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洲銀行不同的是,淡馬錫看起來更像一個不插手具體業務的“機構投資者”,只為投資收益而來
□ 本報記者 羅斌
7月4日晚9時,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行)正式宣布,新加坡國有淡
馬錫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淡馬錫)入股之后,該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談判工作,基本完成。
淡馬錫入股建行,是通過以14億美元,從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受讓建行5.1%股權完成。淡馬錫并承諾,將在建行IPO時,認購10億美元的股份。
坊間傳出,建行與淡馬錫簽下入資協議是6月24日。就在同一天,建行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排期的初步申請。這意味,建行上市進入了最后的倒計時。至此,建行的最終戰略投資人,落實為美洲銀行與淡馬錫兩家。不同的是,前者為拓展業務而來,后者只為獲得投資收益。
11月上市可期
6月下旬,建行董事長郭樹清在內部會上,透露了建行上市的心理期限。在分行行長級別參加的一次培訓活動中,郭樹清明確表示,“最遲要在今年11月份實現上市。”
在上市排期的初步申請之后,從建行獲得的消息是,“正式的上市申請擬于今年8月遞交”。按香港聯交所一般程序,正式上市申請提交兩個月后,將獲得聯交所的審批結果,因此,郭樹清所言“11月”,應是有把握的判斷。
回看大國企輪番赴港IPO的6月,實在不是好時機。許多基金經理正值暑期長假階段,而又逢境外對沖基金抽離港市,加之各股輪番抽水,導致除交行(3328,HK)受市場熱捧外,神華(1088,HK)、中遠(1919,HK)的諸多認購處,幾近門可羅雀。
依以往經驗,香港聯交所年底發行的新股,常被市場熱捧。中國人壽(2628,HK)、中興通訊(0736,HK)等諸多大盤股“前輩”,此前赴港上市的內地企業都選擇在年底前。
股權改革艱難
“擇日不如撞日”。 11月的上市好時機,對于建行來說,也絕非力所能“擇”。作為IPO的先決條件,建行的股權改革,其間一波數折,若非戰略投資人美洲銀行與淡馬錫的閃電入局,不知還要經受多少磨難。
復盤建行股權改革,重頭戲是引入境外戰略投資人,以期改革治理結構,形成業務互補。
引入境外戰略投資人的改革時點,是自2003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復,中央匯金公司將225億美元外匯儲備注入建行后起始。
在長達15個月的時間里,建行試圖與美國花旗銀行聯姻。在行內人看來,花旗銀行與建行的未來發展,看上去像戰略沖突而非戰略合作。在實質性談判中,“對手還是朋友”的猜忌貫穿始終,更因業務架構與價格的分歧,而最終告吹。
作為“救火隊員” 的美洲銀行,遲至今年3月才火線入局。作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美洲銀行截至2004年底的總資產為11104.6億美元,凈利潤為141.4億美元。
3個月內,一項30億美元的合作達成。這包括美洲銀行以25億美元,從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受讓建行9.1%股權,再于建行IPO時購入5億美元的股權。
投資客淡馬錫
幾乎是翻版。除了交易額的規模,淡馬錫的大體交易模式也是如此。以14億美元,購買中央匯金公司持有部分建行股份之5.1%完成,并承諾,在建行IPO時,認購10億美元的股份。
不同的是,淡馬錫看起來更像一個不插手具體業務的“機構投資者”。雖然以超過5%的股權,獲得一個董事席位,(按有關監管要求,外資機構持有國有銀行股份超過5%,即進入銀行董事會)。但作為一家投資公司,淡馬錫并沒有跨地域的金融業務與管理經驗,未來也很難就具體業務與建行開展合作。
此次入股建行,淡馬錫是通過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亞洲金融來進行。就在去年1月,亞洲金融持有民生銀行(600016)4.55%的股份,顯然無意進入民生銀行董事會。
隸屬于新加坡財政部的淡馬錫,在亞洲范圍內大買銀行股份。這家管理著超過500億美元資產的公司,除了控股新加坡發展銀行,還持有印度、印尼、韓國多家銀行的股權,其中的印尼Danabank銀行,2003年的股本回報率高達26.7%。
淡馬錫買入有建行股份的價格,為1.18倍市凈率(P/B值,每股價格除以每股凈資產,數值越低表示價格越便宜),比美洲銀行買入建行的1.15倍市凈率開價略高。
但內地上市銀行股中,市凈率最低者為華夏銀行(600015),尚達到1.74倍。從價格上看,建行算是“便宜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