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創新:招招鮮方能吃遍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5日 09:18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主持人:記者 袁蓉君 特約嘉賓:Mercer Oliver Wyman金融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主管克拉倫斯·雇(Clarence Koo) 20世紀中后期以來,全球金融創新呈現出日益深化的趨勢,已成為金融機構保持競
“新”字當頭提高盈利水平 主持人:什么是金融創新?請簡要介紹一下最近幾年全球金融創新的背景和發展趨勢。 Clarence Koo:金融創新是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滿足顧客需要。“新”方式一般指為滿足特定需要而提供以前未曾提供過的產品,至少是沒有用于服務該需求的產品。而這種產品本身可能并不新奇。比如說,結構存款是最近零售銀行業的一種主要產品,它能夠向顧客提供潛在的產權投資市場收益,同時通過主要擔保限制走低的風險。實際上,能產生結構存款的衍生品已經擁有好幾十年的歷史,就連結構存款本身也早在十多年前就出現了,只不過之前它主要用于西方的公司以及私人銀行的客戶。 有趣的是,金融創新也經常被用來擺脫政策的限制,并從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各個金融中心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力。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倫敦的歐洲債券市場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發展。該市場通過各種以海外市場貨幣,如美元、日元或其他貨幣形式為操作媒介的金融工具來匯集債務資本,從而避免了一些國內稅費。歐洲債券市場與同樣擺脫了約束的衍生品市場一起推動了倫敦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另一個例子就是證券公司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合同創新以擺脫收購對象控股上限的約束。此外,還有很多關于通過金融創新合法逃避公司及個人稅的例子。有些獲益最豐的銀行就在為國際公司提供避稅理財服務并將其作為主打業務。 金融創新對金融機構的盈利至關重要的原因有三個。首先,它使得銀行能夠通過傳統產品所無法實現的方式更好地服務客戶,這對于提高收益和競爭力都非常有利。其次,一種新產品在其剛剛上市的一段時期內,都不會面臨激烈的競爭,從而確保了更高的利潤。最后,許多創新產品的定價都不透明,讓客戶難以在價格上進行比較,從而保持其盈利水平。結構存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最近幾十年金融創新的速度加快,相信這與技術創新有著密切關系。隨著功能強大的電腦不斷普及,金融工程師們可以更方便地在現有的風險保障下發明新產品,估算其風險、定價并進行加工處理。信息技術的進步也通過數據挖掘使人們更好地理解顧客回報和顧客行為。顧客和交易數據的挖掘實現了對顧客及其需求的具體分群,從而產生了許多可以分別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讓我們擺脫了“一招鮮,吃遍天”的模式。一些政策法規可以激勵創新,但同時擺脫一些政策法規的制約也可以激勵創新。比如,取消行業界線的限制激勵了跨行業產品和服務的創新。 了解客戶需求至關重要 主持人: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應如何進行金融創新?根據西方國家的經驗,對創新具有推動作用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Clarence Koo:金融創新的關鍵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是以顧客為中心并進行調查。要從創新中獲利,金融機構必須滿足客戶的需求。許多在產品開發方面成績突出的公司都在顧客調研方面有著系統的方法,從而可以對市場潮流進行預測或者找出當前的金融產品難以滿足的市場空缺。實際上,有一些最好的金融創新并不局限于金融方面,比如有時客戶需要更多更有用的信息,這方面也可以創新。第二,盡快將創新產品投放市場。有時候一些公司會有不錯的想法,但是他們卻不善于從中獲利。這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套強有力的制度或者快捷的IT系統來保障創新產品迅速投放市場。第三,對新產品進行測試和反饋。有些成功的公司建立了一套系統化的產品創新方法。公司在一小部分客戶中測試新產品并得到反饋,然后將反饋信息用于未來關于該產品的投資等計劃,從而有了一個能不斷循環的測試和反饋流程。第四,公司高層參與創新。當金融產品研發中心正式建立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公司高層的參與以保證新的想法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以及資金支持。第五,企業文化。企業根據鼓勵創新程度的不同有很大區別。對于創新來說,企業文化之間會有很大的影響。有的企業在基層和中層鼓勵創新,而有的企業提倡命令與服從,重視維持現狀。第六,投資。金融創新需要所在的文化及金融潮流體會投資并從中獲利的價值,并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正確認識監管法規影響 主持人: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根據您對這些機構的了解,它們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中國借鑒? Clarence Koo:中國要進行自己的金融創新所要上的重要一課就是要認識監管法規對金融創新的影響。比如說,頒布某些新政策法規可能會阻礙金融創新在國內的發展,并使其轉向海外。另外,對金融機構在本國市場的營運上加以不必要或者苛刻的限制,可能阻礙其對某些客戶群提供服務。在Mercer Oliver Wyman 2001年進行的英國保險商協會調查中可以看到上述第二種影響的例子。調查表明,當時旨在保護客戶利益的投資法規,結果卻適得其反:保險商往往不愿意為中產階級和下層的客戶服務,因為法規規定的代價比較高。 當然,大部分國家都相信有些政策法規有利于保護客戶的利益。對于廣大個人客戶來說,一些金融產品很難理解,因此有必要出臺一些法規確保金融機構不能通過蒙蔽客戶而牟取利益。同時也要注意這些法規不能過于繁瑣或代價高昂從而使顧客無法享受有用、有價值的金融產品。從機構的角度來看,也有很多公共機構因使用衍生產品不當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如美國加州橘郡和英國的Hammersmith & Fulham地方政府的經歷。這些例子說明衍生品交易與社會團體現狀的不吻合會增加社會團體的風險,而不是起到應有的降低風險的作用。從顧客和機構兩個層面看創新,一個比較大的難題就是如何平衡可能會對客戶和社會產生的潛在回報和通過限制金融市場創新而產生的風險規避。 國際銀行創新產品層出不窮 主持人: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工具的發展創新主要有哪些?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Clarence Koo: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西方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卻是客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衡量風險的分析方法的發展。這對于金融機構更好地了解客戶和產品的風險和回報起到了巨大的幫助。比如說,這項創新在銀行業開始后,高級別的客戶能夠通過更低的價格而獲利,充分體現低風險優勢。同時,由于銀行對于許多級別較低的客戶所帶來的風險有了更好的認識,這些客戶因此能夠獲得此前根本無法獲得的貸款,并從中獲利。而金融機構也因以較高價格向這些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從產品層面上來看,最近有很多有意思的金融創新,它們存在于所有主要的金融領域,具備的一個特點是都需要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和金融模型使其設計和銷售成為可能并有利可圖。資本市場和保險業擴大了將風險打包變為其他形式,如巨災債券、颶風期貨、預付風險等等的途徑;技術創新從機構層面和顧客層面極大地降低了投資、貸款、風險轉換和保險的費用,由此帶來了金融服務的快速發展。因為較低的價格使市場更加活躍,同時也使原先獲利較少的領域出現了金融服務,比如為新的管理資產類別(日用品和合成掉期等)提供的自動交易、對沖基金、單位信托;隨著科技的進步,也產生了許多能為顧客帶來便利的產品,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成本,如電子債權的調整、電子付賬等等;面向消費者的金融產品中不斷涌現出眾多創新產品,如組合了存款和資產衍生品的組合式外幣存款,組合了抵押貸款和債務的回饋抵押貸款,以及組合了共同基金和保險的連結保險;最近,面向消費者的金融創新主要集中在滿足逐漸老齡化的西方國家消費者的新需求上,如反向抵押貸款、能力喪失減責保險等。 中國銀行業創新能力優于保險和證券 主持人: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金融創新在背景、動機、環境、效果和技術支持上有什么不同? Clarence Koo:中國和許多西方國家在背景和動機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對于利潤或者股東資產價值創造的看法不同。在中國,雖然管理層和監管層對利潤也會非常的重視,但是由于各種因素,對利潤的關注比不上西方國家。然而,對利潤的關注卻會有助于促進創新。這是因為利潤能夠提供創新的動力。比如,首先應用創新的公司在創新產品普及之前一般都享有豐厚的利潤回報。 另一個重要區別是監管環境的不同。在中國,金融產品以及推出創新金融產品的過程往往會受到比在西方國家更多的監管限制。 最后,西方銀行業的悠久歷史使得這些銀行積累了豐富的研發和管理創新產品的經驗。中國的銀行需要向西方學習的一點是,有效的管理是金融創新的前提。 主持人:目前中國的金融創新主要集中在金融工具創新方面,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業務,這與西方以技術性金融壟斷為主流的創新有很大不同。請你預計一下中國今后金融創新的發展方向,突破口會在銀行、證券和保險中的哪個領域?在西方,證券業務創新一般多于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Clarence Koo:正像剛才說到的,這主要由這些領域的監管環境決定。如果在這些領域,監管部門能夠提供足夠多創新發展的自由空間,我覺得如果從影響面和涉及金額來看,銀行業中最有可能出現金融創新。原因很簡單,未來幾十年銀行業還會一直占據中國金融業的頭把交椅。銀行業在中國擁有最大的客戶群體,使其有更多的機會和動機去創新,普通用戶也會較容易了解創新后的銀行產品。對于剛剛開始接觸金融服務不久的中國客戶來說,他們會更快接受銀行提供的這些創新金融服務。從另一角度看,最快推出的創新產品(與西方市場推出時間差最短來定)很有可能出現在資本市場。這是因為大型的中國企業和他們西方競爭對手同樣希望使用各種金融衍生品來幫助他們減少經營風險或者獲得更加廉價的資金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