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冬、張艷紅/文
本報訊 為奪回電子匯兌市場份額,中國郵政于本月初在廣州等全國20個省會城市開通一種全新的電子匯兌業務,該業務將以電腦化、網絡化取代以往到郵局填寫匯款單、支付現金的傳統匯兌方式。
據悉,中國建設銀行從1998年底率先推出電子匯兌24小時到賬業務以來,僅去年上半年業務量就達407億元,而同期全國郵政匯兌只有1370億元。隨后,工行、農行和中行也相繼開通了該項業務,同傳統的郵政匯兌方式展開激烈競爭。而此次中國郵政全面開展這項業務,無疑是要從銀行手中奪回這塊市場。據了解,國家郵政局擬在此次開通20個省會城市電子匯兌業務的基礎之上,于年底完成全國2300多個市縣局匯兌中心的聯網建設,并初步向國際郵政電子匯兌業務挺進。
據郵政部門負責人介紹,郵政部門開辦這項業務存在著相對于銀行的諸多優勢。首先,郵政網絡普遍,可以深入到全國所有市縣以及經濟發達的鄉鎮;另外,在銀行電子匯款時,必須雙方都開有賬戶才行,而郵政電子匯款與普通匯款一樣,郵遞員把匯款單投遞入戶送到收款人手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