和

理財產品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在這種條件下,中小銀行利用自身已經建立的優勢,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逐步形成滿足客戶需求、吸引客戶的競爭和經營理念。

  記者:從固定匯率制到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人們擔心銀行缺乏應對彈性匯率的應變能力,給銀行的風險管理帶來了極大的考驗。那么,從改革實施以來的實際情況看,目前銀行是否經受住了考驗?今后應怎樣強化風險應對能力和提高全面風險管理水平?

  馬蔚華:應該說到目前為止,匯率變動的方向和幅度已經被商業銀行所充分預期,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還不是很大,但我們不能抱過于樂觀的看法,因為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經過十幾年血的教訓,商業銀行普遍完善了信用風險的控制,但由于受到長期利率管制和匯率管制的影響,商業銀行在市場風險管理能力方面還比較薄弱,普遍缺乏一套專業化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缺乏一個靈活應變的市場風險計量、監測、決策和響應的機制,缺乏足夠的市場分析人才、金融工程人才和市場風險管理人才,缺乏實時、準確、嚴密、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工具。一旦利率、匯率完全市場化,商業銀行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為了強化風險應對能力和提高全面風險管理水平,除了要積極轉變風險觀,變“控制風險”為“管理風險”外,還要通過徹底的銀行再造,建立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新的經營管理體系。新體系涉及公司治理結構、組織架構、運作和管理流程、產品創新與研發機制、產品定價體系、績效考核與分配體制、業務結構,當然也包括能全面管理各類風險的集中化、專業化、垂直化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新體系的鍛造可以說是對傳統經營管理觀念與模式的全面顛覆。

  李子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實行新的安排后,匯率的波動幅度比過去擴大,變動頻率加快。與此前相比,我行的外匯風險更加顯性化、日常化,提高外匯風險管理能力也變得更加迫切。

  作為較早進入外匯市場并獲得外匯衍生產品經營資格的商業銀行,光大銀行已經從國際上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標準化的風險計量系統,用于計算VaR值、設置交易員限額和產品限額等,能夠準確計算外部敞口頭寸,并據此有效控制外匯風險,可以說建立了較強的風險監測、控制能力以及風險計量能力。同時,在認真評估本行外匯風險管理狀況的基礎上,還按照國際先進銀行的標準盡快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外匯風險識別、計量、監測、控制體系,加強了對外匯業務和外匯風險的內部審計,強化風險應對能力和提高全面風險管理水平。

  記者: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加劇了銀行在國際業務上的變數和競爭,對銀行的定價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都提出了挑戰,在這方面中小銀行應如何應對?

  李子卿:匯改之后,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主體既可選擇以集中授信、集中競價的方式交易,也可選擇以雙邊授信、雙邊清算的方式進行詢價交易,同時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這些做法進一步完善了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改進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也提高了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在目前條件下,我認為,中小銀行應充分利用專業優勢,將遠期結售匯、貨幣調期、利率調期、期貨、期權等衍生產品與貨幣市場、債券市場業務結合,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豐富的復合產品。如在貨幣掉期業務中,所提供的幣種應綜合考慮軟貨幣與硬貨幣的搭配,滿足企業各外幣之間的掉期互換交易需求。

  當然,外匯衍生產品的創新與機遇并存,金融市場的開放、外匯體制的改革,使得市場上的交易量和信息量都是前所未有的,也就增加了對市場分析的難度和衍生產品研發的難度,對銀行在動態環境下的產品交易和內控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中小銀行在此方面尤其要加以重視。

  洪崎:說具體些,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盡快提高自主定價能力,在現有的市場數據基礎上,構建外匯和人民幣收益率曲線,為人民幣衍生產品定價設定必要的參數。二是引入和吸收國際上先進金融產品定價模型,并進行適用性和本土化改造,運用于人民幣相關產品定價當中;同時,應實行風險定價、統一定價,嚴格控制讓利幅度,避免打“價格戰”。此外,引進和培養既通數理、又熟悉金融產品的人才,打造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記者:為抓住匯率機制改革機遇,作為中小銀行目前在打造新的盈利空間上主要嘗試了哪些做法?今后應進一步向哪方面開拓?

  馬蔚華:現階段,銀行還是以發展遠期結售匯業務、人民幣與美元貨幣互換業務和貨幣期權業務等初級匯率風險管理產品為主,今后隨著資本項目管制的放松,將積極朝著本外幣聯動投資、本外幣聯動理財方向轉變,實現資產管理型的代客理財業務和風險規避型的代客理財業務平衡發展。

  洪崎:目前,包括中小銀行在內的所有商業銀行都面臨著加大產品創新和營銷力度,拓寬銀行盈利空間的緊迫問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銀行應盡早推出人民幣掉期、期權等衍生交易產品,滿足客戶套期保值和匯率避險需求;同時要增強產品組合、創新能力,為客戶量身定做產品,提高個性化服務水平。作為民生銀行,為抓住匯率改革的有利時機,我們目前正在制定公司、機構、個人三類客戶的營銷策略,大力發展代客理財業務,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同時積極做好準備,擬訂實施方案,力爭成為合格的外匯/人民幣做市商。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