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金融時代,很可能出現銀行與百姓利益雙贏的局面。因為比較之下,面對個人的種種業務,銀行事實上承擔的風險可能更少,國外的返還率達到95%以上,幾乎跟無風險的公債差不多。因此商業銀行發展到一定階段,個人金融服務就會上升為主要的業務領域。
晨報訊(記者劉書) 昨天,在剛剛開業的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理財中心,李先生一下子辦好了B股資金劃轉、住房貸款、IP長途申請、牡丹卡轉賬交易四項業務。類似的事情正越來越多地發生在每個北京人身上——如今的銀行業務已越來越多地植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北京市民正步入一個微金融時代。據了解,工行首批在14個支行的中心分理處設廳推出私人業務,經營的產品主要是普通網點辦不了的、具有特殊要求的6類20多個種類的產品,包括外匯業務、個人貸款業務、銀行卡業務、代理銀行柜臺保險及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業務,幾乎包羅了所有普通百姓的金融服務需求。如果將工行的行動看成是微金融時代的表現之一的話,針對普通百姓的金融超市也在建行、招行等商業銀行中悄然出現。中行今年更將全面拓展零售業務,把私人業務作為調整資產收益結構、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的重要領域。銀行愿意為百姓提供細致入微的服務以爭取更多的業務,實際上隱藏著他們愿意將更多的錢貸給普通消費者的用心。針對個人的住房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助學貸款、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旅游貸款、裝修以至婚嫁貸款,現實能想得到的品種都已在紅火地推進中。僅中國工商銀行今年就將發放住房貸款1550億元,其中新增個人住房貸款800億元。大型商業銀行將越來越多的錢貸給了個人,力圖把“微金融”帶向銀行業的主流。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社會個人金融資產已逾7萬億元。如此巨大存量培育了一個正在形成并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他們受過高等教育,講信譽,特別是手中的“閑錢”需要多元化的投資渠道消化、增值。銀行適時推出的服務就切中要害,增加了百姓投資渠道的暢通感。他們手中的錢可以購買股票、債券,做期貨,進行外匯買賣。越來越小的資金融入了越來越多的事業中。在微金融時代,很可能出現銀行與百姓利益雙贏的局面。因為比較之下,面對個人的種種業務,銀行事實上承擔的風險可能更少,國外的返還率達到95%以上,幾乎跟無風險的公債差不多。因此,商業銀行發展到一定階段,個人金融服務就會上升成為主要的業務領域。發達國家銀行的私人業務比重通常都占整個業務的30%以上,甚至高達60%。業內人士分析,理財中心的出現,一方面說明普通百姓生活質量的提升,一方面預示著金融界專業化分工時代的到來。這種跡象的顯現是社會、經濟、人文諸多因素的集中反映,特別是與新興的互聯網技術在金融界的應用密切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