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行董事長 傅建華
提要上海著眼于"立足長三角、服務全國、融入世界"的發展戰略,同心打造長三角都市經濟圈,長三角城市群的金融聯動也開始啟動。經濟、金融、市場環境的日趨完善為上海銀行跨地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歷史機遇。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上海銀行在上級監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充分把握住了發展的新契機,并憑借自身的實力在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
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上海銀行寧波分行的設立,結束了城市商業銀行只能在單一城市發展的歷史,成為了上海銀行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也成為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近日,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核,寧波銀監局同意上海銀行在浙江省寧波市籌建寧波分行。這是中國的城市商業銀行首次開設跨省市的分支機構,實現跨區域發展。跨區域發展被譽為是繼1995年“組建城市商業銀行、構建現代商業銀行運行框架”之后,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的范例。上海銀行跨省市設立分支機構,實現跨區域發展,是上海銀行提出的“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接軌國際”戰略思想的成功推進,也是上海銀行實施區位優勢戰略的重大突破。
確立開放式發展戰略,走本土國際化之路
“立足上海”就是堅持以上海作為發展根據地和基本立足點,依托上海的區位優勢,抓住上海對外開放和都市化進程加快的歷史機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深化市場定位,強化經營特色,培育、增強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擴大在上海地區的影響力。“輻射全國、接軌國際”就是順應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金融市場化、服務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以爭取跨區域發展為引領,依托上海,建立區域布局,加強戰略聯盟;同時以國際準則、國際先進銀行經驗來規范、改進經營管理,廣泛接受國內、國際市場的監督和選擇,著力構建發展新格局,實現發展新進步。結合自身的特點,上海銀行在實施“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接軌國際”發展戰略過程中,提出要走“本土國際化”發展之路。所謂本土,是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上海銀行將立足于上海,立足于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所謂國際化,并不是要在國際范圍內大規模地開展業務,而是要按國際標準和準則來塑造上海銀行,力爭把上海銀行建設成為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銀行。
在開放式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上海銀行通過多種方式突破城市商業銀行單一城市制的限制,積極拓展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多彩多姿的發展道路。
以主動的姿態,謀求城市商業銀行之間廣泛的戰略聯盟與合作。上海銀行成立以后,本著“平等自愿、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推動通過加強城市商業銀行間的聯合與合作來突破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地域限制。2002年9月,由上海銀行牽頭組建的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正式成立,成為城市商業銀行間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經典之作。
建立滬港臺“上海銀行”戰略同盟,開展兩岸三地金融合作。2000年4月,上海銀行順應滬港臺兩岸三地經貿發展趨勢,充分利用滬港臺“上海銀行”的歷史淵源關系,成功聯合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臺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構建三行“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以實現資源共享,創造發展契機,拓展市場份額,形成合力和“三贏”態勢,從而增強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通過五年多來的努力,三行就合作原則、合作領域等達成了多項共識,業務合作成效初顯,并共同確定了三行合作標識,充分展示了滬、港、臺“上海銀行”戰略合作的品牌形象。
“引資”與“引智”并舉,走本土國際化道路。在引進外資方面,上海銀行作了較早的探索和實踐,成為國際金融業了解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群體的窗口,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1999年9月9日,上海銀行率先引進國際金融公司(IFC)參股投資,開創了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參股中國銀行業的先河。2001年12月29日,上海銀行又成功引進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參股投資,國際金融公司增持股份,香港的上海商業銀行也投資參股,從而成為當時國內外資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家商業銀行,開創了吸收外資機構多元化投資的新模式。與此同時,上海銀行還與匯豐銀行簽訂了技術支持協議,積極引進國際先進商業銀行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術,推進城市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體制的完善,加速經營管理理念的更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這種“引資”與“引智”相結合的模式體現了上海銀行為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挑戰,按照國際標準開展現代金融企業建設,通過實踐走出了一條本土國際化之路。
打造區位競爭優勢,探索多元化跨區域發展模式
上海銀行開放式發展的各項實踐,為上海銀行實現跨區域發展,真正突破經營的地域限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作為一家中小銀行,選擇什么樣的跨區域發展戰略,采取什么樣的跨區域發展模式,就成為擺在上海銀行決策者面前的重要課題。由于規模較小,城市商業銀行的跨區域發展不可能、而且也沒有必要建立覆蓋全國的金融服務網點。怎樣揚長避短,集中資源,確立自己跨區域發展的重點區域,形成自身獨特的區位競爭優勢就顯得非常重要。
作為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的先行者,上海銀行在區域戰略抉擇和跨區域發展模式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跨區域發展戰略抉擇:區位優勢戰略。2004年,上海銀行在總結開放式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較為完整的跨區域經營的發展戰略,即區位優勢戰略,并將之確立為未來發展的五大戰略之一。所謂區位優勢戰略,就是利用上海銀行的地緣優勢,在上海及周邊長三角地區進行密集性經營,從而更好地了解區域內的市場狀況和客戶狀況,提供更適合市場需求的金融服務,贏得競爭優勢。在區域布局上,上海銀行立足上海,并順應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金融市場化、服務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加快向長三角地區發展,在主要經濟中心城市拓展服務網絡,同時在適當時候進入區域經濟發達的環渤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區。
區位優勢戰略是上海銀行“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接軌國際”開放式發展戰略的深化和延續。這種差異化、有選擇的跨區域發展定位既是順應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戰略框架、形成自身特色優勢的理性選擇,也是發揮自身優勢、延伸滬港臺兩岸三地合作平臺,滿足客戶多元化、全方位的深層次金融需求,增強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將有力推動上海銀行實現從一家地方性銀行向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轉變。
跨區域發展模式探索: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城市商業銀行的跨區域經營可以有多種途徑和模式,既可以通過設立分支機構的形式,也可以通過兼并、收購的形式;既可以通過參股、控股的形式,也可以通過業務戰略聯盟、組織機構聯合的途徑達到跨區域發展的目的。多年來,上海銀行根據客戶對全方位、一體化金融服務的現實需求,結合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努力。
首先是設立異地分支機構,拓展服務網絡,增強金融服務功能。自2002年以來,上海銀行開始研究通過在長三角部分城市設立異地分支機構的形式來實現跨區域發展的可行性。在對區域經濟、市場競爭、客戶需求、自身實力與特色等進行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了具有良好經濟、金融、市場環境,與上海有著較強互補性和協同性的寧波。在寧波開設分行成為實現跨區域發展、拓展服務網絡、擴大業務輻射面、增強服務功能的第一步。
其次是參股控股或重組其他城市商業銀行,提升整體競爭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作為城市商業銀行群體的一員,上海銀行始終把推進以資本為紐帶的深層次聯合、提升城市商業銀行整體競爭力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上海銀行在堅持市場化原則和商業化運作的前提下,對通過參股、控股的方式,實現與長三角地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聯合;通過換股的方式吸收合并部分城市商業銀行,實現資源整合與共享等課題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并與部分兄弟商行達成了一定共識。
迎來發展新契機,實現發展新突破
中國銀監會成立以后,針對城市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制定了《城市商業銀行監管與發展綱要》,鼓勵城市商業銀行在綜合處置不良資產基礎上進行重組改造和重組聯合;支持經營狀況好、管理能力較高、創新能力較強的城市商業銀行實現跨區域發展;支持城市商業銀行收購國有商業銀行撤并的機構和網點;支持城市商業銀行并購周邊城市信用社,可向本行政區域內經濟金融發展狀況良好、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市轄縣和縣級市延伸,擴大覆蓋范圍。這一綱要的出臺,為上海銀行的跨區域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導和制度上的保證。在2005年6月召開的全國城市商業銀行工作會議上,劉明康主席指出:“城市商業銀行今后的主要方向是重組改造和聯合”,“鼓勵各行按照市場化原則和自愿原則進行聯合并購,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整合”。這為上海銀行選擇跨區域發展的道路和模式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導。
同時,隨著上海成功申辦2010年世博會,蘇浙滬兩省一市的城市間、地區間、企業間經濟金融交流的日益密切,新一輪長三角合作熱潮正在興起。上海著眼于“立足長三角、服務全國、融入世界”的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立足長三角、融入長三角、服務長三角”,與長三角共同舉辦世博會,同心打造長三角都市經濟圈,把長三角的產業鏈真正連接起來,共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在迎來發展新契機的同時,上海銀行的自身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也日益增強,經營管理品質不斷提升,初步建立了現代金融企業的框架,正處于蓄勢待發、謀求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截至2005年9月末,上海銀行的總資產已經達到2257億元;按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新口徑計算的資本充足率為11.28%,提前達到了監管要求。同時,上海銀行的發展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較高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