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郇麗 濟南的零售業也在變。近年來,濟南的傳統百貨商場普遍不景氣,改行的改行,賠錢的賠錢,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各色超市快速發展紅紅火火。目前濟南市除8家大型超市外,還有600多家連鎖小超市,一二百家單體便民超市。盡管濟南當地的有關人士依然認為,大型倉儲式連鎖超市的興盛只是某一種商業業態的變化,與傳統的百貨商場并不對立,但誰也無法掩飾新興業態沖擊下的濟南零售業市場所發生的深刻變化。
去年9月份總投資3000多萬美元的濟南市第一家合資商業企業人民大潤發正式開門迎客,而且,大潤發第三家分店也即將于5月開業,歐尚、家樂福等國際商業巨頭不日也將進駐濟南,外資超市的紛紛來臨對濟南傳統百貨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超級市場在征戰
春節前,濟南商界傳遞最多的就是超市開業的訊息。近期內數家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倉儲超市先后開業,競爭變得更加直接和面對面,在任何一家超市開業之際,都會有其他同行在其店前散發有針對性的特價商品價目表,促銷手段運用得淋漓盡致。
在這一輪競爭中,外來的專業的倉儲購物中心大潤發依然依靠它的新鮮感以及超低價從容而迅速地發展自己的客戶群。背靠臺灣潤泰大財團的支持,大潤發與本土企業相比顯得財大氣粗。“人民大潤發”行銷部經理孫玉玲并不避諱地告訴記者,濟南大潤發自開業以來一直在虧損,但是,濟南大潤發只是其在國內的華北地區總部,公司的管理層正在華北各地選址,準備開設新的賣場,其2001年的目標是在華北地區建設8家分店。
幾家國有大超市企業對于未來市場格局的變化都表現得比較敏感,盡管他們都稱大潤發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但是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都在仔細觀察風向并且暗自蓄積實力。競爭之后,留在市場中的是:大多數會員制超市都取消了會費,免費辦理會員卡,濟南市區每一個中心方位均已為大超市填補,新建的大型超市都建設有大型停車場。
傳統百貨念苦經
日前,濟南國際貿易大廈正在改換門面,轉業家具經營。這一家1990年起家的綜合性商場,曾經是國內百強名店,中國企業500強,1996年最好的光景稅后利潤達2400多萬元。突然轉行,國貿無奈。
該企業負責人坦承,去年開始,隨著大型標準化超市迅速興起,零售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國貿的業績大不如從前,年末在交付了400多萬元的稅款之后,再無回旋之力,只好借市政府擬在北園建立“家具之都”之際轉業經營。該負責人還透露,山東當地的商業稅收較之南方要高出5~6倍,這讓利潤率越來越低的商業企業不堪重負,這也成為幾年來不少南方商人退出濟南商業市場的原因之一。
另據業內人士介紹,除了偏高的稅收制度以外,濟南傳統百貨改革的步伐太慢,國有企業的老問題滯留太多,負擔太重,讓這些企業重新定位、掉頭難度太大,致使老百貨企業在新的市場形式下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人才方面的桎梏更是日趨尖銳,不少國營企業一年內換幾個總經理,員工年齡結構也趨于老化。據了解,這些老百貨企業目前大都以柜臺出租的方式勉強度日。
從目前來看,大潤發以經營日用品為主,與綜合型商場沒有全面沖突。但是,超市的業態業種也是一個不斷豐富的過程,有關部門統計表明目前已達45種之多。上海聯華目前就具有大賣場、加強型食品超市、標準型食品超市、便利店以及藥品連鎖和電子商務等多元業態。誰又能保證大潤發的濟南之行只會停留在日用商品方面呢?
零售之戰誰能贏
客觀地說,大潤發、歐尚、家樂福這些老對手爭戰濟南,看重的是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的輻射能力,因此,很大程度上濟南只是其規模擴張的一個點。大潤發孫玉玲坦承,在濟南的演練最首先使用的手段依然是價格。
業內人士分析,價格戰最直接的受害者將會是本土的企業。首先,他們沒有與國際大財團抗衡的資金,管理成本也無法很快降下來,如果外資企業動作夠快,本土的大部分零售企業會迅速敗下陣來。屆時,本地企業只有靠相互之間的或與外資的重組聯合來尋求生存之路。
在與外資的合作方面,濟南人民商場可以說走在了前面。但是,人民商場與大潤發的合作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人民商場在大潤發的經營決策方面并沒有話語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當地企業有向外擴張的意向,但是,相對來說還是表現得訊息閉塞,固步自封。
當然,對于外資商業企業來說,異地發展還面臨著一個本土化的問題,大潤發在過了它的新鮮勁以后,到底能不能被泉城人民接受還不一定。孫玉玲也解釋說,他們面臨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外資企業的自我調整期正是留給本土企業的緩沖余地。
濟南市財貿委外經處的有關官員認為,總體來說,外資進入濟南利大于弊,讓本地企業盡早接受外來的沖擊,也是快速發展當地商業的一條捷徑。看來濟南的零售企業注定要接受一場大的洗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