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招商銀行對外宣布,一卡通已成功發行一千萬張。一千萬并不是中國銀行卡發行量最高數字,但在短短五年時間里由零起步,到躋身發卡量前六名,并創下中國卡均存款之冠,顯然并非易事。一卡通的成長某種程度上亦演繹了中國新興商業銀行依靠技術領先的成長故事。
如果說在現實世界中招商銀行與“工、農、中、建”這些傳統大行相比,在資產上還差得很遠,那么在應用新技術和開發新的業務方面,招行卻遠遠走在前面。
因此,在國內消費者和企業的眼里,招商銀行遠比與其同屬一個輩分的中信、華夏、深發展等醒目許多。而在專業人士的眼里似乎也是如此。自1996年以來,招行已連續三年登上英國《銀行家》雜志“世界25家最佳資本利潤率銀行”的排行榜,而在《歐洲貨幣》雜志1999年“亞洲最大100家銀行”的排名中,招商銀行的股本回報率首次位居亞洲銀行業第一。
從“一卡通”開始
招商銀行最早是一個以對公業務為主的批發性銀行,個人儲蓄雖然也有,但是其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90年代初,國內銀行業市場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國內經濟的“過熱”,銀行對公業務風險越來越大,呆帳率持續上升,特別是北方的企業更是讓銀行“傷透了心”。而當時招商銀行剛好完成了第二次增資擴股,正是手里拿著股東的錢雄心勃勃準備走出深圳,走向全國的時候。怎么辦,硬著頭皮向火坑里跳?顯然不行,與其他銀行一樣,招行也必須另尋出路。
搞銀行的大概都知道那時候個人儲蓄很穩定的,而且老百姓的錢在整個國家資金盤子里占了50%以上,是一個相當誘人的市場。另外,個人貸款的信用度也要遠遠好過不少企業。對這一切,招行看在眼里,自然也就動了加強個人金融服務的念頭。
1993年,招行總部突然在深圳搞了一個招商銀行儲蓄夜市,結果發現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他們由此得出了一個結論:只要有好的服務,而且讓人家都知道你有好的服務,個人銀行業務這條路就可以走通。
于是1993年招商銀行首先實現了深圳地區的儲蓄聯網,到1995年2月更成立了針對個人銀行業務的儲蓄信用卡部(也就是后來的個人銀行部),主推“一卡通”。
應該說,1995年之前招行的個人業務特點并不明顯。雖然當時客戶號概念已經注入了招商銀行的系統,但是一直沒有什么實際上的應用。恰好這時候中國銀行推出了一個‘一本通’業務,客戶可以在一個本上管理多個獨立的賬戶(實際上與客戶號管理的思想很接近),而且一出來就帶來了幾十個億的存款。當時招商銀行一看,“這東西我也能做呀,而且中行“一本通”不能管理外幣賬戶,我們連外幣都可以做進去。”于是跟著中行跑,也開始設計自己的“一本通”。但是,他們最終將客戶識別的載體定到了磁卡。
1996年6月,“一卡通”實現了全國聯網通存通兌。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在國內銀行業也是頭一遭。
轉眼到了1998年,國內持卡消費的浪潮開始興起,當時國內各大銀行緊隨形勢,發卡成風。
招商銀行對此卻有了不同的想法。他們發現國外沒有透支功能的電子借記卡的發行速度已經超過了信用卡幾十倍,于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到了獨辟蹊徑去建立一個中國最早也是最好的電子借記卡網絡之上。
1998年12月12日至1999年3月8日,招商銀行在全國范圍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穿州過省一卡通行”的立體式市場營銷活動。由于這時候“一卡通”是國內第一個可以在全國范圍進行消費的銀行卡,而且不需要經過信用卡復雜的審查手續,所以市場的反應出乎意料的好。
可以說,在銀行界,“一卡通”成了招行的“成名作”。
招商銀行自己總結,“一卡通”的成功就是依靠自己聯網運作能力強的優勢,把盡量多的客戶需求裝了進去,而這種實用和簡便恰恰是當時市場所最欠缺的。最近兩年來,按照這個思路,招行又依靠“一卡通”這個載體,新增了“手機銀行”、結合IP電話技術的“長話通”以及證券保證金賬戶等業務來不斷增加這張卡的附加值,據說現在“一卡通”的功能比某些銀行所有卡片加在一起的功能還要強大。領跑互聯網
如果說“一卡通”讓招商銀行擺脫了地區性銀行的形象,那么領跑網上銀行就是招商銀行走向技術領先的起點。
1997年4月,招商銀行繼中國銀行之后推出了自己的網站,不同的是,除了一些形象宣傳,它還包括了“一卡通”的帳務查詢功能,后來又增加了股票信息查詢。實際上,誰都知道1997年中國互聯網的環境很難真正讓銀行對全面開展網上業務產生信心。
不過,“一卡通”全國聯網后取得的初步成功,已讓技術領先的概念明確地刻在了招商銀行的心里。
1998年6月,招商銀行帶著嘗試的心理在國內第一個推出了B2C網上支付系統。不過當時還只是限于深圳本地使用,做了幾個簡單的活動以后,發現每天的交易量實在是少得可憐,于是干脆沒有進行大規模推廣。
轉折點出現在一個月以后。1998年7月,北京市商業聯合會搞了一個會議,請來全國商業系統的代表為他們普及互聯網知識,而這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線銷售的概念。由于當時招商銀行已經有支持網上支付的產品,所以也專門邀請招行到會上做介紹。當招行把自己的網上支付系統擺到這些知名企業面前的時候,竟然受到了出乎意料的關注和歡迎。招商銀行的代表一下子成了專家級的人物。從別人眼里,招行發現原來自己竟然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這件事情讓招商銀行堅定了在互聯網上繼續領跑的信心。
進入中國互聯網全面“發燒”的1999年,這時候,招行靠著自己網上銀行從對公到對私業務最全、網上結算覆蓋全國而且還速度最快的絕對優勢,一下子成為了國內銀行業的“年度明星”。
實事求是講,這兩年招商銀行在互聯網上獲得的無形資產要遠遠超過其現實的利潤收入。現在,招行每個月在B2C方面大概有20萬個客戶,幾萬筆的交易。不過,相對對公業務而言卻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當包含網上信用證、實時電子匯兌等又一批新業務的企業網上銀行3.0版本面世的時候,招商銀行聲稱自己網上銀行的交易筆數已經達到了18萬筆以上,交易金額超過了3200億元人民幣。應該說,這些數字在國內同業里面已是遙遙領先了。
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對私業務的45%和對公結算業務的15%已成為非柜面業務。而這一比例還在繼續增長。(小蘭 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