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擬明年年底上市 外資持股比例達24.9%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7日 11:57 財富時報 | |||||||||
引進ING、IFC四位洋高管 外資持股比例達24.9% 本報記者 居宇慶 北京銀行董事長閻冰竹和行長嚴曉燕于日前向比利時的侯德民(BrunoHoudmont)和法國的森華(BasharSamr)頒發了聘書,他們分別擔任該行副行長和行長助理,自此,連同另兩位
中國內地上市是最大愿望 閻冰竹表示,這是繼ING集團今年3月以1.96億歐元參股北京銀行19.9%股份,并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后的又一大舉措,ING銀行也承諾,將全力支持北京銀行的發展,ING將不在北京設立銀行分支機構。IFC用0.59億美元認購該行5%的股份,目前外方入股資金已全部到位,外資持股比例達24.9%。閻冰竹介紹說,ING、IFC入股后,將在北京銀行15人的董事會中占有四個席位。其中,侯德民和森華各占一席,國際金融公司委派的董事占一個席位。 兩大境外投資者的資金注入后,將為北京銀行運營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北京銀行所有者權益將達到101億元人民幣,發展實力進一步壯大,同時也為未來上市奠定了基礎。嚴曉燕也表示,今后在境內上市是我們北京銀行的一個最大愿望。 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在外資資金和管理人員全部到位后,北京銀行的上市步伐會不會加速,時間是否會選擇2006年?對此,嚴曉燕稱,北京銀行今后發展的目標是上市,在境內上市是我們的一個愿望。按照規定,涉及銀行在上市的經濟數字、工作進展等方面的任何資料不得隨便外泄,因而對于下一步的上市,嚴曉燕沒有和現場的記者分享具體內容,上市具體時間和目前的準備工作,外界只能去猜測。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家認為,按照WTO協定,2006年到2008年是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集中上市的兩年,目前外資金融業也加大了在中國的步伐。北京銀行董事長閻冰竹今天說,ING派駐金融專家和管理者意味著北京銀行與外國投資者的合作升級,國際化進程加快。 北京銀行相關人士也表示,銀行目前沒有太多的呆帳、壞帳,從與國外銀行合作前景、今后發展方向以及計劃向海外市場推進的各項業務來看,具備了上市的條件。 直銷銀行私人銀行成重點 成功聘任外籍高管,顯示了這家城市商業銀行與境外戰略投資者合作的全面升級,更意味著該行國際化步伐的全面加速。北京銀行也是荷蘭國際入股的第一家中資銀行,該集團目前在華業務包括人壽保險、銀行、基金和房地產。國際金融公司是世界銀行集團旗下的一家國際開發機構。在外籍高管進入后,北京銀行今后將與四位洋高管在人員、技術、產品等層面進行交流,在風險管理、金融IT技術、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客戶資源、人力資源和企業整體改進方面與外方深入合作,并培養通曉各類金融知識的“財富管家”。其中,總行副行長侯德民協助行長分管個人業務部及戰略性企業發展工作,總行行長助理森華協助行長分管風險管理部及企業改進工作。 在保險業務、零售業務、中小企業的服務領域都是ING的優勢所在,ING相關成熟產品導入和雙方合作的展開,為北京銀行豐富服務產品進行差異化服務有重大的影響。外資機構入股后,北京銀行的這種社會聲譽顯著提升、品牌的價值逐步提高,更有利加快國際化進程,ING向北京銀行派了兩名資深的銀行顧問,在全面了解北京銀行發展戰略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戰略框架,對北京銀行產生重大影響。 ING也承諾為北京銀行培訓金融管理人才和先進的金融管理技術,將促進北京銀行管理方式轉變和風險控制能力的提升。ING指出,北京銀行國際化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必須成倍地增加。 從合作背后到宏偉藍圖 北京銀行對外引資工作運作時間比較短。閻冰竹曾經多次赴荷蘭商談合作細節,當時荷蘭王國副首相、財政部部長和央行行長等高官盡皆到場,充分顯示出對北京銀行和中國市場的重視。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前天也公開表示,對于外資銀行來說,要在中國這樣大的經濟體中建立起自己的網絡還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因此外資銀行與中國現有的商業銀行進行合作,可以算是一個捷徑。 據了解,北京銀行在2000年時就與國際公司有過接觸,但由于歷史的遺留問題,當時該銀行感到缺乏信心,所以北京銀行把那時的工作中心放在化解遺留問題和摸清資產價值底數兩方面。2002年起,北京銀行聘請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對該行進行外部的審計,做好了與國際接軌的數據和財務報告的準備工作。隨著不良資產的化解,北京銀行先后與10多家境外金融機構進行了廣泛的接觸,這時期成立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并每周聽取與境外金融機構接觸后的信息反饋,研究進一步工作的策略。 對北京銀行而言,對技術的引進更甚于對資金的需求。閻冰竹介紹,北京銀行在此前已經與外資方已擬定了涉及經營管理、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方案。 談到北京銀行的宏偉藍圖,閻冰竹說:“引進洋高管,會有一個互相了解、磨合、適應的過程,但雙方都有信心把這件事做好!痹趥人業務領域,對ING集團原有的金融產品進行“本土化”改造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以投資理財產品為主的金融產品。同時借助外資方的“人脈”關系,在國際大型企業集團、三資企業、大型外向型企業以及在華外籍人員中開發客戶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