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利/文
24家石化上市公司2000年主業收入平均增長了44.47%,主業利潤平均增長了16.74%,凈利潤平均增長8.60%,每股收益從1999年的平均0.186元,增至0.256元。但分析發現,整個板塊平均利潤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原油價格的上漲,也就是說,如果剔除三家采油類上市公司,整個板塊的利潤增長就呈現負增長(詳見附表)。采油類和零售類公司業績突出
三家以原油開采為主的上市公司——石油大明、遼河油田和中原油氣年報顯示,2000年無論是主業收入,還是主業利潤,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尤其是主業利潤的增長都在180%-260%,其中中原油氣和石油大明的每股收益分別高達1.1736元和0.91元。
三家公司利潤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揚。另外,還得益于政策方面的扶持。根據財政部通知,三家公司按原財政部、石油工業部規定,在使用范圍內提取進入生產成本及油田維護費也被取消。油氣經營中支出形成的資產折舊年限由6-14年改為8-14年。遼河油田2000年在主業收入大幅增長35%的情況下,成本下降了25.9%。中原油氣經河南省科委批準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自1999年度起免征所得稅兩年,2001年起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泰山石油和武漢石油屬于油品銷售企業,2000年國際石油價格猛漲,國家幾次上調成品油零售價,使得成品油零售商有利可圖。同時國家加大了打擊成品油走私的力度,穩定了國內成品油市場,使一度大跌的成品油售價穩步回升,增大了石油產品銷售的盈利空間。武漢石油在2000年投資1.8億元,收購社會加油站37座,協議租賃社會加油站18座,公司的零售經營規模得到迅速擴大,較上年增加145.9%。泰山石油2000年增加投資近1億元, 采取新建、收購、租賃、特許加盟等措施新增加油站60座,使得全年油品零售量同比增加14.48萬噸,為主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煉油類公司業績滑坡
煉油類企業2000年由于受到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出現了收入上漲而成本同步上升的局面,因而業績呈明顯的分化。一些中小型煉油企業如石煉化和大元股份等受到的沖擊較大。石煉化2000年首次出現虧損,大元股份2000年每股收益從上年的0.105元下降至0.03元。
對石化中游加工企業來說,同樣受到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而出現利潤下滑,如中國鳳凰、岳陽興長、茂化實華等,雖然2000年主業收入呈大幅增長,但利潤增長卻明顯落后,甚至下滑。以聚丙烯生產為主的中國鳳凰雖然產量連續五年創新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3.27%,但由于成本上升和管理費用的增加,凈利潤下降了36%。
主導產品為瀝青和石蠟等為主的三星[微博]石化,2000年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543萬元,比上年增長40.13%,實現凈利潤5402萬元,比上年增長82.34%,在石化板塊中表現突出。這種情況一方面與公司的原材料為石油加工末端產品,受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相對較小;另一方面,其原材料主要由母公司蘭煉總廠長期供貨。2000年與母公司在購置原料、動力及產品互供方面發生的關聯交易金額達4.8977億元,占同類交易金額的97.35%。大型綜合類優勢明顯
與一些在小型石化企業受原油價格上漲而出現業績滑坡的同時,一些大型石化加工企業出現業績回升的趨勢。上海石化2000年抓住國內市場需求旺盛成品油價格同國際市場接軌的有利時機,累計加工原油601.16萬噸,比上年增長12.91%,再創歷史新高。2000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年度營業額為204.676億元,較1999年同期上升42.27%;稅前利潤達10.806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3.33%,至此,上海石化已連續兩年業績穩步增長。
齊魯石化2000年生產乙烯50.05萬噸,超設計能力5.05萬噸;乙烯收率首次達到30%,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公司還成功開發出高附加值的QPR01、DMDY1158A、QG7300、QH01、PVC2500等樹脂新產品,其中樹脂所開發的包覆管專用料先后兩次在西氣東輸國家重點工程中中標。產品結構向下游和高附加值發展的調整,使得公司具備了消化因原油價格上漲而對盈利能力的影響。
在大型石化上市公司中惟一虧損的是吉林化工,但公司2000年出現8.8億元的虧損并非完全是主業經營所造成。造成虧損的最主要原因是2000年公司調整產品結構而報廢部分染料、化肥以及其他生產裝置以及與此相關的支付員工補償等,由此造成的非經常性損益達9億元。如果剔除這部分非經常性損益,吉林化工在2000年是微利的。
大型石化企業在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的環境下維持利潤的平穩增長,有客觀因素,國家在原油供應方面的保證,使得這些公司在國內成品油緊張的情況下加工量得到提升,主業收入的大幅提高削減了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其次,大型石化企業的產品鏈相對較長,產品結構合理,品種豐富,由于越到下游,其對原油價格上漲的反映越小,因而可以消化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