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華潤身份困局:國企還是外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4日 14:20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陳新銘 咸陽、西安、北京報道 起因 起身于香港、擴張于魯冀蘇粵等地,并準備以凌厲攻勢席卷大西北紡織和印染工業的香港華潤輕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輕紡”),正在西北擴張的第一站——與陜西
此時距離華潤輕紡正式入主天王集團尚不足半年。 2003年7月初,天王集團與華潤輕紡簽署協議,雙方共同出資成立咸陽華潤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咸陽華潤),其中華潤輕紡出資8128萬元,占股權中80%的,處于絕對控股地位。2004年4月底,華潤輕紡正式入主新公司。 按照協議規定,天王集團原有的生產員工由咸陽華潤接手,實行定員定編,競聘上崗。競聘上崗人員和咸陽華潤簽訂勞動合同,和天王所簽勞動合同自動解除。 9月13日,部分車間開始正式下發勞動合同準備簽訂,其中幾個條款引起員工極大不滿。 員工們認為咸陽華潤于9月13日頒布的用工政策條件苛刻且有可能帶來大規模的裁員,同時他們也對華潤輕紡對天王集團的收購重組行為的公正性提出了強烈置疑。 國企還是外資 雙方爭議的焦點之一就是咸陽華潤的身份問題。天王集團員工認為,華潤輕紡是以港資身份兼并天王集團的,從而享受了國家的相關優惠政策,因此,天王集團的員工就有權獲得身份置換金。但重組以后,華潤輕紡卻強調自己是國有企業,不存在身份轉換和身份轉換金問題。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華潤輕紡和天王集團的負責人都拒絕對此發表評論。但在雙方9月22日共同發表的《重組中關于職工所提勞動工資方面問題的解答》(以下簡稱《解答》)中,有如下解釋: 1. “國家和省上沒有關于身份轉換及轉換金的規定,也沒有這方面的政策依據。” 2. 根據陜西省相關規定,改制過程中,“原國有企業職工與國有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并與新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后,不再保留國有企業職工身份,不給予經濟補償。” 3. “由于咸陽華潤公司是由華潤輕紡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和天王集團(國有獨資)共同投資組建的國有控股企業。因此,企業的員工是國有控股企業員工,員工身份沒有變化,不存在經濟補償金問題”。 天王集團員工告訴記者,這并沒有讓工人們感到滿意。因為這和他們此前被告知的情況并不相同。 根據天王集團的廠報記載,2003年6月6日,時任天王集團董事長的費亞麗在天王集團二屆二次職代會上做了《關于香港華潤輕紡集團重組陜西天王集團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提出“以增量的辦法妥善安置分流員工是一條積極的、切實可行的思路。實施后可新增就業崗位800多個,全部吸納重組后的富裕人員”。 《報告》中的增量指得是天王集團計劃投資10450萬元,建設一個5萬錠規模的新廠。這個新廠的規模相當于天王現有規模的一半左右,資金來源一是華潤輕紡購買天王股權的8128萬元的70%(另外30%由省政府提留,專項用于下崗職工的安置),資金缺口4850萬元由省政府提供3年貼息貸款。后來,因為資金不能到位等原因,該項目流產。 天王集團當時的在職職工總數接近8000人,其中正式職工6000人,另有離退休職工5000人。華潤最早提出的要求是保留3000名,幾經天王集團爭取,達成的結果是3年之內減少到4000人。這就意味著天王集團的正式職工中有三分之一面臨下崗的危險,而5萬錠項目的流產,將這種危險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報告》中也對咸陽華潤作為港資企業所能獲得的權益做了詳盡的描述,“將從獲利年度起享受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年度起,兩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4-6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編者注)政策;享受西部大開發中有關企業從成立起到2010年所得稅按15%征收的政策;免征城市房地產稅;企業用電執行陜西電網紡織行業最低價,并保證充足供應。” 困局 天王集團系原西北國棉七廠,于1958年建廠,擁有5億元資產,環錠紡紗錠10.9萬枚,布機2003臺,盈利能力較強。2002年以1600萬元的盈利額度位居全國棉紡織行業盈利排名第34位。 在重組天王集團以前,咸陽惟一的一家印染企業陜西省第二印染廠已經被華潤輕紡納入囊中,而其余的西北國棉第一、二、八紡織廠也進入了華潤輕紡的視線之內。因此,組建咸陽華潤被認為是華潤輕紡整合西北棉紡與印染行業的開始。陜西省輕紡辦趙副主任證實了這種推測,他說:“華潤輕紡原來計劃收購西北國棉七廠(指天王集團,1994年改制為天王集團——編者注)以后,將其作大,然后再整合咸陽其他的幾個棉紡廠。” 華潤方面也曾表示,“如果陜西投資環境好,將決定再投資30個億在咸陽建一個50萬錠的‘紡織工業園’”。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立志“打造中國紡織航母”的華潤輕紡相繼在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地區收購了10多家國有棉紡企業,總規模近100萬錠,年營業額和年利潤分別達到40億和2億人民幣。在今年9月28日的咸陽華潤管理人員大會上,華潤輕紡董事長傅春意表示,華潤輕紡的規模要在三五年之內達到300萬錠,營業額突破100億人民幣。 但此次事件讓這個龐大的計劃變得前途難測。 正在處理此次事件的一位華潤輕紡的高層以事關敏感為由拒絕發表任何評論,但他證實計劃中對二廠等收購以及紡織工業園等項目“都在暫停狀態”,他同時謹慎地表示,華潤輕紡在內地的擴張計劃不會因此改變,因為“在其他地區,我們經營得都很好,所采取的裁員措施都是正常的企業行為,并沒有傳說中的大規模裁員問題。” 裁員正在成為中國棉紡行業重組與整合進程中的敏感字眼,這與中國紡織品過分依賴國內低廉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來參與國際競爭密切相關,雖然生產同樣產品的中國工人工資已經降到意大利工人工資的1/15。憑借著勞動力成本等優勢,2002年,中國棉紗線出口38.84萬噸,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占有1/8左右的國際市場份額。 2005年紡織品取消出口配額的利好消息刺激了投資者的投資欲望,一股內資外資共同參與的投資熱潮正在形成。國泰君安證券的紡織行業資深研究員李質仙說:“紡織行業的投資增長率很高,去年是80%,而今年一季度達到了110%”。勞動力成本是紡織品成本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李認為,很多海內外資本正是看到這一點才迅猛進入的。 對低成本的追求,華潤輕紡當然也不例外。在去年4月份,華潤輕紡對四川錦華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中同樣引發了工人的不滿,原因同樣是大幅裁員問題。
|