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 > 正文
 

直接融資對中小銀行影響走向深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4日 10:57 金時網·金融時報

  如何應對市場三個新變化 對話三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行長(1)

  對話嘉賓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 洪崎

  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 李子卿

  編者按 去年,隨著市場深化改革,在三個方面給中小銀行帶來了比較大的沖擊:一是短期融資券使金融脫媒深化;二是利率市場化使利差不斷收窄;三是新的匯率機制挑戰銀行管理能力。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變化在去年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年將會進一步深化,給中小銀行帶來的沖擊也會更大。因此,能不能應對好這些新的變化,直接關系到中小銀行今后的發展。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三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形成了《如何應對市場三個新變化———對話三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行長》一組三篇的系列訪談。

  背景:自2005年5月底中國

人民銀行頒布《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后,截至當年的12月31日,共有61家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為1424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相當于2005年全國各項新增貸款18273億元的7.8%,人民幣新增短期貸款的27%。對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2005年企業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迅速造成了大企業客戶的流失和優質貸款被替換,并直接導致了貸款利息收入的下降。特別是在一些過去一直強調大企業、大客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身上,這種沖擊來得更猛烈,影響不容小視。

  今年,企業短期融資券的發行目前已經啟動,來自市場方面的估計,2006年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至5000億元,這意味著今年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規模將是去年的3到4倍,規模如此放量,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影響將是“震撼性”的。

  記者:短期融資券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影響在去年就已經開始顯現。總體來說,中小銀行在短期融資券業務中有失有得。你們認為,“得”在哪兒?“失”在哪兒?怎么看?

  馬蔚華:對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大企業貸款客戶的流失,短期融資券加速替代商業銀行的優質貸款,使得商業銀行的貸款對象被迫由大型企業向中小型企業轉移,這對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但是,商業銀行通過短期融資券的主承銷業務和以短期融資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代客理財業務、代客交易業務,獲得了中間業務收入;通過短期融資券的投資業務,提供了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同時,商業銀行還可以逾越資本約束的限制,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金融服務。

  洪崎:就2005年來說,企業短期融資券對銀行業的直接影響在于,部分客戶特別是優質客戶把一些流動資金需求由銀行短期貸款轉化為短期融資券,這對銀行的貸款業務拓展帶來了阻力,同時帶來貸款利息收入的下降。但是,我們認為,作為短期融資券市場必不可少的參與者,短期融資券的發展并不會導致銀行與客戶的關系的削弱,相反經過更深入的交流與協作,可以在除了貸款以外的更多市場和產品進行合作,從而帶來更多的非利息收入。因此,我們對今年短期融資券市場的發展持有非常積極和樂觀的態度。

  記者:如果按照市場估計,今年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規模要達到4000億元至5000億元的話,那么與去年相比,今年短期融資券對銀行的影響將會有哪些不同?中小銀行將在哪些方面面臨更大的壓力和困難?

  馬蔚華:與去年相比,今年短期融資券的影響將進一步擴大,并會有所深化:一是更多的企業進入這個直接融資市場,銀行優質貸款分流的壓力將更大;二是隨著短期融資券的擴容,良莠不齊的發行主體將會大量出現,短期融資券的信用風險將會逐步顯現,對商業銀行的信用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國有銀行有規模優勢和網絡優勢,國有銀行在直接融資市場大展拳腳,將給中小銀行以很大的競爭壓力;四是短期融資券市場將逐步對國內券商開放,券商憑借其機制、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將對商業銀行提出嚴峻挑戰。

  李子卿:短期融資券對銀行影響的深化還表現為要求銀行對負債管理的脫媒,減少由于資產負債不匹配和結構失衡造成的整體業務收益率降低的風險;其次,短期融資券發行提高市場化水平,迫使銀行必須提高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以及相應的發行短期融資券產品定價能力;另外,隨著市場的變化,同業競爭加劇,客戶選擇難度增加,銀行對信貸資產的重新布局和新客戶的了解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這方面的壓力也在增大。

  洪崎:由于短期融資券將替換更多的優質短期貸款,銀行在優質企業的短期貸款拓展上阻力更大,短期貸款的平均利率水平也會進一步下降。同時,由于銀行投資短期融資券會100%的占用資本,因此提高盈利和資本約束之間的矛盾將更為突出。當然,企業要考慮多種融資方式,好企業并不是說所有融資都要通過短期融資券來解決。因此,短期融資券的發行會對商業銀行短期貸款業務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但目前不會從根本上動搖貸款在企業融資中的主力地位。

  記者:對銀行來說,直接融資迅速上升的影響除了直接反映在貸款上外,這種金融脫媒的現象今后會不會在其他方面也出現并加劇,比如會影響到儲蓄上,這些對銀行將意味著什么?對銀行的經營轉型提出了什么要求?

  馬蔚華:隨著直接融資的迅速發展,一方面,短期融資券加速替代商業銀行的優質貸款,商業銀行的貸款對象被迫由大客戶向中小企業和個人客戶轉變;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也將會通過各種管道分流到金融市場。金融脫媒的深化是必然趨勢。市場的這一變化,意味著中國金融體系由商業銀行主導型向金融市場主導型轉變。在這種轉型的市場環境里,商業銀行必須以金融市場為主要運作平臺,開展跨市場的交叉性的金融業務,向客戶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從單純依靠利息收入向收入多元化方向轉變,從單純的融資中介向全面的服務中介轉型。

  李子卿: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對銀行經營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商業銀行尋求發展中間業務已成為必然。短券的發行改變了商業銀行以利差收入為主的傳統收入模式,尤其中小銀行在這方面比較明顯。以光大銀行為例,2005年中間業務收入由于短期融資券的發行、陽光理財系列產品的成功運作而出現大幅增長。其二,直接融資渠道的開辟,考驗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這迫使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重心不再單純追求資產或負債的規模越大越好,而是追求規模經濟。所以,商業銀行要準確定位其在資本和貨幣市場中的位置,積極探索業務創新,轉變業務和盈利模式,順應市場的發展。

  記者:去年,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普遍大幅增長,但在提高收入占比上貢獻不大,說明轉型進展比較緩慢。今年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中小商業銀行應如何進一步加快經營轉型步伐,應對直接融資迅速上升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洪崎:根據發達國家和國際資本市場發展經驗,資本市場總值占GDP的比例越大,則國家的經濟體系越完善,銀行的風險越小。直接融資的不斷增長,可能會降低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但不一定會降低銀行的盈利能力,反而可能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提高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所以,面對直接融資迅速上升的趨勢,商業銀行關鍵是要積極參與市場改革。由于短期融資券的發展,改變了市場平臺,所以銀行一方面要提高運用市場工具的能力,通過創新產品,拓展多種盈利渠道,提高資產盈利水平;另方面要提升風險識別和控制水平,在信用結構多樣化的市場中,最大程度地確保資產的安全性,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市場變化的獲益者。

  馬蔚華:股份制商業銀行必須改變傳統的規模擴張的經營思路,徹底擯棄存款立行、以存款論英雄的傳統思維,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實現由單純的融資中介向全面的服務中介轉型。在被動適應金融脫媒的同時,商業銀行要主動開展金融脫媒業務,比如發展信貸資產

證券化、短期融資券承銷等;發展代客交易業務和代客理財業務,獲得無風險的中間業務收入;利用金融市場,發展主動負債工具,逐步改變吸存———放貸的資金運行格局,實現金融脫媒系統內循環,使商業銀行業務表外化、證券化、零售化的趨勢日漸顯著。

  李子卿:加快經營轉型的步伐,光大銀行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培養持續的創新能力,加強創新產品和業務的開發力度,大力發展投行業務、理財和資產管理等業務,逐漸改變當前以存貸款業務為主的業務結構,加大和擴展中間業務收入,增強自身的

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二是改變現有信貸結構,在提高風險識別能力的基礎上,信貸資金適當流向現金流向可靠、產業前景好、風險可控的中小企業客戶。三是探索新的營銷模式,一方面繼續為優質客戶及潛在優質客戶提供傳統銀行服務,穩定客戶和儲蓄資源;另一方面要加強理財、財務顧問等新型產品的營銷,樹立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理念,進一步鞏固銀企關系。四是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展銀行服務領域,向其他業務交叉滲透。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