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談如何解決中國擔保行業生存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8日 11:01 人民網 | |||||||||
2004中國擔保論壇今天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達了對中國擔保業的擔憂,并建議加強和改善政府促進擔保業的職能。 吳敬璉指出了我國擔保業近兩年超常發展所暴露出一系列缺陷,如信用不足、管理混亂、監管缺失等。有的媒體把信用擔保業叫做“又一個來不及繁榮就陷入危機的行業”,使人們對擔保業的未來表示擔憂。吳敬璉說,沒有區分政府推動的政策性擔保和市場客觀需求
吳敬璉說,金融是一種市場高度不完全、信息高度不對稱的經濟活動。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對稱性,在金融市場的發展中,政府對市場合規性的監管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經驗也表明,金融市場要在規范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健康地發展,規范的目的在于發展,不規范卻無以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對商業性信用擔保機構進行規范的法律基本上不存在,也沒有專門的監管機構對它們進行監管,由此造成了行業監管嚴重缺位、擔保機構之間無序競爭的狀態。這不但加大了銀行等債權人的信貸資金風險,而且對擔保行業的發展前途構成嚴重威脅,必須采取強化政府監管、加強行業自律等措施來加以克服。 吳敬璉對加強和改善政府在促進擔保業的職能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分別是明確區分政策性的和商業性的信用擔保,在法律上和政策上分別加以規范;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資金支持,完善它們的資金融通和風險補償機制;完善擔保行業的立法,建立并加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擔保行業監管體系;加快有關擔保行業自治組織(商會)的立法,以便通過這種行業自治組織加強信用擔保機構之間的協作和自律。 吳敬璉:政府在規范與發展擔保業應承擔的責任 中國擔保業生存危機的核心問題,就是基本沒有搞清楚政府推動的政策性擔保和市場客觀需求的商業性擔保的區別。 由“中國擔保業聯盟”與泛美擔保協會、日本全國信用保證協會聯合會、韓國信用擔保基金和韓國科技信用擔保基金5家聯名主辦的、代表中國擔保業發展最高水平的“2004中國擔保論壇”今天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發表了題為“規范與發展擔保業的政府責任”的演講。 吳敬璉首先指出了我國擔保業近兩年超常發展所暴露出一系列缺陷,如信用不足、管理混亂、監管缺失等。有的媒體把信用擔保業叫做“又一個來不及繁榮就陷入危機的行業”,使人們對擔保業的未來表示擔憂。 吳敬璉說,為了克服缺點,保持行業的持續發展,首先要明確問題來自何處。對此,業內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例如,進入門檻太低、資金規模過小、從業者資源不足、機構間進行不正當競爭、多頭監管或監管不力等等。在眾多的解釋中,吳敬璉認為中誠信公司陳洪雋先生的評論是最切中要害的。據《數字財富》雜志2004年第9期報道,陳先生指出:“中國擔保業生存危機的核心問題就是基本沒有搞清楚政府推動的政策性擔保和市場客觀需求的商業性擔保的區別。”吳敬璉進一步申論:由于沒有區分這兩種性質不同的擔保業,模糊了政府在二者經營活動中的職能,這是問題關鍵的關鍵。 吳敬璉講道,我國的擔保業的“批量發展”,是從政策性擔保機構,即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開始的。1998年4月在討論如何解決國有企業大量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的時候,就提出了把民營中小企業作為下崗職工分流主渠道的想法。當時國務院領導接受了有關建議并制定了一系列與之相聯系的政策措施。其措施之一,就是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原來是為國企融資而建立的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和國家科委所屬的一些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的信用擔保機構首先轉向這一方向。與此同時,爭取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幫助,聘請臺灣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張鈞總經理等來江蘇鎮江,在國家經委中小企業司的主持下開辦訓練班培訓干部。接著,普遍建立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的工作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 吳敬璉說,在大規模建立中小企業擔保機構時,對它的基本特性缺乏清晰的認識。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是針對中小企業而建立的擔保機構,它具有以下二重特性:第一,由于中小企業經營活動具有正外部性(社會收益大于企業收益),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只靠保費收入是難以維持的。這使它必然具有政策性金融的特點,不但由政府(或社會組織)出資,而且得到政府(或社會機構)定期或不定期的補充資金補助。第二,金融業是一個信息高度不對稱的行業。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如果作為財政預算撥款機構來管理,容易發生官僚主義和低效浪費的情況,所以絕大多數國家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都具有商業化運作的特點,采用商業性擔保的管理體制,進行嚴格的經濟核算。當時,對于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的性質雖有討論但卻始終沒有達成共識。 吳敬璉指出,由于建立伊始對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的基本性質認識不清,就難免相當普遍地出現了兩種偏向,一是一些地方政府把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當作自己的行政下屬單位來使用,向行政機關指定的對象提供擔保;二是一些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雖由地方政府出資或部分出資設立,但卻得不到對補充資金的補助,使它們資金發生短缺。 吳敬璉講道,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大多數國家有固定的財政撥款來補充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也有的國家由商業銀行提供一定的補貼。浙江省現有企業信用擔保機構179家,其中絕大多數是商業機構,獲得政府資助的機構只有27家,這使擔保機構收取的保費過高,分擔風險的能力十分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相當數量的信貸擔保機構實際經營的是信貸擔保以外的金融業務。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對于不具有外部性的大中型企業的信貸擔保,通常是由放貸的商業銀行按照大數法則自行辦理。這樣做交易成本更低,也更加便捷。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在商業銀行之外另設信貸擔保機構,往往是另有所圖的,有時甚至淪為進行違法違規活動的工具。目前,存在比較普遍的問題包括由工商企業開設下屬的信貸擔保機構為本企業提供擔保,從社會上圈錢;為不法企業提供虛假擔保,從銀行騙貸;與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勾結,變相提高貸款利率。 吳敬璉指出,金融是一種市場高度不完全、信息高度不對稱的經濟活動。在這種經濟活動中有必要借助信用擔保機構,通過它所特有的控制風險手段來實現信用增級和信用放大。因此,隨著金融活動的發展和升級,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出融資擔保、交易擔保、稅收擔保、司法擔保等多種多樣商業性的信用擔保業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對信用擔保產生龐大的需求。因此,近年來我國信用擔保業的迅猛發展乃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必然要求。 吳敬璉說,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對稱性,在金融市場的發展中,政府對市場合規性的監管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經驗也表明,金融市場要在規范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健康地發展,規范的目的在于發展,不規范卻無以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對商業性信用擔保機構進行規范的法律基本上不存在,也沒有專門的監管機構對它們進行監管,由此造成了行業監管嚴重缺位、擔保機構之間無序競爭的狀態。這不但加大了銀行等債權人的信貸資金風險,而且對擔保行業的發展前途構成嚴重威脅,必須采取強化政府監管、加強行業自律等措施來加以克服。 最后,吳敬璉對加強和改善政府在促進擔保業的職能方面提出了四點建議,分別是明確區分政策性的和商業性的信用擔保,在法律上和政策上分別加以規范;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資金支持,完善它們的資金融通和風險補償機制;完善擔保行業的立法,建立并加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擔保行業監管體系;加快有關擔保行業自治組織(商會)的立法,以便通過這種行業自治組織加強信用擔保機構之間的協作和自律。(記者陳云、楊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