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全球熱論:中國因素舉足輕重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6日 18:03 贏周刊

  □魏川

  12月10日,中國銀行行長助理朱民在北京參加“世界經濟與中國:促進共同繁榮國際研討會”時表示,美國和世界經濟確實處于不平衡之中,但這種不平衡可能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繼續得以維持,從而構成不平衡中的平衡。他還指出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隨著一體化的發展,全世界的進口和出口的差額在不斷擴大,在這個意義上,全球的經濟金融越來越
緊密了。典型的案例就是中美之間的貿易,中國大規模的出口,美國大規模的消費,同時大規模的借債。與此同時,中國通過購買美國的債券,出口贏得了外匯,形成了整體的平衡。

  在全球經濟金融的結構性失衡持續的過程中,中國在某種程度上發揮了延續這一趨勢的作用。我們還可以發現,中國不僅僅是一個迅猛增長的消費市場。在當前科技革命的伴隨和推助下,中國已然成為一股改變全球的力量。例如它已經改變了全球貿易條件,把收入從與之競爭的輕工業產品生產國轉向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和服務生產國。

  英國《金融時報》12月12日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的文章。作者魏城談及在中國買外國產品貴得離奇,而中國賣到外國的一些產品,由于一些中國企業過度競爭,相互壓價,價格甚至比成本還低。

   這種現象在全球化時代看來很容易理解。如今,“中國制造”的日用品和家用電器已經深入到許多英國人的家庭。中國貨便宜,在英國已然人盡皆知,但普通英國人不知道的是,有些中國貨在英國的賣價比其原產地還便宜。如果中國產品在國內出售的利潤比國外還高,為什么還要出口?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出口商之間的過度競爭、相互壓價,“血拼”價格的結果甚至導致“賠錢出口”。為何賠錢還要出口?一位出口企業的老板說:“賣到國外市場,雖然價格低,但能很快拿到錢,總能賺一些;如果賣到國內市場,可能很長時間都見不到錢。見不到錢,廠子就無法運轉了!痹凇澳每戾X”成為許多出口企業“賠錢出口”的主要動力的同時,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外經貿部門,為強調自己促進對外出口的“政績”,也在鼓勵出口企業“賠錢出口”的做法。

  與出口商品價格低廉相比,中國的進口商品卻是價格高昂。無論是手表、珠寶、成衣、鞋類、文具、食品等日常消費品,還是鐵礦石等能源類產品,其進口價格都在不斷攀升。一雙出口皮鞋賣價只有4美元,一雙進口皮鞋賣價卻高達千元。于是產生了另一種異象——中國一方面在“賠錢出口”,另一方面卻在“舍命進口”:中國進口的外國產品貴得離譜,遠遠超過了中間環節應有的“層層加價”。

  對于中國這種“賤賣貴買”的進出口模式,我們應該如何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看到,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和勞動力價格仍然大大低于國際市場,而這種低價對中國和世界來說未必是好事。在特定時期,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可能成為競爭力,但這往往是落后的競爭力。因為以低價做支撐,必然長期扭曲勞動力價格;拿扭曲的勞動力價格去進行國際比較,當然會把超額利潤給了別人,對本國勞動者收入而言是相對增加、絕對減少,即收入增加的部分與其真實的勞動價值貢獻增加值比是絕對減少。何況,低收入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低水平競爭和落后生產方式盛行。我們可以看到,高工資國家雖然工資成本高,卻同時具有人才、效率、創新勞動的優勢。因此其大部分商品、特別是高附加值的中高檔商品,國際競爭力都遠超過低工資國家。今天,能保持領先的國家都是勞動力價格穩步提高的國家,國家的福利進步必須與經濟發展相協調。這才能在維持穩定的前提下保持可持續發展。

  12月12日,《財經》2006年會在北京舉行其主題為“世界與中國”。專家在會上指出,亞洲尤其是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獨立的增長引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個支柱就是美國。在中國,投資是主要的增長引擎,中國的貨幣政策也是有利于經濟的增長。美國則是一個強大而富有活力的火車頭,它強大的增長率使它保持著持續的增長,而且還有很多儲蓄流入美國市場,使得美國能為世界市場注入資金。其實,并不是美國自己在花錢,而是全球資金的流入,幫助美國向世界經濟來注資。

  12月13日,WTO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香港召開,有個問題引起了全球的熱論:在WTO多邊貿易談判中,中國要不要充當發展中國家的領導者?因為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已由四年前的第九位的進口國第十位的出口國,躍升為“兩項第三”,所有發展中國家都不會怠慢它。所以,過去惟其他發展中大國馬首是瞻的發展中國家,已將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希望中國做他們的領導者。不管中國是否抱定“不當領導者”的立場,中國因素之舉足輕重已然清晰。

  第一屆東亞峰會于12月14日在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再次展現了東盟、中國及東亞的持續上升的影響力;東盟與中國的關系將會更密切。事實上,中國在東亞地區的政治影響力,開始趕上了其經濟影響力。在亞太經合組織年度峰會等集會上,美國突然間不再是小國們贊頌的唯一大國了。東亞地區政策的中心問題不再是如何應對美國,而是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

  西方國家和第三世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以及投資者,可能還沒意識到,中國正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他們的生活。但事實就是如此。這正是一個具備如此經濟規模、如此增長速度的國家崛起的涵義。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882,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