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農信社改革成功遞出第一棒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1日 10:20 金時網·金融時報

  經營管理外部條件得到一定改善 各項業務較快發展

  本報北京2月20日訊 記者韓雪萌報道 全國合作金融監管暨改革工作會議今天提供的資料顯示,在國務院直接領導下,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兩年多來,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的外部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項業務有了較快發展。在改革的接力長跑中,順利遞出了第一棒。

  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05年末,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含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資產總額37206億元,其中各項貸款余額22008億元(占全部金融機構的10.9%),比2002年末增加8070億元,增長57.9%。總負債35553億元,其中各項存款余額32626億元(占全部金融機構的10.8%),比2002年末增加12751億元,增長64.2%。所有者權益1653億元,比2002年末增加1927億元。在各項業務發展的同時,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也有所改善。

  一是通過將農村信用社管理和風險責任移交省級政府,在管理體制上進行了積極探索。目前,已有25個省(區、市)的省級聯社,北京、上海農村

商業銀行、天津農村合作銀行等機構相繼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信用聯社即將掛牌,海南省的改革也正在進行中。通過改革,農村信用社行業管理職責比較順利地移交給省級政府,初步明確了地方政府的責任。

  二是通過機構整合并試點組建農村銀行類機構,在產權制度和經營機制上邁出了積極步伐。試驗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產權模式,試點組建了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以縣市為單位統一法人等新的產權組織形式。截至2005年末,全國共組建銀行類機構72家,其中農村商業銀行12家,農村合作銀行60家,另有9家農村合作銀行機構批準籌建;組建以縣(市)為單位統一法人機構519家。

  三是通過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扶持,在消化歷史包袱、化解風險上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2005年末,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3255億元,比年初下降1259億元,比改革前的2002年末下降1892億元;不良貸款按以往同口徑計算占比14.8%,比年初下降8.3個百分點,比2002年末下降22.1個百分點。這些數字盡管主要是四級分類的結果,但從總體上看,說明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在改進。

  四是通過增加支農信貸投放,改進支農服務方式,在支持“三農”發展上作出了積極貢獻。存款規模擴大、股金數額增加以及市場意識增強,使支持“三農”的信貸投入數量明顯增加。截至2005年末,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業貸款余額10071億元,比2002年末增加4492億元,增長80.5%,高于同期各項貸款余額平均增速22.6個百分點;農業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為45.8%,比2002年末提高5.8個百分點。其中,農戶貸款7983億元,支持了7000多萬農戶,占有貸款需求農戶的60%。占農業貸款余額的比重為79.3%,比2002年末增加3746億元,增長88.4%。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