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淄博新達制藥有限公司、沈陽三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法國樂康—美的瀾制藥廠、沈陽雙鼎制藥有限公司、深圳市制藥廠、法國施維雅藥廠和南京長澳制藥有限公司7家藥品生產單位的7個品種的廣告因存在違規現象,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收回了廣告批準文號。不過,部分遭封殺的公司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問題并不是出在公司方面。問題不在我們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司副司長李洪生指出,藥品廣告非法刊播問題相當嚴重,主要表現在未經審批或偽造批準文號擅自刊播、篡改批準的廣告內容、擅自宣傳國家明令禁止做廣告的藥品和宣傳藥品食品治療作用幾個方面。
深圳市制藥廠閆廠長表示,該公司的聯邦止咳露被收回廣告批文的原因是因為國家規定處方藥不準刊登廣告。閆稱:“不準刊登廣告對該品種的銷售不會有太大影響,他們以前就很少做廣告。”
山東淄博新達制藥有限公司市場部靳經理告訴記者,其羥氨芐青霉素獲得廣告批準文號后,不久藥典把羥氨芐青霉素稱之為阿莫西林,新達公司在藥品廣告中遂隨之改變,監察部門說與廣告批文不符。靳也承認,廣告中也存在著少許文字和畫面逾規的地方,F在靳正在北京調查情況,并準備重新申請審批。
“公司聽到有關情況后,馬上調查原因,發現問題不在我們,而在廣告代理方!鄙蜿柸扑幑煞萦邢薰緩埡陚ジ笨偛迷诮邮懿稍L時說,“我們委托一家報紙跑廣告批文和做藥品廣告。報社剛剛來函解釋原因,問題出在廣告刊載中對批文的誤用。”據熟悉內幕的人士稱,三生制藥這一廣告文號遭到藥監局的封殺,因為中間環節出了問題。高投入,高產出
“高投入,高產出”使各制藥公司趨之若鶩。國家規定,醫藥廣告的投入不得超過公司銷售額的2%。而實際上,各家公司均超過了這一比例。
2000年,哈藥集團的藥品廣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公司去年一季度,實現工業產值20.4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了100%,利潤增長了40%多。各個品種的銷售業績呈幾何級數增長,其中蓋中蓋增幅更是高達300多倍。媒體稱:“哈藥集團80億銷售是用11億元廣告砸出來的。”
南方的一家制藥公司銷售部經理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今年預計銷售額是1個億,廣告投入則是2000萬元,占銷售收入的20%,比國家規定要高出10倍。據他說,現在醫藥行業的公司廣告投入一般在10%至20%之間。保健品的廣告投入更是大得驚人,最高達50%。又是大打擦邊球
業內人士稱,全國現在有26000家藥品經營單位,有6000多家藥廠,國營企業3000多家,90%是重復建設,光生產氟哌酸的廠家就有500多家。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惡性競爭是肯定的。
藥品生產和銷售利潤誘人,所以許多藥廠目光都盯在這一塊上,反倒是在產品研發方面沒有投入多大力氣。許多藥品或者仿制,或者把以前的藥品換個新名稱,功夫全用到市場推銷,廣告戰就在所難免。
國家藥監局雖然一再強調要加強藥品廣告的管理,但藥品廣告市場的混亂并沒有大的改觀。地方藥品監督機構也出于本地方經濟利益的考慮,很多時候睜只眼、閉只眼,導致違法、違規廣告漫天飛。
今年年初,國家公布了首批非處方藥(OTC)名單,拉開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開的序幕。一部分以前主要依靠醫院銷售的藥品越來越重視藥店這一銷售終端。再加上“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藥店”的觀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藥店成了人們經常光顧的地方,也成了各廠家眼中的肥肉。藥品有了知名度,自然不愁沒有顧客,做廣告無疑是提高知名度的捷徑。為了擴大宣傳效果,打“擦邊球”成了許多廠家費心挖掘的著數。
不讓企業做廣告,等于間接宣判了企業的死刑。這就難怪為什么藥監局一發布收回廣告批文的通知,各違規公司就紛紛赴京“趕考”,希望能盡快重新拿到批文。(本報實習記者吳方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