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1年03月14日 09:33 人民網
自1996年以來,價格戰似乎成了國內彩電業的代名詞。僅2000年,彩電價格戰就持續綿延長達10個月之久,彩電價格同盟限價不成反而集體跳水后,廣東彩電市場的價格戰更是如同全國各地般一發不可收拾,且愈戰愈猛。然而,彩電市場在去年已悄然發生質的變化,并無出現明顯的旺季和購買熱潮,“過剩經濟”特征初顯,彩電業正在品嘗自己所釀的“苦酒”。 據業內人士所言,目前部分國產彩電企業對國家和股東采取了極不負責任的態度,拼命擴大規模重復投資,盲目的一味追求數量和份額,惟恐市場占有率上不去,從而導致嚴重產大于銷,造成供遠遠大于求的被動局面。還有個別彩電企業不計血本瘋狂大掀降價風,甚至在內地市場作出了一天降價14次的驚人舉動。雖然,每一次降價行為,會或多或少地擴大自己產品的市場,表面上看來會使成本攤銷降低,為今后再次降價擴大市場,而實際上,這些彩電企業都想爭當業內的老大,在乎的只是銷量、份額,把產值和利潤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 一份調查資料顯示,中國現有彩電企業87家,生產能力為5000萬臺,實際年產銷量為3500萬臺,年出口量不超過1000萬臺,這就是中國彩電業的現狀。無限度擴張的結果使國內有效需求量與實際生產量拉開了距離,供大于求產大于銷,彩電業已陷入自己親手堆砌的圍城之中難以自拔。據悉,2000年全國彩電產量又遠大于需求量,造成大量庫存積壓。此時不降價,更待何時?于是乎幾百元一臺的54厘米彩電、1000元出頭的64厘米彩電、甚至是74厘米的彩電不足2000元也能買到。 彩電業帶著“傷痛疾病”運行了幾度春秋,而時至今日,尚有諸多困擾企業的問題仍未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在此當中,產、銷、存模式已顯然不適應市場的變化。一個不賺錢甚至虧損的企業,如何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謀求新的發展? 正當國內彩電業價格戰激戰猶酣之時,本土化的洋品牌瞅準時機乘虛而入,打了一個漂亮的迂回戰。 據了解,剛過去的2000年,以索尼、松下、東芝、飛利浦、聲寶、三洋等多個知名國外家電品牌在中國沉寂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后,市場占有率出現明顯回升。市場份額回升到20%以上,大屏幕彩電銷售額占國內市場的50%左右。市場觀察家笑言,幾年來的修身養性已使洋品牌悄然完成了中國市場本土化的技術研發轉移,加上本土化的人才戰略、市場銷售網絡建設和“土”洋結合一體的本土化生產制造,一直被人稱為“水土不服”的洋彩電如虎添翼重振雄威,終于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20世紀80年代,我國彩電業曾一度被洋品牌壓得抬不起頭來。進入90年代初,彩電業吸取國外領先的科學技術引進設備,進而形成低成本的生產機制,多個彩電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長虹在彩電領域以自己的規模優勢、技術實力“打”紅了長虹紅太陽、紅雙喜品牌,并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彩電。康佳、TCL、創維、金星、廈華、海爾等多個廠家奮起直追,一下子把眾列強擠到了一邊。從此,洋品牌的市場份額萎縮,市場占有率漸失。但近年來,國內彩電無休止的價格大戰,面對已逐步飽和的中國彩電市場,洋品牌審時度勢,精心策劃出以下市場策略:一是以技術創新搶奪市場。如索尼、飛利浦年前推出的DRC、瑩彩等系列新品、松下GIGA和液晶系列彩電等。二是發揮品牌效應。靠洋品牌的品牌優勢和深入人心的品牌效應奪回民心。三是不參與價格戰。哪怕你打得天翻地覆,依然我行我素隔岸觀火。 顯而易見,昔日威風凜凜的洋品牌經過歷年來的市場磨練,不但適應了中國家電市場的游戲規則和競爭秩序,同時還把技術之劍磨得更加鋒利,更加揮灑自如。 筆者曾采訪了東莞華強三洋電子有限公司廣州聯絡處業務經理龍永楓先生,請其發表意見介紹三洋合資企業在廣東彩電市場的做法。 龍永楓說,三洋彩電作為日本知名家電的產品,70年代末期就進入廣東各地市場,深受廣東消費者的喜愛。轉眼幾十年已過,但歲月沒帶走人們對三洋的記憶,從近兩個月在海印電器城舉辦的新品展示活動,市民踴躍購買產品的熱鬧場面中,就可證明“三洋”在消費者心里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筆者問及三洋產品為何大受歡迎時,龍永楓回答說,三洋是以技術新、款式“靚”、質量優、服務好等方面的特點取勝市場。如三洋40厘米平面電視和54厘米彩電就是以高科技為立足之本,生產研制出的彩電新品。1800元一臺的40厘米彩電,照樣好賣。春節期間,三洋彩電供不應求,每天都可賣上幾十臺之多,大大超過了預想數字。龍永楓還表示,三洋不會像國內的彩電業那樣只顧打價格戰,做賣力不賺錢的傻事。三洋有這么好的產品,賣都不夠賣,哪里還會降價! 據介紹,價格戰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家電企業用以抗衡洋品牌的法寶之一。然而,近年來洋品牌家電企業已找到與之對抗的武器而實行本土化的生產。據市場調查的結果表明,洋品牌的本土化生產大大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土”洋結合,成本降低后的洋品牌更具鄉土氣息,更符合中國國情,這正是洋品牌東山再起的原因所在。 洋品牌彩電以不多的產量和不大的市場份額獲取巨大的利潤,很值得我國彩電企業反思。我國的彩電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可歌可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供求關系的變化,我國彩電業從巔峰狀態進入調整時期。在此階段,我國彩電業應積極主動地進行結構調整。業內專家認為,如果不進行結構調整,彩電業無法走出目前的困境,即使以強制性措施進行壓產,價格出現回升之后,閑置的生產線又可能馬上進行大批量生產,新的重復建設又可能卷土重來。特別是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市場會更加開放,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只有盡快搞好結構調整,我國彩電業才會邁上新臺階,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的彩電業前景美好,大有可為。企業完全可以在其中發展自己擅長的技術和產品,積極主動調整自己的戰略,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從低水平產品惡性競爭的怪圈中解脫出來。 (《市場報》馬名偉 紀湘萍) 所屬專題:彩電專題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